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1 17:29:37被阅览数:102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网 作者: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档案馆 徐飞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档案馆始终把档案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抓实抓牢,不断强化档案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履行档案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筑牢档案安全屏障。
一是种好“责任田”,筑牢“责任落实防线”。成立档案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及职责范围,由馆长任组长,分管馆领导、各股室各司其职,进一步严明档案安全责任。通过划分安全责任区、实行AB岗制度等方式,把档案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督促全馆工作人员种好各自的“责任田”,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综合安防体系。督促全馆工作人员树立“安全为首要职责”的责任意识,做到职责到位、措施到位、防患于未然,营造起“档案安全,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二是消除“隐患点”,筑牢“安全管理防线”。严格对照《档案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从思想认识到规章制度,从工作流程到工作场所,从档案实体管理到档案信息管理,扎实组织开展档案安全情况排查12场次,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走过场,不放过任何一处风险隐患。按照《甘肃省档案服务外包管理办法》,强化档案服务外包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确保档案实体、信息载体和档案信息绝对安全。强化利用过程管理,通过在查阅大厅、数字化中心等场所,配置手机电子设备存储柜、架设无死角监控等方式,确保档案利用过程安全。
三是常念“紧箍咒”,筑牢“思想教育防线”。积极邀请消防救援大队相关业务专家,通过理论讲解、视频演示、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等方式开展档案安全知识讲座4场次,消防演练3场次。常态化面向全体档案工作人员扎实开展档案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督促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断增强做好档案安全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控,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和“微信办公有风险”等相关案例,切实提高了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敏感性和保密责任意识。
四是构筑“防火墙”,筑牢“规章制度防线”。依据《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档案条例》等有关规定,对《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资料利用出入库管理制度》《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管理制度》《库管档案数字化制度》等进行了修订完善,确保档案管理利用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对查阅利用、档案出入库等登记台账进行修订完善,更加突出实用性。建立极端天气和节假日值班值守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对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健全了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了档案安全保障和防灾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