铭记历史 星火燎原——《皖南星火》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4-08-08 19:12:25被阅览数:6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汪晓红

  7月31日,建军97周年前夕,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90周年之际,《皖南星火》新书发行暨赠书仪式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

  1934年7月初,为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推动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策应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决定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率先北上。这支队伍克服重重困难,深入闽境,经浙西、皖南、赣北等国民党统治区,历时半年、行程2800余公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履行着自己的光荣使命,建立了卓著功勋。

  毛主席曾评价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对于这3点定义,先遣队也当之无愧。其在1934年11月20日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宣言”中说:“我们是工农的武装‘红军’,是中国共产党与苏维埃的正确领导,是北上抗日的先遣队,是抗日战争的唯一的力量……我们一切行动都是为工农谋利益,求解放的。”先遣队所到之处,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真理,打土豪、分田地,以铁的事实向广大民众证明:共产党的主张才是唯一的救国之路,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在闽浙皖赣四省,先遣队帮助当地建立红色政权,给予枪支弹药,武装当地游击队。留下的伤病员康复后,在接下来的3年敌后游击战中,成为当地革命武装的骨干,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特别是在1934年9月至1935年1月的皖南行动中,先遣队足迹遍布皖南万山丛中。在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与围追阻截的国民党军队遭遇了大小数十次战斗,有效牵制了国民党部队,达到了掩护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

  守望历史才能更好面向未来。《皖南星火》一书是由国家档案局立项,黄山市档案馆和安徽美术出版社重点打造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期间的档案资料编研项目,由市档案馆担纲实施。项目启动开始就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要求各级各相关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加大研究,促进成果转化,为全市党员干部、青少年及社会各界提供红色教育载体,筑牢红色根基。

  该书共23万字,图文并茂,主体部分内容分“综述”“皖南的历史背景情况”“行军路线与战斗情况”“宣传工作”“医疗保障”等多个篇章,采用方志体著述而成,以时间为经、史实为纬,突出大事要事,力求内容完整。每件大事都明确标注年、月、日,无法确认具体时间的按旬、月、季、年记述。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性。全书是通过对珍贵翔实的史料、亲历者(包括亲历者后代)口述、采访记录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对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的《皖南日报》《东南日报》《徽州日报》等馆藏9类报纸有关报道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结集而成,力求以真实鲜活的档案史料较为全面地再现那段峥嵘历史。

  专业性。编撰组从档案及党史方志部门中遴选出对此段历史较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编撰工作,文稿质量得到较好保障。安徽美术出版社组建了专业团队,为该书编撰、校审及出版发行予以全过程指导,为成书品质提供了有效保障。市史志办等对党史内容进行了校核。

  全面性。为全面掌握档案资料,市档案馆对馆藏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汇总编目,形成了500余卷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活动期间专题档案。编撰人员走访了先遣队曾经战斗过的皖南现行行政区划14个区县,全面开展档案征集及调研,得到了第一手档案资料。

  该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的历史全貌,真实记录了皖南地区特别是徽州一带军民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英勇顽强,热情讴歌了方志敏、寻淮洲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它既是一部资料性的历史书籍,也是学习和研究先遣队在皖南期间活动的工具书,史料真实,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部分资料为首次公开。其在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铭记红色历史、服务当前工作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8月8日 总第4172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