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发布时间:2025-01-23 08:33:14被阅览数:197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王峰

  摘要:大型体育赛事档案作为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聚社会共识、传承体育文明、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梳理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管理、多方协同、开放利用五个关键问题入手,提出优化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同时,探讨了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在纳入遗产框架、深化内涵价值、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促进赛事遗产传承的现实路径。旨在为完善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传承发展体育文化遗产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构建;奥运遗产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大型体育赛事档案作为赛事的历史记录和宝贵遗产,在体育领域和档案学界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真实记录了筹办、举办赛事的全过程,是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大型体育赛事档案数量庞大、门类繁多、形成主体广泛、时间跨度长,如何针对此类档案开展有效管理工作值得深究[1]。

  当前,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有学者指出,在档案收集方面,对电子文件归档重视不足,对非官方档案征集的力度不够;在档案整理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的档案元数据标准,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面临技术困境;在档案利用方面,档案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2]。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因此,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纵观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难发现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国际奥委会通过实施“奥运知识管理”项目,将档案管理纳入奥运遗产的整体框架,推动奥运档案的数字化与集成化管理。2012年伦敦奥运会“档案计划”项目通过跨机构合作,打造集中统一的奥运档案信息资源平台,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档案资产协议的形式明确了档案管理的权责关系,将档案作为整合知识的关键组成部分,实现了档案价值向赛事管理延伸[3]。通过梳理这些创新实践发现,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的管理要立足新时代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体育强国、数字中国、文化遗产传承等国家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治理之路。

  1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概述

  1.1 内涵界定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首先,从管理对象来看,该类档案囊括了大型体育赛事形成的文书档案、音视频档案、实物档案等各类档案;其次,管理主体主要涉及档案部门、体育部门、赛事组织机构、场馆服务单位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贯穿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生命周期环节;再次,大型体育赛事的档案管理融合了新一代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实现大规模档案的整理、开发与利用。因此,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可定义为:以大型体育赛事或活动形成的档案为对象,以提高档案管理效能、发挥档案功能作用为目标,档案工作各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完整工作体系。

  1.2 基本特征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专业性和数字化等鲜明特点。首先,该体系的全面性体现在其涵盖范围的广泛性上,不仅包括赛事申办、筹备、举办、总结等各阶段形成的官方档案,还涉及参与各方在不同场合形成的非正式档案,力求从多角度、全方位再现体育赛事的整体图景。其次,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何实现对档案的有序组织和高效集成,是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再次,鉴于大型体育赛事档案在内容、载体、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特殊性,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规范,配置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推动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最后,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管理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赛事档案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实现传统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型升级[4]。

  1.3 结构组成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通常由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四大子系统构成。其中,治理体系是统领全局的“龙头”,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和管理制度标准,为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提供基本遵循;资源体系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保障,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档案征集和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整理,建设内容丰富、架构合理、规范有序的档案资源库,以便后续开发与利用;利用体系则是用以实现档案的潜在价值,通过创新利用模式、拓宽利用渠道、完善利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安全体系是档案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通过周密的风险防范、可靠的安全技术、严格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

  2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

  2.1 顶层设计:先谋后动,规范引领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和首要任务。一方面,要着眼全局,在宏观层面做好体系的统筹谋划和总体部署。要将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纳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总进程中来,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全国档案工作部署相协调,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为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和方向指引。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在中观层面抓好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梳理北京奥运会的实践经验,形成一套完备、系统、可操作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是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分阶段、分层次制定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现对赛事档案形成、积累、整理、鉴定、利用等全过程、各环节的有效规范与指导。

  2.2 资源建设:多措并举,厚积薄发

  作为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的第一资源,档案资源的全面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要成立专门工作机构,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提前介入、主动作为,与赛事筹办机构通力合作,科学制定档案收集计划,明确归档范围、标准和要求。同时,在收集过程中,既要“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全面征集赛事组委会、承办单位、新闻媒体等形成的官方档案,又要“广征博采”,主动与社会各界互动交流,积极征集个人捐赠、民间收藏等社会档案,力求全景式记录体育赛事的方方面面,为后续研究留下完整、准确、客观的素材。同时,要树立电子化管理新理念,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电子文件、数据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进度,破解纸质档案收集效率低下等难题。最后,在档案资源整理方面,要遵循档案工作规范,根据不同载体、不同门类制定科学的整理方案,增强资源组织的系统性、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档案资源高质量、高效能地服务于管理利用。

