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3 17:18:00被阅览数:124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李 蓏
去年年底,重庆市档案系统收到好消息:在2024年国家档案局开展的建设项目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中,重庆选送的12部作品中8部获奖,市档案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这是重庆市档案系统以微视频摄制为切入点激发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抓住了哪些关键环节,形成了哪些可行经验?让我们来看——
提高站位 筑牢微视频诞生的思想根基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通过征集案例、微课、微视频、歌曲等各种形式,鼓励挖掘建设项目档案在存史资政育人上的巨大价值作用,总结提炼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促进宣传交流。重庆市一直积极参与,连续5年累计获奖19个。
微视频是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成效的展示载体,更是档案工作围绕“建设”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的直接体现。“十四五”以来,重庆市档案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把干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切实履行“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批示精神的抓手,不断加强党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建设项目档案意识,两任市委书记均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出过指示。
在首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办公厅负责同志出席并主持会议。支持参与国家档案局牵头的建设项目档案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在市档案局统筹下,全市上下建设项目档案意识大幅提升。本次微视频征集任务布置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提供资金保障,抽调人手协助,奉节县报送的歌曲《兰台的箴言》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作词作曲,获二类作品。大足区微电影《守护“三线”记忆》获奖后,区委书记作出肯定性批示。
常态培育 为微视频编报积累生动素材
以“三个聚焦”为着眼点,常态化开展建设项目档案的素材收集与培育。一是聚焦源头,关注重大项目本身。市档案局根据每年公布的重大建设项目名单,了解掌握项目版块划分、投资模式等情况,每年选取10余个具有全市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开展深度指导,掌握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摸排问题和困难,确保档案工作在重大建设项目中不缺位、项目全建设周期有档案服务保障,确保新领域、新类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依法依规开展。二是聚焦本体,关注档案资源本身。每年对新增重大建设项目档案数量进行统计,严格关注项目立项审批、招投标、竣工图、验收结论等核心材料收集齐全、保管安全。不断强化建设项目音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建有专门音像档案库,收录音像档案超800G,丰富的档案资源使之成为国家档案局历次案例报送的积极分子。三是聚焦举措,关注做法效果。在调研、指导、验收过程中认真听取各项目档案工作的创新思路、措施抓手,挖掘亮点,鼓励他们提炼总结并向《中国档案报》等媒体投稿宣传。此次获奖的华能重庆分公司微电影《砺风》、华电重庆分公司歌曲《兰台印记》,就是在档案专项验收会上发现素材后进行再思考再提炼的。经过长期常态化挖掘培育,全市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重庆市城投集团的“建设数字档案馆服务工程项目”,重庆轨道集团的“鼓励工程档案人员申报档案职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的“一项目一方案”“党建+工程档案精益化管理”模式等,都作为档案工作优秀案例在市域范围内宣传推广,在经验交流、课题申报、实地教学等各项档案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精心组织 把握微视频编报的细节流程
明确激励措施,做好政策保障。在向全市印发的征集通知中明确激励政策。一是档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时获奖视频可作为个人工作成果证明。二是市档案专业人才库选拔人才时获奖视频可作为个人业绩证明。三是鼓励各单位对获奖视频进行奖励,同时明确市档案局将对获奖作品通报表扬,并在相关平台展播宣传。这些激励措施有效强化了各单位参与征集活动的踊跃度。遴选结果揭晓后,即时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喜报,向全市印发通报,并将获奖作品在重庆档案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播。大足区档案局的歌曲《活得像火焰》等多篇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展播。
紧扣任务主题,对标细节要求。国家档案局每一次征集的主题和形式都有细节上的不同,需要仔细审题,做好“技术交底”。以2024年征集为例,市档案局充分把握此次征集的3个特点。一是紧扣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二是充分展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展示建设者砥砺奋进的良好风貌。三是形式限定为电影或歌曲。在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国家档案局线上培训后,又形成细节台账发送各参加单位,以“不跑偏主题、不弄错形式”为原则,结合全市及区县当地特色,从基础设施项目、新质生产力项目、文化项目等类型中挑选出具有行业影响力、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项目重点打磨。
强化因材施策,严格审查把关。华能、国网等在渝央企,档案工作基础扎实素材丰富,重点引导其选材的切题性。市属国企信心不足畏难情绪较重,重点引导其打消顾虑并提供细致辅导。区县档案局馆参与意愿高,但经验有限,重点引导其统筹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同时,运用“三审法”严格把关。初期审脚本,主要审查政治方向、选题、重点内容等。过程中审初稿,主要审查文案设计、结构框架、画面质量、歌词与画面匹配度等。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内部审片会,集中谈观感、提意见。成片后审细节,主要审查视频时长、字幕准确度等,确保细节无错漏。
下一步,重庆市档案系统将继续以微视频等成果作品编报为抓手,持续推动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进一步拓展案例形式,探索尝试宣讲、访谈等参与度高的形式。二是进一步拓宽采集场景。聚焦获奖工程,总结档案和奖项的规律与关联;聚焦档案安全隐患,采集不齐全不安全等负面案例作警示;聚焦项目档案在应急处置、事故处理、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采集资政案例、育人案例。三是探索建立作品成果的编、展、宣综合平台。进一步与广电、报社等媒体机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综合协同机制,统筹服务于作品策划、人才支撑、宣传展示等,力求良品、精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3月3日 总第4257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