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17:19:53被阅览数:130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陈明德
近年来,上海市档案局(馆)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化红色档案传承弘扬,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强化资政育人功能,积极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城市发展,资政编研成果丰硕
市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焦城市治理、文化发展等领域,深入挖掘整理馆藏史料,组织撰写《上海城市发展与公共交通沿革》《简述上海文化发展历程》《从档案里看建党初期和上海解放前夕的纪律教育》等多篇资政专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信息和档案服务。聚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联合杨浦区档案局(馆)、有关高校档案馆及杨浦区各单位,合作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系列丛书首卷本“杨浦卷”,用档案记录和呈现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着力加大编研开发力度,先后推出《东方欲晓——新民主主义革命记忆》《人民就是江山——红色珍档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上海》《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上海市档案馆指南》等多项编研成果,用档案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品格。联合有关单位积极运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技术,将档案知识图谱和时空地理信息系统等有机融合,研发出“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先后获得“红点”视觉传达类奖项和国际设计论坛IF设计奖,平台访客量已达56万人次,浏览量近85万次。
此外,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人民城市建设等主题,与多家媒体合作推出一系列图文报道和短视频,深受欢迎。其中,《清明祭英烈》短视频获中央网信办推送,仅澎湃新闻客户端播放量就逾百万。与新华社合作推出的《海报短视频:时光穿梭看上海》等报道,在新华社线上平台阅读量超过500万。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发布公众号共同推出国庆专题报道《国旗、国歌、国徽与上海的故事》《一年一张图,让我们穿越上海这75年》,广受好评。
聚焦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课下基层活动
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市、区档案局(馆)联动建立兰台讲师团,精心策划开设“跟着档案学党史”系列党课,并送进基层。首门课程全面梳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三中全会的改革举措,重点围绕上海改革发展实践取得的突出成就展开论述,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档案文献、图片及视频资料,帮助基层党员群众更好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服务好“两企三新”党组织建设,专门开设夜间党课、周末党课,更好满足党建工作需求。自去年8月开讲以来,已在街镇社区、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先后举办25场,足迹遍及11个区,覆盖党员群众1200余人次,且被列入2025年上海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系列党课矩阵。主动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深化馆校合作,先后开展“读档学史 我来说”“寻访校史里的红色印记”“一路繁花 沪语话变迁”以及“开学第一课”等主题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学生参加,亲身感受档案文化魅力。
叩响历史记忆,推出一批红色档案文献展
近两年,先后推出“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大道同行 海纳百川——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到‘一带一路’的上海实践”档案文物展、“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等主题展览,部分展览还先后赴机关、央企、学校、街道、社区(乡村)以及机场、地铁站等公共空间进行巡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被浙江、四川等12家省(市)档案馆引进展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组织开展珍贵红色档案评审工作,8卷(组)形成时间覆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红色档案入选第一批名录并向社会发布。
探寻上海足迹,共赴一场Citywalk
在上海解放75周年之际,以及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联合有关区档案局(馆)和多家媒体,先后推出“杨浦滨江‘变身记’:看百年工业遗存展新颜”“跟着档案Citywalk——重走上海‘解放之路’”“一江一河,见证1949大上海的波澜壮阔”等一系列Citywalk活动。其中,与澎湃新闻合作的“穿越式Citywalk,今朝感受一个新世界”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突破550万。活动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带领市民、网友走进各大地标建筑,通过档案人的现场展示与细致解读,以及档案与城市建筑景观的交互呈现,全面深入宣传上海解放历史和城市发展变化。尤其是针对不同受众、不同人群、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线路和解说词,给市民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既可以跟着档案寻觅老上海的历史足迹,也可以体验新上海的时尚摩登,吸引、培育了一大批粉丝,使档案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此外,还整合区级档案馆以及相关单位的档案资源,打造市区联动、馆室联动的宣传矩阵,有效拓宽了档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成效明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10日 总第426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李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