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四种理念” 提升资源建设水平

发布时间:2025-03-10 17:20:42被阅览数:10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方 彦

  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近年来,各级档案馆在资源建设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和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全面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水平,可树立资源为王、依法征集、主动出击、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资源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树立“资源为王”理念

  要拓展外延。丰富馆藏资源首先应保证量的积累,通过广泛接收征集社会资源、民间资源和新业态资源,逐步建成完善的资源体系。在扩大征集范围时,一方面,要加大对专业档案、民生档案的征集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档案馆寄存或捐赠档案,推进馆藏资源向内容多元化、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多维度地征集照片、声像、实物等档案,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种类。同时,要确立征集标准,对新进馆档案进行严格鉴定把关,不能一味追求量的增加而放松对质的把控。

  要挖掘内涵。既要增加资源数量、丰富资源种类,又要注重档案的文化品质和利用价值,力争做到资源的规模数量与内涵底蕴齐头并进、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兼容并蓄。

  树立“依法征集”理念

  要推动依法征集体系的完善。既要出台适应上位法的相关法规规章,还要总结工作经验,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行业标准规范,尤其是电子档案资源建设相关的标准。还应主动联合有关部门,推出有针对性的配套制度,为档案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参照。

  要增强执法监督检查的刚性。各级档案执法部门要加大资源建设执法力度,对所管辖单位开展档案移交工作进行严格法律监督。通过下发执法检查整改通知书,及时指出存在问题,明确提出整改要求,有效促进移交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树立“主动出击”理念

  首先是特档特征。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承载着独特的地域记忆,在促进民族与社会认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地方特色档案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加之保管主体不一,很大程度影响了档案馆的保护与管理。因此,在征集特色档案的过程中,应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专档专办、特档特征。

  其次是联动共征。应打破地域和行业的藩篱,主动与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机构开展联合征集,拓宽征集维度。在重要时间节点,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大范围的征集工作。

  再次是以展促征。通过举办展览等形式,吸引公众参与,让他们亲身接触档案、了解档案,理解档案内涵,进而拉近参观者与档案的距离。观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公众捐赠或寄存档案的热情。

  树立“共建共享”理念

  要进行信息平台再设计。深化综合档案馆“一网查档”服务,对信息平台进行优化再设计。一则制定标准一致的信息平台数据规范,尤其是在数据库结构、信息存储、著录格式、网络体系结构、信息处理界面等方面,统一标准使管理更规范。二则搭建现代化的公共利用服务平台。通过跨库检索、全文检索、扫描件全文识别等功能,将馆藏资源从线下搬到线上,为群众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要进行网络安全再排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时,要打造全面、可靠的共享技术体系,切实保障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及应用系统的绝对安全,以妥善应对黑客、病毒入侵及非法调用信息等安全隐患。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10日 总第4260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