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走向”引领上海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2-20 13:34:13被阅览数:29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张新  陆闻天

  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上海档案事业指明发展方向。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档案局(馆)以“三个走向”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以法治为基、以开放为要,以全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眼全局、勇于探路,主动融入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努力当好档案领域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奋力书写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坚持依法治档,以法治思维推动事业发展

  2021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正式施行,同年12月1日,《上海市档案条例》经修订后正式施行,成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后第一部配套施行的省级地方档案法规,为上海依法治档、管档、用档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法治环境。《上海市档案条例》首设“红色档案”专章,将“留存城市记忆”写入档案工作原则,推动城市更新和变迁全过程记录,同时把推动电子档案单套管理、档案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等数字化转型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为推动新修订档案法律法规有效实施,2021年8月,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全面依法治档被纳入该规划基本原则。近年来,市档案局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及时制修订15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上海市档案条例》配套的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文件、内部管理制度等,先后制定《上海市档案局关于加强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上海市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办法》,推动红色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不断走深走实。初步形成了地方档案条例、中长期规划、各类配套文件相衔接的地方档案法规制度体系。

  在体系化档案法律法规的支撑下,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四重”档案清单化管理初见成效。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类档案”归集工作有序进行,上海对口援建贵州遵义和青海果洛档案相继接收进馆,2022年度疫情防控数字音像档案归集62.7TB。第一至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档案实现全归集。2023年,市档案局再度发布“四重”档案工作清单,重点更加突出、更加聚焦。主题教育期间,市档案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各类重要档案专题目录数据库建设也日趋完整,切实将档案法律法规要求落到实处。

  市档案局在坚决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的同时,将各类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职责、维护档案安全作为监管重点,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对存在档案安全隐患的单位决不姑息,使责令限期整改成为监督检查常态。对已检单位采取“线上突击抽查+线下材料证明”的方式进行抽检,既确保整改成效,又提高抽检覆盖率。应用书面督促、口头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积极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教育,“档案里的故事”档案法治宣传系列巡讲活动连续多年走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部队,活动累计覆盖近5万人次。《上海市档案条例》实施后,市档案局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成效,制定档案“八五”普法规划,档案法治系列讲座、线上直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将档案社会化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纳入培训范畴,推动档案外包服务走向规范化。疫情期间受益人群仍不断拓展,参与人数不断上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秉持开放胸怀,推进档案资源共享利用

  从1987年开始,上海市档案馆就坚持每年开放档案,档案开放审核日益科学规范。近10年来,累计向社会开放档案13.2万卷,开放档案总量超过95万卷。面对525万卷件庞大馆藏带来的艰巨繁重的档案开放任务,市档案馆积极应对,加大档案开放审核力度。一方面,组建由青年党团员组成的“先锋突击队”,解决常规档案开放审核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试点探索档案形成移交单位与档案馆共同做好开放审核工作,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2012年,全市市、区两级档案馆开启民生档案“就地查档、跨馆出证、馆社联动、全市通办”服务,当年服务市民群众3万多人次。2018年,上海民生档案全市通办第一批整体接入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服务群众人次实现跨越式提升。同年,上海牵头江苏、浙江、安徽档案部门在全国首开跨省域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档案服务民生呈现新亮点。2020年年底,民生档案服务登录手机端“随申办”,成为上海政务服务首批“零材料”“零跑动”服务事项,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查阅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民生档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见面办理”“一次都不用跑”。2023年,上海民生档案全市通办种类达25种,累计服务群众达80万人次,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日前,婚姻登记档案和独生子女档案查询列入全市“一网通办”高频服务“双100”优化项目,查档群众智能预填比例、办事系统智能预审比例均将大大提升,群众查档更加便捷高效。

  近年来,在推进档案开放和服务民生的同时,档案资源特别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也亮点频现。2016年,市档案馆“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上线,在活化档案资源、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同时,注重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档案独特作用,与“澎湃新闻”“上观新闻”“上海发布”“学习强国”《国家人文历史》等知名媒体平台形成良好互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与主流音频分享平台联合推出“市民朗读者:上海解放珍贵档案”“历史朗读者:70年上海传奇故事”等活动,累计收听量达1.3亿次。2022年国庆期间,与主流媒体联合推出“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专题系列报道,单篇阅读量突破200万次,成为独具文化特色的“档案IP”。2021年、2022年,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两度联手,汇聚三省一市红色珍档举办“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书信家国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2023年主题教育期间,“书信家国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走进街道社区、大中学校、绿色军营和新经济组织,将红色展览送到更多群众身边,为主题教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数字转型,打造档案事业现代化样板

  紧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步伐,市档案局(馆)做实做细档案数字化转型各项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科技引领、项目带动、互联共享,全力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源源活力。

  面对日益丰富的数字资源,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作为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重中之重加以推进。2015年,自贸区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开全国之先,并向其他领域推广,公安和法院系统电子档案数量分别达到百万和千万级别。2022年,市档案馆接收“出生医学证明”电子档案260余万件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子档案14余万件,数字档案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同时,持之以恒推进传统载体档案资源数字化进程,10年间,市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增加7000万幅,总量达到1.85亿幅,实现了开放档案数字化利用,计算机机读档案文件目录以每年80万条的速度递增,目前已增加到1300万条,大大提升了查找档案的精准性。

  上海始终将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室)作为档案事业转型发展的重点目标和重大任务。近10年来,全市16家区级档案馆已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其中浦东新区档案馆、青浦区档案馆、徐汇区档案馆、静安区档案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评,全市建成高水平数字档案室27家。2023年,上海进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市档案馆将力争达到高水平数字档案馆测评标准,全市数字档案室将达30家。

  在不断丰富数字档案资源、加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同时,数字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2020年,上海“数字档案公共查阅平台”上线运行,汇集全市开放档案案卷级目录近百万条,其中市档案馆馆藏开放档案全文2.3万余件。2021年9月,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启用,网上预约查档、预约观展同步上线“上海档案信息网”和“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一屏观全馆”“一屏管全馆”初见成效。2022年,全市“1+16”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2023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期间,全市档案数字化转型成果在市档案馆集中展示,汇聚1000多份档案的“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一期)正式上线,通过数据库、时空地理、人机交互、知识图谱等先进理念和工具,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互动性、可视化的档案利用展示平台。依托全市政务外网办公平台建设,市档案馆还将部署面向市级机关单位的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加快推动档案数字化转型步伐。

  作者单位:上海市档案局(馆)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