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9 08:25:41被阅览数:12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王培培郭毅王雷
档案文创作品对档案知识传播、档案文化弘扬、档案部门知名度及关注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出一系列美观实用、具有档案特色的文创作品,受到公众的喜爱。笔者结合具体实践,分析档案文创作品的重要意义、主要特点,以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开发的重要意义
1.生动展现档案文化艺术内涵
档案文创作品开发是对档案内在文化艺术价值的挖掘,以全新的呈现方式让“沉睡”库房的档案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北京市档案馆的《京师五城坊巷图》文创丝巾,其主体图案就以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的《京师五城坊巷图》为元素,将地图档案中原本描绘明代北京内外城结构的轮廓线条升华表现为丝巾的中心花纹,再辅以北京市花月季、市树侧柏作为点缀,烘托出作品独有的北京特色,也将古老的地图档案以新样式呈现在公众眼前。
2.逐渐成为档案馆的宣传名片
档案文创作品大多由档案馆主导开发,重点依托的也是各档案馆的代表性内容和突出特征,对扩大档案馆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具有一定效用。例如,北京市档案馆开发的文创拼图,就是以该馆大堂的“京华韵”壁画(实体宽11.2米、高18米,是世界最大的室内壁画)为模本,通过等比例缩放和均匀切割,制作成难度适中的文创作品。如此设计既让民众了解到壁画内涵的趣味性,也能对北京市档案馆建筑规模和场地起到宣传作用,吸引公众走入档案馆感受京华京韵。
3.为档案部门相互交流搭建新平台
2023年,中国档案学会举办首届档案文创作品展示活动,为全国各档案部门相互了解馆藏、交流创意,探讨如何进一步宣传档案文化搭建了平台。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档案文创作品“‘千丝万缕,跃然纸上’—苏州丝绸档案手工立体书”依托丝绸档案展示我国特有的丝绸文化;湖北省档案馆馆藏精品文创系列之“档案文化文房”,以其馆藏明清字画档案为主,提取书画元素,再通过册页、毛笔、镇尺等形式予以呈现。档案文创逐渐成为档案部门相互交流的又一新载体。
应具备的主要特点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其文创作品开发应基于档案工作特点,体现出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创作品的差异。总结起来应包含3个特点,即设计内容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具有独特的档案元素、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设计内容要旗帜鲜明讲政治
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档案文创作品的各项设计内容都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例如,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中心的满汉双语折扇、团扇,就以皇家馆阁体“档案”二字的满汉双语作为主要图案。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一同出现,体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也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2.具有独特的档案元素
档案文创作品的元素需从档案部门馆藏或室藏资源中提取,再经由进一步艺术加工完成。如历史档案中的文字、地图中的图案、照片中的影像或与档案部门、档案事业相关的其他信息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具有历史记录意义的元素。这些元素的使用可以使档案文创作品更加贴近档案工作“存史”的作用。不含有档案元素的文创作品,原则上不应被视为档案文创作品。
3.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档案是历史记忆,文创作品创作时应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文创作品色彩选择方面,应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避免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流行色,要优先考虑中华民族的传统色彩,如胭脂色、黛色、石绿、赭石等。这样的选择既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理念,又具有极强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又如若开发虚拟IP,最好选取中国特色服饰的人物或特有动物(如大熊猫、丹顶鹤)为主题形象。若选取图案纹理可尽量挑选中国传统花纹样式作为装饰或构图。
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版权归属要明确
档案文创设计单位需对其作品所提取的设计要素的原始档案具有所有权,即档案原件是自有馆藏或室藏。反之,网络下载或从第三方获得的所有权归他人的档案,都不应作为各人设计开发的原始模本。
2.板型要有独特性
所谓的板型通常指设计作品的外在样式,如马克杯的造型、帆布包的外形等。购物网站上有很多可供印制Logo的文化产品商家,其板型大多雷同且设计方式单一,同质化严重,从而丧失地方特色,使文创作品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大打折扣。因而,在档案文创设计时要注重作品板型的独特性,尽可能研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外形样式,以便与其他文化产品进行区分。
3.开发方式要恰当选择
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其文创作品的开发通常采用委托开发、自行开发、联名开发的模式进行。
委托开发,即档案原件所有者通过签署协议(或招投标)委托有相关资质或能力的公司进行开发的模式,成品的版权归甲方所有。这种模式适用于藏品丰富且需要成套成系列、大规模开发其档案文创作品的单位或个人。这种开发模式省时省力,但资金投入较大。
自行开发,即档案原件所有者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能力和积极性,自主设计、自行制作相关档案文创作品的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精益求精、目的性和针对性强的小规模文创作品开发单位。例如,上述《京师五城坊巷图》文创丝巾、“京华韵”壁画文创拼图就是这种开发模式。尽管这种开发模式需甲方投入大量精力,但资金投入较小。
联名开发,即档案部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共同设计制作档案文创作品的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联合开发双方可形成资源互补的情况。例如,上述满汉双语档案文创折扇、团扇,其主体文字就由我国皇家馆阁体满汉双语书法家叶赫那拉·根正先生题写,其负责提供书法扇面样本,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中心通过设计制作出成品并于后期推广,双方各自发挥特长,共同打造出公众喜爱的档案文创作品。此外,有的单位还与北冰洋食品公司联名制作特色罐装汽水,意图将饮品与档案文创结合起来。但这种联名方式需要较大产量,因而资金投入不好预估,双方需协商解决。档案文创作品开发者可根据自身档案资源情况和财政现状妥善选择开发模式。
4.精装与简装要相互结合
档案文创作品要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重在推广,故而需要分层次对其进行包装。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可设计制作出精装与简装两种款式。例如扇子,其精装版可以设计配有古朴的包装盒,用于赠予重要的贵宾;简装版则可采用牛皮纸袋套装,可在活动中赠公众宣传推广。
5.推广方式要合规
档案文创作品制作完成后都将面临推广问题,而推广的主要手段就是销售。从目前的政策看,享受国家财政支出的公共档案馆无法实现自主销售,其文创产品只能作为礼品用于同行间的赠予或交流。而企业的档案文创作品在版权归属确定无疑的情况下,可依法依规开展销售活动(实体店或网店),以此进一步拓展档案文创开发单位的影响力。
6.展示方式要恰当
一是依托展览或背景展示。要充分利用开办档案展览的契机,在档案展品周围设定特殊区域将该档案对应的文创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原件与文创作品的对比,烘托出档案特有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二是依托文化活动展示。公共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文化活动推广和展示自己的档案文创作品。例如,北京市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游学堂”就时常通过档案知识问答环节将自行开发的档案文创作品以奖品的形式赠给中小学生。每年的“6·9”北京市档案馆也会发放一定数额的档案文创作品给前来参观的市民,以此推广北京档案文化。三是依托网络平台展示。要充分利用数字时代信息传送快、传递广的优势,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常用的新媒体上进行展示,提高档案文创作品在网民中的“出镜率”。例如,北京市档案馆就将相关的文创作品拍摄成宣传片,并在抖音号和小红书号“幽燕档案人”中公开展示,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中心、应急管理部档案馆
责任编辑: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