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5 08:05:32被阅览数:15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郝晓雅 李文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列为单项重要内容,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也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此背景下,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不仅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还是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1.指标遴选及数据来源
在对“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笔者综合考量了政策指导及数据可得性两个方面。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发布的《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019年)为指标选择提供明确导向。指标选择需综合考量可量化性、数据可得性、相关性与代表性,某些指标可能因为数据难以获取或难以量化而被排除,例如档案流转、档案数据安全等其他定量指标。研究中与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相关的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档案局公布的《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以及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编著的各年度《中国档案年鉴》(2000—2020年)。体现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具体指标内容及来源如表1所示。
表1 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定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2.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
选取数据均为连续的定量数据,覆盖了2000—2022年期间全国31个省市,确保广泛性和代表性。通过散点图观察关键数据点,假定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来测量相关性。使用Stata18软件进行计算,增强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在分析过程中,针对数据缺失和统计不全的问题,将6个二级指标分别与GDP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确保年份对应,并特别注意将完成率转换为小数形式,以作为连续数据变量进行处理。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全国GDP与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建设指标统计
研究结论
1.皮尔逊相关性结果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系数值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相关关系强度的大小,绝对值越大,变量间相关程度越高,系数值的正负表示相关关系的正相关与负相关,正数表示变量之间为正相关,负数表示变量之间为负相关,系数值为0时,表示变量之间完全无关。为了评估相关系数的统计显著性,同时进行显著性检验。p值用于评估相关系数不为零的概率,根据其大小判断相关性的显著性水平,即显著(*p<0.05)、高度显著(**p<0.01)与非常显著(***p<0.001)。皮尔逊相关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全国GDP与综合档案馆档案安全建设指标皮尔逊相关结果
由表3可知,A1、A2、A3指标样本量为20,B1及B2分别为17及23,说明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稳定性及可靠性;而C1样本量为8,数量较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下面将分别对各指标结果进行分析。
2.实证结果分析
反映国家重点档案抢救情况的3项指标与GDP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随着GDP增长,国家在抢救重点档案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增加,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得到增强。具体来看,全国GDP与A1之间存在中等偏强的正相关关系且显著,与A2之间存在中等偏强的正相关关系且高度显著,与A3之间存在中等强度正相关关系且显著。
反映档案馆基本建设情况的2项指标与GDP呈现出极高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得到更多的投入和发展,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档案存储需求,从而提高了档案安全水平。
全国GDP与数字档案馆情况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数据样本量较少(N=8)导致统计结果不够稳定可靠。因数字档案馆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档案局对该指标的统计从2015年开始,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数据和时间来观察其发展趋势和相关性。
研究启示
1.预算投入制度化:档案安全与经济发展协同增长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的角色尤为关键。《决定》强调要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根据财政部的通知,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已获得专项资金支持,这不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而且反映出中央财政的支持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通过优化科技经费的分配机制及管理机制,确保档案保护项目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并通过明确的绩效目标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此提高档案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此外,中央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救灾资金,如自然灾害救灾资金,进一步凸显了财政支持在保障档案安全中的灵活性和及时性。这种及时的资金援助对于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减轻灾害影响、保护珍贵档案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完成,预示着地方政府也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包括档案安全在内的重点领域,这将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因此,建议建立递增式的抢救基金机制,由中央政府主动提供资金支持,以减少档案馆对被动资金申请的依赖,确保档案安全投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推动档案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协同增长。
2.统计指标现代化:量化评估档案安全与数字化转型融合
在确保档案安全体系的高效性和有效性方面,对关键统计指标投入和完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库房设备与网络基础设施、远程备份解决方案以及安全保密防护制度等量化指标,构成了档案安全体系的核心要素。这些指标要求从“人防”“物防”“技防”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安全管理,涵盖灾害预防与减灾设备、信息存储技术以及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等方面。
随着数字化转型,档案安全相关的量化指标现代化也是重要工作。该指标体系不仅需涵盖传统的安全管理领域,还需评估和管理数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风险。数字档案馆和电子档案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统计指标的更新与优化变得尤为迫切,尤其是在制度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因此,更新后的指标体系应纳入数据完整性、数据隐私保护、系统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估电子档案和数字档案馆的安全状况至关重要。为了指标体系的持续有效及动态更新,应建立对档案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绩效评估的相应指标,并基于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档案安全需与其他安全领域(如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进行协同管理,因此,指标体系中应包含跨领域协同的量化指标。
鉴于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未来的研究应持续关注新兴技术和管理实践对档案安全指标体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量化指标来引导和支持档案安全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周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