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4 17:10:37被阅览数:77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长 李淳仁
去年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档案局的有力指导和自治区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档案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以国家档案局业务建设评价反馈意见整改和自治区档案馆“数字化转型年”活动为抓手,持续补短板、强基础、促转型、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聚焦筑牢政治忠诚,积极打造“党建+档案+X”融合新模式,保持“创建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荣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深化局馆协同,合力不断增强。打造“党建+档案+X”融合模式,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实现新的提升。《践行“党建+档案+X”融合式工作新模式 党建引领促档建》项目获评自治区直属机关党建特色创新案例。
二是聚焦做大资源总量,大力推进档案归集工作,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内蒙古记忆”工程,全力加强档案归集工作,全年接收37家单位纸质档案44.78万卷(件),2家单位电子档案2.83万件,是“十三五”时期接收总量的6.13倍。自治区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档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及自治区著名人物档案等一大批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4件“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奖章、证书”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为建馆以来首次。馆藏量增至190.5万卷(件),较“十三五”末提升126.79%。
三是聚焦共享利用,大力推进民生、特色等重点档案开放审核,开放利用实现新突破。坚持将开放作为利用服务的前提,大力推进民生档案、新中国成立前汉文历史档案等重点档案开放审核,年内完成105万余件开放审核任务,馆藏满25年档案按件审核率提升至90%,网上公开目录新增10.31万条,达到42.77万条,较“十三五”末分别提升了7.18倍和20.39倍,人民群众档案利用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四是聚焦全方位数字赋能,全面提速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实现新跨越。认真落实数字政府建设方案,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紧推进信息化建设。会同自治区档案局组织实施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4—2026年),每年设立1500万元信息化奖补专项资金,用于部分盟市旗县档案馆开展数字化工作。将2024年确定为自治区档案馆“数字化转型年”,明确14项具体举措,争取资金1251万元,建成数字档案馆、机关数字档案室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持续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馆藏纸质档案应数字化率提升至95.6%,较“十三五”末提升40.8%,音像档案数字化率持续保持100%,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突破,内蒙古在中西部地区档案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五是聚焦服务“两件大事”,深化资源开发,积极打造“北疆档案文化”品牌。出版、编印《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精编》《清代木兰行围档案》《清末河套水利开发纪实》《档案记忆中的绥远邮政》《传承北疆文化——内蒙古档案馆档案故事辑录》等14部编研成果,深层次、多角度助力北疆文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指南》荣获第33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拍摄《为人民服务 为时代放歌——档案里的乌兰牧骑》等3部红色档案视频。会同自治区档案局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文献展”等大中型主题展览4个,对外开放展览增至8个,年参观量达2.5万人次,是2023年的3.57倍。自治区档案馆展厅被命名为全区第一批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全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
接下来,自治区档案馆将以巡视整改“回头看”和业务建设整改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作改革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努力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贡献。重点在4个方面“再加力”。
一是在持续深化局馆协同上再加力。强化党对档案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化局馆协同,加强力量统筹,密切工作配合,重点在综合检查和监督指导、信息化建设、宣传和展览等方面高层次谋划、高效率推动,努力完成“十四五”全国、全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扎实的工作质效,有力有效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二是在积极构建多元化资源体系上再加力。持续推进实施“内蒙古记忆”工程,紧跟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步伐,聚焦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重点领域,全面、准确、完整记录好、留存好内蒙古努力完成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奋斗历程。持续加大民生、红色、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力度,在继续做大资源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充分发挥档案多元赋能的重要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在谋划推进资源深度开发上再加力。深入挖掘档案资源,特别是满蒙文档案资源,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和重大主题,做好展览展示、编研出版、资政报送、视频展播等工作。借助数智技术,进一步拓展信息应用场景,丰富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微信、APP等新媒体传播手段以及AI等先进呈现方式,创新开展资源开发工作,提供知识化、智慧化服务,提升开发利用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档案资源“动起来”、历史文化“活起来”,进一步打响“北疆档案文化”品牌,助力北疆文化建设。
四是在提质提速信息化建设上再加力。深入贯彻数字政府建设和国家档案局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力争2025年上半年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率100%。不断优化完善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和数字档案馆功能,力争早日通过测评并建成全国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加快档案工作全流程信息化,不断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13日 总第4261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