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1 17:30:10被阅览数:11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档案方志馆
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昆区档案方志馆拓宽工作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文化高地建设,利用既有优势,实施系列历史文化项目,均取得良好进展。
一、奋力书写“齐心协力建包钢”新时代篇章
一是紧扣“齐心协力建包钢”这一红色主题,编研昆区篇,文字稿已在2024年年底完成。通过深入挖掘包钢建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结合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档案资料,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增强叙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完成后的编研成果不仅将作为展览的一部分,还将出版发行,让更多人能够通过阅读了解这段宝贵的历史。此外,方志馆还计划开展一系列与“齐心协力建包钢”相关的教育活动和讲座,以进一步弘扬这一红色文化资源,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是“钢铁大街(昆区段)历史变迁”图片展持续展出。图片展在2024年年初举办了开展仪式,免费向公众开放,截至目前,接待参观人数超600人次。相关画册力争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画册将精选展览中的精彩瞬间和重要历史节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公众通过画册继续感受钢铁大街(昆区段)的历史变迁。并收录专家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历史认知。档案方志馆计划通过线上渠道和社区合作,将画册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昆都仑区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
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是聘请蒙文专家着手馆藏重要文献资料《水晶鉴》的翻译工作,预计于2025年初完成。这一举措对促进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翻译完成后,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还将有助于向公众普及本地历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此外,档案方志馆还计划将翻译后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公众在线查阅和学习,进一步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二是开展清代《昆都仑召壁画》的图片重拍和数字化保护工作,目前拍摄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预计2025年底前,将完成图书出版、实体展览、多媒体作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开发利用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档案力量。档案方志馆计划在包头市美术馆举办实体展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出版图文画册,既作为各级档案馆的历史资料保存,也将配发给各职能部门用于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广泛运用于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等专业领域。
三、聚焦重大活动开展档案资源编研
一是从2024年开始,研究撰写《昆都仑河文化史》,现编纂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初稿,并计划于同年进行专家评审。此外,为增强公众参与度,档案方志馆还计划开展一系列文化普及活动,包括昆都仑河历史知识讲座、文化史展览等,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是为迎接昆都仑区建区70周年特殊历史时刻,提前布置筹划,发动力量,广泛搜集昆区建区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历史资料,力争于2026年举办建区70周年历史图片展览。展览将通过精心挑选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全面反映昆都仑区从建区初期到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同时,档案方志馆还将邀请历史学者、文化专家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展览内容的策划和讲解工作,以确保展览内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昆都仑区的历史文化,还将制作一系列纪念品和宣传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发放。
四、为昆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献计出力
围绕全市文化建设,打造“一都三城一地”,昆区档案方志馆主动作为,2次参加昆区文化研讨会,积极与各界学者交流,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昆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动对接,为市委政研室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昆都仑区工业产业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档案资料;聚焦主责主业,编研档案资政信息,目前已推出3期,为政策制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参与企业工业文明研究、文化建设项目策划,并积极与各企业沟通交流,收集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和实物,以丰富馆藏档案资源,为未来工业文化馆的建设提供宝贵档案资料。通过这些重要举措,昆区档案方志馆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桥梁。
下一步,昆区档案方志馆将继续把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强化统筹协调,抓好推进落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项目任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