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3 17:25:15被阅览数:74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档案馆 徐飞 柴雪丹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切实提升全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档案馆常态化开展“兰台讲堂”档案业务培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考核评估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凝心聚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档案干部人才队伍,为全县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一是把握“契合点”优化课程设置。秉持“法规为纲、业务为核、能力为翼、创新为魂”的原则,科学设置法规基础、核心业务、综合能力、创新实践四大模块,覆盖档案工作全流程、全生命周期需求。重点围绕《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档案条例》等档案领域法律法规解读,立卷指导、档案接收、数字化加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档案核心业务,科学设置培训选题。同时,针对公文写作、信息宣传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创意等前沿领域,进行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全馆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聚焦“共鸣点”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场景化教学、分层级培养、数字化赋能”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效。精心设置档案接收实战、档案管理系统操作等多个实操场景,所有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通过自拟或分配课题的方式参与教学培训,在“一人讲、大家问、领导评” 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以讲促学、以讲测能。按照“季度分主题、月度抓重点、周周有培训”的推进模式,将培训与日常业务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建立“师带徒”结对机制,选拔馆内资深业务人员担任实践导师,对业务技能进行一对一指导,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是紧扣“转化点”强化考核评估。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培训效果,县档案馆建立“过程监测、结果考核、成果转化”全链条评估机制,加强培训管理,促进成果转化。在培训过程中,县档案馆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并监督,对相关困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实操测评和综合笔试等方式,定期对档案法规、业务知识等档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档案业务技能进行测评,确保培训入脑入心。在培训结束后,紧盯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创新能力拓展等,跟踪考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切实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