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档案资政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02-26 10:11:38被阅览数:13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曾勤生   何兆光

  近年来,江西省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件、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馆藏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档案,共编报《档案资政参考》24期,呈报省领导参阅,获省领导批示意见9次,并有10余位省领导到省档案馆调研。此举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服务的重要作用。

  高标准部署谋划,建立保障机制

  省委书记尹弘高度重视档案资政工作,要求省档案馆发挥好档案知春秋的独特作用,强力服务资政襄政。省档案馆树立全馆“一盘棋”思想,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扎实做好档案资政参考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省档案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提出的“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坚持把资政参考编报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档案资政参考》编报工作,主动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解决问题,从各处室挑选政治素质高、文字能力强、馆藏资源熟的业务骨干组成编报工作专班,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具体到人,保证编报工作高效顺畅。

  2.完善编报机制

  定期研究策划,馆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着重从重要时间节点、领导关注焦点、社会关注热点等角度选择题目,灵活安排稿件,提升编报水平。畅通报送渠道,主动加强与省委省政府“两办”之间的沟通协调,变更报送格式和频次,通过“资政专报”方式,及时将资政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阅。

  3.制定激励措施

  研究制定完善相关的激励举措,将资政参考工作作为党员干部日常考核加分项目,并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档案资政工作提质增效。

  明确目标定位,找准服务方向

  省档案馆旗帜鲜明讲政治,将《档案资政参考》编报工作明确定位为“紧贴江西实际、适应领导需求、展现档案魅力”,力求观点鲜明、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襄政作用。

  1.强化政治性

  档案资政的核心价值和功能在于“资政”,这就决定了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省档案馆在编报《档案资政参考》中时刻站稳政治立场,体现政治高度,打造有政治底色的资政平台。一是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编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档案馆坚持以档资政,整理了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有关情况,编报《管好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为全省红色档案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服务江西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二是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安排编报。锚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作用。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省档案馆梳理并总结中央苏区时期开展节省运动的经验做法,编报《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中央苏区时期的节省运动及其经验启示》,省委书记批示“转省财政厅阅”,省长批示“经济社会发展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不能丢,请省政府相关领导阅研”。三是围绕服务党的集中性学习教育编报。近年来,为服务党的历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省档案馆先后编报《毛泽东与调查研究》《从“干部必读”到“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生动实践与深刻启示》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与现实启示》等资政文章,其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与现实启示》获省长肯定性批示。

  2.突出针对性

  档案资政作用的发挥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编报《档案资政参考》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当前时政热点、社会焦点问题等,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做到省委省政府关注什么,档案资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一是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从档案视角审视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比如,针对江西汛期长和脐橙产业发展情况,编报《民国时期鄱阳湖区水灾情形》《赣南柑桔产业发展中的档案记忆》2篇资政参考文章,为做好鄱阳湖水患防治和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是紧盯全省改革重难点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难点任务,精准搞好参谋服务。比如,在全省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铺开之前,及时组织编报了《苏维埃时期政府组织架构对当前机构改革的借鉴和启示》,为当前推进改革提供参考,省委书记批示“送省委编办阅”,省长批示“请省政府有关同志阅研”。

  三是关注重要时间节点。在重要时间节点策划选题,确保资政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全省上下抓紧研究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之际,梳理了江西省“十五”至“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编报《我省“十五”至“十三五”规划摘编》,为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

  3.注重实效性

  档案资政的前提和基础是要具有可操作性,省档案馆在编报《档案资政参考》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意见具体、措施可鉴”,确保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真正发挥资政效果。一是梳理务实举措。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原始档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梳理提出务实举措。比如,在总结中央苏区时期的节省运动经验启示中,针对当前浪费现象和项目重复投入等问题,提出了“从严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约束、盘活存量资金”等合理化建议。二是拓宽合作模式。针对部分资政文章专业性较强的特点,积极探索跨部门合作编报的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开拓工作思路,提出更具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提升资政效果。同时,与有关媒体合作,将资政参考内容转化为音视频等形式,扩大影响力。比如,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省档案馆与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合作,共同策划“从档案看变化”系列视频和资政文章,涵盖全省开发区发展、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通过档案视角见证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编报的资政参考专报《鉴来路再出发开新局—江西省开发区建设的成效与启示》,省长批示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阅;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批示:“省档案馆在存史资政方面创新联合、积极作为,值得充分肯定,望再接再厉,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与资政参考转送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对反映和报送的相关意见建议的批示和采纳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增强资政建言实效,推动资政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切实把资政参考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

  立足档案资源,突出特色

  优势档案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省档案馆立足档案资源,突出档案特色优势,打造具有档案特色的资政参考品牌。

  1.彰显档案特色

  省档案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地反映了江西的历史,丰富的馆藏为做好资政参考工作奠定了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省档案馆编报的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资政文章《毛泽东与调查研究》直接摘录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的档案原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编报了《新丰桥上卖字画的故事》《坚强乐观的共产党人—廖承志》《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刘伯坚致凤笙大嫂的信》等生动感人的红色档案故事,生动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2.创新表现形式

  省档案馆编报的《档案资政参考》形式根据内容而定,灵活多样。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与现实启示》文章根据“一切行动听指挥”等馆藏档案具体内容,提出“体现了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基因、推动了党的监督制度的建设、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的研究观点,是增强档案工作话语权的一种尝试。《筚路蓝缕歌共青—档案文献中的共青城发展记忆》文章将共青城发展成功经验与历代共青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精神淋漓尽致呈现出来,达到以情育人、以情建言的效果。

  3.打造资政品牌

  省档案馆始终坚持“数量适度、质量为要”的理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握档案资政参考与其他资政类文章的区别所在,突出档案特色,打造江西档案资政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比如,《管好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编报后,近年来有10余位省领导到省档案馆调研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对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编纂的《毛泽东与调查研究》作为全省主题教育学习教材,影响力不断扩大,档案资政工作逐步成为省档案馆的“亮丽名片”。

  下一步,省档案馆将继续重视发挥档案资政作用,坚持立足档案资源优势,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挖档案史料价值,强化资政选题研究,不断提升档案资政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多档案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