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口述档案采集质效——看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25 17:46:49被阅览数:98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梁 璐

  档案的留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时代的温度与质感。口述档案采集便是最为鲜活的留存方式之一。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档案馆启动“朝阳记忆工程”,口述档案采集是这一工程的重要抓手,对丰富特色档案资源、提升档案馆品牌形象、全面记录朝阳发展历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探索期到体系化

  开展口述档案采集的初衷,是改变当时普遍存在的“重党政机关档案、忽视社会档案”的认识。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我们欣喜看到,口述档案的社会知晓率不断提高,成为人民群众感知区域历史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回顾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

  2014年至2019年为起步期。以档案馆自有力量为主开展采集。采集对象为区四套班子和各级机关、单位主要领导,包括首任区委书记单昭祥等,累计采访14人。他们既是朝阳发展的决策者,也是朝阳建设的参与者。因此,主要采集他们在全区发展的重要节点的工作思路和实践。这5年,口述档案采集逐步走向常态化。

  2019年至2022年,进入常态化建设阶段,也是口述档案采集的拓展期、转型期。主要方式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工作。得益于工作力量的充实,采访对象范围得以扩大,涵盖区领导、行业代表、劳模、名师、群众等不同类型,从开拓者、实践者、创新者、见证者、后继者等多个视角,邀请采集对象口述亲历、亲见、亲闻的朝阳变迁故事,着重述说亲历、见证或参与朝阳建设发展的经历、工作方法和体会。

  2023年至今,是口述档案采集的体系化建设阶段。借助区融媒体专业团队的力量,采集质量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加强与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组织部等的联系,采集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去年,在区体育局的支持下,采访了奥运冠军杨凌,填补了体育代表人物口述档案的空白。

  2019年以来,累计采访65人次,共形成影像记录257.5小时、整理文字112.5万字、电子档案共计3047.2GB。

  何以行之有效

  十余年间,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选好主题。围绕每年全区中心工作,确定当年的采集主题。看几个例子:2020年的主题是“迸发信仰的力量、奋斗新时代”,重点聚焦援鄂医疗队的医生、护士等典型代表。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将主题定为“久久为功”。2022年的主题是“担当·成就——致敬‘双奥’朝阳追梦人”……无不是用最具代表性的主题,留下时光的年轮。今年,“口述朝阳”将以“时空印记 ‘五宜’和鸣——档案里的城市交响曲”为主题,从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角度展现朝阳精彩。

  选好主题更要将之执行好。为此,制定《朝阳区档案馆口述史料采集工作方案》,明确采访主题、采访范围,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工作标准制定音视频格式、字幕等要求,同时明确口述人及采访时间、相关背景信息收集以及采访提纲等。不断拓宽口述人联络渠道,加强区属部门间联系对接,围绕区域中心工作,突出区域特色,特别是将参与过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项目的口述人,列为重点采集目标。

  二是抓细抓实。做好口述档案采集,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采集全流程链条很长,包括确定口述人、收集背景信息、对接采访时间地点、沟通确定采访提纲、与口述人签订采集协议书、搭建场景进行采访、整理音视频素材形成文字稿、剪辑制作采访视频、进行质量审核后归档等。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详细的采集工作规范,明确各环节职责分工、工具物料需求、整理归档要求等,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本着“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的原则,围绕每一位口述人的个人特点和工作亮点,撰写个性化采访提纲。实行清单制,在现场搭建、采访、录音、拍摄中,要求工作人员均根据清单事先准备,按单工作,并签字确认。与每位口述人签订采集协议,会同其它文书共同作为“口述朝阳”文书档案留存。采集过程中,注重口述细节,对口述人提到的实物档案进行拍摄并留存影像,保证口述历史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通过布置采访环境,设计形象体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访谈氛围,提升采集效果。进一步细化口述档案视频编目标准,加强分类管理,借鉴电视台素材库的管理模式,实现海量原始素材的安全保管与便捷利用。

  三是注重转化。根据每年档案展览的主题,优先对参与过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要项目的口述人进行采集,有效丰富了各类展陈内容。如今,聚焦档案馆展览筹备,有的放矢开展口述档案采集已成为常态。这是口述档案采集成果多维度复用的典型例证。

  类似的例子还有:与区体育局合作,邀请优秀教练、运动员、裁判、体育场馆建设者、全民健身运动组织者等,开展抢救性口述档案采集,根据采集成果,与区政协合作出版《朝阳文史资料·体育卷》。口述档案还成为《档案里的朝阳》区情区史系列视频的重要素材。教育界相关口述人张德庆、刘乃忠、吴少君、于渊莘的口述档案被区政协《朝阳文史资料》收录,《口述历史——让信仰随着党旗飘扬(叶如陵)》《追寻先烈足迹——讲述马骏烈士的故事》等口述档案成果入选全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课件,并列入北京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微视频展播作品。通过不断促进口述档案采集成果的转化,多形式、多载体全面运用、展示成果,擦亮了朝阳档案的品牌名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2月24日 总第4254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