  2.3 信息化管理:数字驱动,智慧提升

  在数字时代浪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档案应运而生,成为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的新生力量和新增长点。首先,面对信息化管理这个关键问题,要顺应数字化趋势,全面实施档案数字化工程,通过统筹规划数字档案室等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快传统载体向数字载体的转化速度,实现纸质档案、实物档案资源的在线化。其次,要创新体系架构,加快档案信息化系统研发。以数字档案生命周期为主线,融入云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实现档案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统计等业务工作的集成化、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再次,要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档案+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体系运行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4 协同合作:多方联动,优势互补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型体育赛事档案,档案部门各自为营难以实现档案价值的最大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各方参与”是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推进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体系协同共治、融合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在协同合作这一关键问题上,要坚持和完善档案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发挥档案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发展改革、网信、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级,分别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或配备联络员,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贯通、互相协调的立体化工作格局。此外,要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好者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外包、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档案征集、整理、开发、利用等工作,构建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携手共进的大档案工作格局[5]。

  2.5 开放利用:创新驱动,惠及民生

  档案开放利用是检验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也是提高档案社会效益、促进全民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行对外开放的关键举措是,要转变服务理念,树立大开放、大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公众多样化、个性化档案利用需求,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档案利用从少数特定人群向社会公众延伸、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服务转变。例如,通过综合运用实体展览、网上展厅、移动APP等线上线下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另外,要创新传播模式,借力新媒体平台,以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开发制作体育档案素材,讲好体育档案故事,架起档案部门与社会公众的连心桥。同时,积极配合党史、国史编修,用档案资料还原体育发展的历史真相,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3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促进赛事遗产传承的路径

  3.1 纳入遗产框架:档案化保存,夯实基础

  大型体育赛事档案作为真实记录赛事筹办、举办全过程的历史性原始资料,既是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赛事遗产得以永续传承的根本保证。通过纳入遗产框架,实现赛事遗产的“档案化”,是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管理的应有之义。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档案管理”列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正是基于对档案在遗产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高度认识。因此,应当树立“档案+”理念,在统筹规划、体系设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档案管理与遗产管理的战略衔接和融合发展。

  3.2 深化内涵价值:档案为证,传承文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所形成的大量档案,如申办报告、开闭幕式演出方案、火炬传递影像等,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为全面解读“人文奥运”内涵、研究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基础。因此,要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深入发掘大型体育赛事档案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时代精神,用档案讲述中华体育故事、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提升体育“软实力”。

  3.3 服务社会发展:档案赋能,惠及民生

  体育赛事档案中记载的筹办模式、组织管理、场馆建设、志愿服务、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是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悉尼奥组委将悉尼奥运会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内容打包转让给国际奥委会,为后续奥运举办城市的学习与经验借鉴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此,当前要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进一步拓展大型体育赛事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让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雨欣.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的关键要点:以北京奥运档案为例[J].山西档案,2024(2):97-99.

  [2]司雯,蒋冠.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征集模式优化研究:基于省级综合档案馆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征集公告的分析[J].山西档案,2023(4):46-52.

  [3]徐拥军,张丹.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J].图书情报知识,2022(3):32-40.

  [4]陈慧,南梦洁.数字人文视域下大型体育赛事档案资源整合模式研究[J].山西档案,2022(1):27-39.

  [5]赵廷斌,兰慧杰.面向体育强国战略的奥运档案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山西档案,2024(2):103-105.

  【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字经济驱动山西全民健身智慧化转型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YJ094);太原科技大学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场景理论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2023069)。

  【作者简介】王峰(1981—),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太原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