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史诗 鲜活的记忆 ——用历史档案活态述说磐安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4-02-07 14:56:37被阅览数:28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陈新森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档案馆瞄准“打造一流档案综合展陈”工作目标,在省市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磐安恢复县建制40周年为契机,念好“高、全、活”三字经,打好“谋划、收集、展陈”组合拳,精心推出“八八战略”磐安实践专题展和磐安发展历程展。展览分6大板块24篇目52章节,是磐安历史上“脉络梳理最清晰、史料收集最完整、图文资料最丰富、展陈方式最多元”的综合性展陈,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立足一个“高”字,精心谋划布展,打造有影响力的档案展馆

  高站位谋划。省市档案部门领导多次莅临磐安,对展陈重点、展陈方式等进行指导把关。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项目谋划建设情况汇报,县委书记金艳2次对展陈的功能定位和相关内容作出批示、3次到现场督查指导。县政府把展陈项目列为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安排资金500万元,省档案馆追加年度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专项资金120万元。县档案馆致力于把展陈项目打造成为磐安历史文化展示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乡土文化传播重要阵地,精心谋划,全力组织实施。

  高标准建设。聚焦“资源深耕、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便民可及”要求,严格建设标准,拉高建设标杆。面向全国公开招投标,通过“海选+比拼”,确定项目设计承建单位。到江苏昆山、浙江绍兴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主题设计、展陈方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县档案馆前后5任馆长全程参与,商讨展陈内容,研磨展陈方案,把关展陈效果。在空间设计上,大胆采用简洁、通透的方式,使观众一目了然;在版式设计上,画面严谨,色彩灵活,贴合时代特点;在工程施工上,依据国家标准,提高作业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在材料选用上,绿色环保、可更可换,打造安全展陈环境,方便后期升级维护;在展陈监理上,全程跟进、全面把关,边施工边改正,对门厅浮雕、展柜设置、场景布置等50余项问题进行了整改。

  高强度推进。作为恢复县建制40周年的献礼项目,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俞建辉为总牵头、县政协副主席陈新森为总负责,县两办、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政协文史委等单位组成部门的联合工作专班,历时9个月打造了高水平、全方位、现代化的综合性展馆。俞建辉多次主持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陈新森参与展陈大纲的编撰修改,召集专班和专家人员10余次对项目设计方案、展陈大纲进行研讨和审定,并带领档案馆同志赴周边县(市)开展史料收集征集。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日碰头、周例会、月督查,持续开展方案、大纲的深化打磨,推动展陈工作日日在行动、周周有进展、月月见成效。档案馆全体干部职工在项目中不断细化工作方案,紧扣时间节点,压实责任到人,分解工作到点。在项目攻坚阶段,全力克服一切困难,“白加黑”“5+2”连续奋战3个月,着力破解素材收集、互动展项深化设计等难题,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把握一个“全”字,精准收集史料,打造有说服力的档案展馆

  全过程打磨展陈文稿。展陈大纲数易其稿,先后2次向机关部门、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讨论评审15次,在篇目设计、资料收集、体例呈现,以及图片选用、内容记述、视频脚本等方面精心琢磨,反复推敲,着力彰显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资源特色。对磐邑溯源、万山潮涌、山乡新生、复县蝶变等各篇章内容,一一落实专人负责,注重提炼有态度、有观点、有价值的展陈文化元素,着力讲述好档案里的“寻常故事”,挖掘好档案里的“红色基因”,传播好档案里的“地域文化”,让历史文化既“留得住”,又“用得活”,更“传得远”。

  全天候收集档案资料。针对磐安史料基础极为薄弱的现实,坚持“24小时开门征集档案史料,哪里有档案资源就去哪里”。专门出台《综合展陈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实施方案》,对征集范围、工作流程、资料鉴定、资金保障等予以明确,为多渠道高质量做好收集奠定基础。通过到省市档案部门和周边县(市)找寻档案线索,与机关部门联合征集,向社会和个人规范有偿征集,努力以最大程度整合汇集散存档案,保证史料收集的完整性。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安文街道墨林村主动对接,将珍藏近400年的明崇祯版《郑氏宗谱》无偿捐赠,成为县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东阳文史收藏家徐松涛慷慨捐赠民国以来磐安相关档案资料百余件。截至目前,共征得珍贵老照片3000余张,清代周氏、蒋氏、刘氏等宗谱60余册,清代契约、鱼鳞家册等实物数百件。陈修斋、傅济川等磐安籍名人和一批老干部的档案资料也陆续接收进馆。

  全方位留存发展历史。借广泛征集之机,县档案馆深入挖掘档案,全面整合资源,让散落在民间的文物、陈列在磐安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弥补了1939年县建制前和1958年至1983年县建制撤销期的历史展陈空白。目前,以资料、文献、图片、实物和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档案为载体,磐安历史得以保留,方便群众多维度了解磐安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看到发展的显著成就,坚定历史自信,更好走向未来。

  着力一个“活”字,精彩展示成果,打造有感染力的档案展馆

  展陈方式灵活。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合,打破时空限制,让展览实现多维呈现、动态叙事,在介质、画面、声效等方面给观众更贴近历史的感受,助力讲好档案故事。通过三折屏幕、三维视频产生立体式视觉效果,让观众置身于展望磐安未来的美好场景中。

  发展故事鲜活。展陈注重图文和实物资料的互补呈现。主展厅发展历程展和临展厅“八八战略”磐安实践专题展,共精选了100余件文书档案,550余张不同时期的照片,170多组实物档案以及部分图书资料,生动讲好磐安县解放、脱贫奔小康等故事。百名县里老领导在参观展览后认为,走进展馆,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奋斗岁月,彰显了档案在讲好发展故事、见证时代变迁中的独特价值。

  文化场景激活。创新推出10余个互动展项,着力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儒学传家”“陆游诗情”互动区让观众通过“学习+竞赛”的形式,深入体验儒学等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家族树”绘制让观众能够更直观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探寻祖辈的奋斗历程,链接家庭爱的力量。“十里不同音”通过山歌民谣、情景短句、方言介绍等音视频,展现全县丰富多彩的方言和传统。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2月5日 总第4095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