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8 08:18:13被阅览数:157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作者:周国行
浙江省绍兴市档案馆成立于1979年,40余年历经3次搬迁,现档案馆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馆藏120万卷,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全国首批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曾连续两次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市档案馆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运用好自身馆藏资源,深入开展知馆、爱馆、为馆、兴馆(以下简称“四馆”)教育活动,提振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进新时代绍兴档案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在解放思想中筑牢政治忠魂
1.解放思想打开发展新格局
解放思想是事业发展之基,“四馆”教育首要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围绕“思想大解放”主题,党组班子召开专题会议12次、集中学习9次,组织赴湖州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等省内外档案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现场、高新技术企业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专题讲座,引导干部职工从档案馆库中走出去,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确立目标方向。干部职工在长知识、拓眼界、转观念中逐步打破传统档案工作思维,打开新格局,主动接轨新时代,接纳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目标导向寻求发展新定位
在“思想大解放”行动中,市档案馆将工作思路细化为目标任务,量化为指标要求。着力在五个“进一步”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建强一流政治机关,在全市党委序列机关部门综合考核中排名靠前。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在全市政务服务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档次。三是推进依法治档,进一步促进规范管理,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评价分数在95分以上。四是持续改革创新,进一步实现多元发展,数字化转型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五是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确保平安稳定,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全时空零事故。五个“进一步”目标如定海神针为市档案馆未来发展把关领航。通过“思想大解放”行动,市档案馆工作的视野和思路更宽了,干部职工主动融入党政中心工作更加自信了。
3.放眼大局彰显档案新作为
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市档案馆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全市范围内指导46家上市公司建档,并开展上市公司档案专项征集工作,主动为当地23家黄酒头部企业建档,以档案工作的独特方式为地方古越龙山等知名品牌“大声吆喝”。对接绍兴市地铁、高架、大型水库等10余个重大建设项目,2023年以来,在一线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业务指导85次,培训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人员128人次,着力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档案人才保障。派员入驻杭州第19届亚运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建统领“七张问题清单”等工作专班,坚持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馆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主动收集全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档案、数字化改革档案、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档案;举办“绍兴市撤地建市四十周年”图片展,主动收集、记录、展示反映绍兴现代化先行的重大事件、奋斗历程和巨大成就。2023年至今,市领导先后两次批示肯定市档案馆的工作。
在大讨论中集聚奋进动能
1.用“活”馆史资源激发精神动力
一部厚重的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卞峰煜同志的事迹就是其中最生动的教材之一。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市档案馆机关党支部编印《绍兴市档案馆发展史料汇编》《卞峰煜同志事迹选编》等学习资料下发至每一名同志,举办馆史教育专题党课2次;召开卞峰煜同志事迹分享会、研讨会3次;分期开展“寻足迹、忆往昔、谈体会—我的档案人生”畅谈会,邀请在馆工作满5年以上的同志分享工作体会、畅谈对档案工作的深厚情感,激励干部职工用青春奉献守护档案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行,一茬接着一茬干。
2.红色档案赓续初心使命
在新时代档案人精神大讨论中,市档案馆充分发挥馆藏优势,深挖梳理本地红色档案,建成绍兴市党性教育史料陈列展,编研出版《初心如—绍兴市红色珍档集》,拍摄《金萧抗战》等红色档案视频5部,提档升级绍兴籍原中国女排名将陈招娣档案特藏馆,将档案人精神大讨论与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特别是“女排精神”相融合,让新时代档案人的精神在大讨论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从中提炼出“创新、为民、务实、担当、有为”10个字的新时代档案人精神内涵。
3.用心用情谱写新时代档案工作胆剑篇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绍兴时强调,要谱写好新时代胆剑篇。市档案馆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新时代档案人精神大讨论紧密结合,档案工作整体智治得到迅速推进。市档案馆围绕数智时代新要求,主动请缨全省全域档案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创建试点任务,围绕“数字赋能、多跨协同”浙里数字档案重大应用场景的开发,全面推广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公共组件在电子档案接收与长期保管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深入实施10万条馆藏重点民生档案数据治理,实现馆藏满30年以上传统载体档案100%数字化,50%数据化。2024年年初,全面建成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全馆90%核心业务数字化。2024年4月,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全域档案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验收。档案便民利民服务效能大提升。开发建设绍兴档案远程利用系统,接入支付宝和“浙里办”App,在全市11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档案查阅窗口,实现群众“查档不出门,出证不出镇”;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民生档案“一网通办”,开通“机关查档案直通车”,实现部门之间查档“零次跑”,民生档案出证服务实现“零纸质云协同”,全市线上查档和办件数量已占总量的70%。树立起热心、耐心、真心、用心、细心和恒心的“六心服务”窗口服务理念。近年来,窗口服务满意率均在99%以上,查档“小窗口”点亮惠民“大服务”。
在干部素质大提升行动中磨砺精兵
1.“铸魂行动”扎稳思想底盘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和视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夯实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业务基础,不断筑牢全馆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市档案馆围绕“铸魂行动”,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召开干部职工学习会8次,组织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13场次。开展“业务大讲堂”12期,以领学和宣讲等方式,召集档案工作者学习各项档案业务知识,每年组织开展全市档案业务技能大赛,为全市档案系统精兵强将搭建展示才干风采的专业舞台。联合市总工会设立档案工作“金蓝领奖”,近年来先后有5名同志获此荣誉。
2.转变作风整治短板弱项
敢于向问题“亮剑”,向作风顽疾“开刀”,馆党组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抓紧抓实巡察整改“回头看”,组织干部职工结合自身思想、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档案馆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自查和互查互评。其间,共查找各类问题33个,研究制定整改措施112条,落实责任,限时销号整改;修订完善各类制度42项,通过纪律教育着力破除干部职工创新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工作作风不细不实等问题,将工作的标准要求提升到新高度。
3.“雁阵培育”锤炼档案铁军
一是聚焦“头雁”领飞。市档案馆依托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省档案馆高层次培训平台,突出抓好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型专家人才、数字化技能人才的培育,并建设档案“智库”,汇聚15名档案领域高校教授、民间收藏专家,推动档案工作提档升级。二是聚焦“强雁”齐飞。创新选拔、使用和管理机制,拓展档案专家参与决策咨询、科研项目等实践平台,培育壮大档案专家、中青年骨干和工匠型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协同市域6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档案专家库、人才库。开设“兰台技能讲堂”,发挥好“强雁”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三是聚焦“雏雁”腾飞。在青年干部中开展馆史教育,榜样激励,实施档案质检、鉴定开放等“素质提升行动”,创建青年干部人才理念融合、学术交流、技能提升的载体平台,激发“雏雁”创新创造活力。市档案馆1名干部被评为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全馆45%干部职工被列入浙江省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30%干部职工具有档案专业中级以上职称。2023年7月,绍兴市档案馆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档案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档案馆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准打造“一流馆”“品牌馆”目标,始终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聚焦中心大局,以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以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锐气,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谱写新时代档案工作胆剑新篇。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