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海之名 赴信诺之约——福建省档案馆侨批档案IP开发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26 10:06:07被阅览数:114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朱肖肖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汕头侨批馆时深刻指出:“‘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侨批档案是福建省档案文献的瑰宝,福建省档案馆一直致力于侨批档案的开发利用和宣传推广。为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侨批、读懂侨批,福建省档案馆对侨批档案进行创新开发,推出侨批档案主题IP—侨批馆,运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侨批故事,让广大青年群体在解谜探秘中体会侨批档案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同侨批档案承载的浓厚家国情怀产生情感共鸣。

  “侨批馆”主题IP,瞄准年轻人群

  福建省档案馆馆藏5万多件侨批档案主要包含侨批实寄封、侨批业经营管理档案等,涉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家。这些侨批档案中记载着华侨华人顾家赡养、爱国爱乡、慈善公益、推动文明互鉴的动人故事,彰显着仁爱孝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情感价值,让侨批档案成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资源宝库。

  当下,兼具优秀传统文化属性和创新性的传统文化IP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现在所说的IP,通常指被广大受众熟知的、可开发潜力巨大的文化艺术作品。IP可以理解为一个内核,其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广泛应用于漫画、小说、音乐、影视、游戏、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据调查,侨批档案在年轻人群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为让侨批档案引发年轻人更多的情感共鸣,福建省档案馆对侨批档案的传播方式进行创造性转换,推出侨批档案主题IP—侨批馆。侨批馆IP以侨批档案为核心内容,将侨批档案与海外华侨中的诸多人物原型、历史故事融入故事情节,设定了闵掌柜、阿青等鲜活的人物角色,让年轻人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破解谜题,拨开迷雾,找到被隐藏的真相。

  沉浸式互动体验,建立情感连接

  沉浸式互动体验通过沉浸式场景和氛围的打造,激发年轻人的兴趣,提升参与感,让他们在体验中实现自我展现,从而建立起与年轻人的深度情感连接。福建省档案馆目前打造了两款侨批档案主题沉浸式互动文化产品,即IP同名《侨批馆》沉浸式互动阅读和“侨批馆”之“驿里巷”实景解谜体验。这两款解谜游戏将侨胞坐船出海、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往事和侨批局工作的信款收集、头寸调拨、承转、派送解付等环节设计到游戏中,让受众代入漂洋过海的侨胞、痴痴等候的爱人、重信守诺的批局经营者等身份中,走入由侨批档案构建的神秘世界,沉浸式解谜互动,与游戏中的人物深度共情。

  1.IP同名互动阅读,沉浸式读懂家国情怀

  《侨批馆》沉浸式互动阅读讲述了华侨华人关于爱情、家国与诚信的动人故事。在设计上,采用“档案解谜+实体道具+手机互动”的新颖方式进行呈现,16道与侨批息息相关的谜题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运用苏州码创意密码、折叠对位、异形框字、透光取字、反切注音解密、光栅卡观察、歌谣折纸、推理作图等多种解谜方式,此外还有4重手机端互动游戏关卡,进一步提升互动体验。同时还设计了各式解谜道具和文创产品“侨批馆”纪念版流沙票根。道具信封里包含道具纸6张,明信片1张,光栅卡1张,硫酸纸道具1个,侨批信封两个(批封、怀表、汇票、信纸、书签、日历)。

  《侨批馆》将故事设定为20世纪40年代侨批局老板的儿子第一次送批的学习笔记,这本笔记几经辗转方才到了侨批馆闵掌柜手里,内容主要有收到信后的基本工作、要在批封上注明的信息、批封的讲究、批款汇兑的方式、信笺上的图案、读信的讲究等。读者可随时随地扫描游戏说明里的二维码,在手机端剧情的指引下体验《侨批馆》,沉浸式感受故事中的家国情怀。

  2.“驿里巷”实景解谜,沉浸式探索侨批世界

  省档案馆结合“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展览,打造了“侨批馆”之“驿里巷”实景解谜项目,该项目突破时空限制,成为全国首个“线上+线下”双渠道解谜体验项目。

  线上解谜通过福建档案信息网网上展厅进行,线下解谜通过福建省档案馆实体展厅参与。实景解谜设计了9道跟侨批档案展品密切相关的谜题,2道手机端互动游戏关卡,运用镂空还原批封、连线框字、木板拓印、多道具拼合和立体折叠、视错觉阅读等解谜方式。观众扫描游戏说明中的二维码,走进侨批世界,利用解谜手账和7张纸质道具沉浸式解谜。展厅隐蔽处增设3个拓印互动装置,观众使用炭笔在白纸上依次进行拓印,获得完整的图案线索,方可进入下一情境。解谜结束后,观众在纪念明信片上印下侨批馆Logo,写下对一个人的思念,通过“侨批馆”信箱将明信片交给闵掌柜,无论此人身在何方闵掌柜定会送达。

  跨媒介多元传播,保持长久活力

  1.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2024年国际档案日当天,福建省档案馆推出了侨批档案主题IP侨批馆,“驿里巷”实景解谜也于活动当天正式对社会开放,受到各大媒体广泛关注。中新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东南网、《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等媒体都对侨批馆IP进行了宣传报道。

  2.自媒体口碑持续发酵

  第一批来馆体验实景解谜的年轻人对“驿里巷”实景解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此口碑逐渐发酵,“福建省档案馆剧本杀”成为社交媒体热词。有的网友在社交媒体留言询问预约方式、是否收费、体验时长等,有的交流体验心得,还有的在线组队。“太有创意了,没想到档案馆会有这么新潮的解谜游戏”“像‘剧本杀’一样层层推进,很有意思”“我玩了一个半小时,将展览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才通关”“解谜手账非常精美”“回福州的理由+1”“必须安排一趟福州游”等热门留言下,年轻人互动讨论热烈。

  3.创新服务“大思政课”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近期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等高校共建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将“侨批馆”IP系列沉浸式互动文化产品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侨批馆》沉浸式互动阅读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素材,“驿里巷”实景解谜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内容,让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解谜活动中接受精神洗礼,赓续优秀传统,永葆赤心向党的深厚情怀,激发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4.侨批文化“圈粉”年轻人

  “驿里巷”实景解谜自上线后,每周开放2天,预约火爆,目前已排期至10月。截至8月31日,来自福州、厦门、泉州、宁德、三明、龙岩等地的多所中学、大学学生和各行各业从业人员259人来馆体验。其中11~30岁的共218人,占84%。实景解谜通过沉浸式的解谜互动体验,牢牢吸引着年轻群体,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近侨批、读懂侨批、爱上侨批。

  侨批纸短越山海,家国情长传万年。下一步,福建省档案馆将更加注重侨批内容的时代化表达,进一步提升侨批档案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推出更多的沉浸式互动文化产品,让侨批主题文化产品走进年轻人工作和生活中,让侨批档案真正走到年轻人心里去,与其建立价值观的深度链接,让侨批档案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