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困境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5-01-15 08:38:04被阅览数:17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田谧 唐霞 李曼

  摘要:红色档案作为富含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的宝贵资料,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在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将红色档案资源有效融入其中,既是对传统教育资源的创新延伸,又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吸引力的关键举措。在分析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价值的基础上,梳理出其现实困境并提出一系列纾困策略。

  关键词:红色档案资源;思政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红色档案作为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媒介,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高度契合。因此,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推动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价值意蕴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化进程中,细致解析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深刻意蕴与时代价值,全面发掘其潜在的育人效能,并切实运用以彰显其育人功效,对于夯实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基与实践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1 助力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档案资源构成了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巩固历史共同记忆最可靠且极具说服力的教育资源[3]。红色档案资源详细记载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历程,涵盖了烈士的英勇壮举、关键性的决策文件等,有助于学生深刻体悟先辈的崇高信仰,从而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红色档案资源在培育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通过接触这些档案,能够深入洞察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考验,使学生对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中,强化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红色档案作为反映真实历史的重要资源,相较于单纯的说教手段,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借助这些丰富的资源,高校能够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显著增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可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坚定了学生的信念品质。

  1.2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档案资源客观真实地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2]。深入挖掘这些档案资源,可以深化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知,清晰展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终创辉煌的壮阔历程。高校可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举办红色主题展览等途径,让学生在充满先辈爱国事迹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逐步成为爱国主义最坚定的实践者。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模式,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到爱国主义的强大力量,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无论是古代文化瑰宝的传承,还是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些档案均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辉煌历程。通过学习这些档案,学生能够为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深感自豪,更加坚定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1.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红色档案资源广泛涉及革命战争时期的多个维度,诸如长征、解放战争的详尽史料及烈士遗书等,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的理论框架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场景,显著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边界。红色档案资源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层面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原始性及真实性为思政教育增添了更为生动的色彩。如革命宣传单、战斗纪实影像等档案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红色档案资源还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精神的融合。这些档案所承载的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取向高度契合,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使教育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红色档案资源独有的文化特质,不仅连接着历史过往与当下现实,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养料和物质载体,具有深远的意义[4]。

  2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已经获得了诸多教育成效。然而,面对新时代的使命与征程,以及培育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当前红色档案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程度尚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并且在实践操作环节涌现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资源挖掘不足

  红色档案资源大多被保存于各级档案馆内,且往往以孤立的状态分散于不同类型的档案馆中,这种状况导致红色档案资源在共建共享方面存在不足[5]。在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中,红色档案资源的融入面临资源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当前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素材等仅作为课程的辅助材料,缺乏深度的挖掘与系统的课程设计,致使学生对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及历史意义的理解较为表面。二是对于红色档案资源的挖掘缺乏深度和专业性,缺少专业的开发团队与研究团队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与分类,致使众多有价值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发掘与充分利用。这些现象均制约了红色档案资源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效能与作用的发挥,亟须加以改进与优化。

  2.2 教育主体重视程度不够

  大量宝贵的红色档案资源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被“束之高阁”。部分教师未能深刻领悟这些宝贵资源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历史认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核心作用,进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未能自觉应用这些红色档案资源。在课程构建与实施环节,一些教师对于红色档案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缺乏系统性的策略安排,未能将其深度嵌入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之中,从而制约了教育效能的充分展现。部分教师在自我提升红色档案素养的道路上也缺乏足够的主动性与持久性,未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红色档案研究成果与教育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层意蕴与价值。

  2.3 融入方式单一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进程的显著问题是融入手段的单一化。具体而言,这种单一性体现在教学手法的狭窄方面。众多教师在应用红色档案资源时,常常拘泥于传统的传授模式,诸如课堂阐述、PPT演示等,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此外,红色档案资源的展现方式同样较为单调,主要局限于文字与图片展示,缺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的有机整合,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对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入理解与感受。同时,在实践教学方面,红色档案资源的运用亦显得较为薄弱,缺乏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等多元化学习途径的融入,使学生较难领悟红色档案资源的独特魅力与深远价值。

  3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6]红色档案资源作为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媒介,蕴含着深厚而多元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极具生命力的教学素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育人理念展现出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为了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合与深度应用,高校需采取多元化策略,开拓创新思维,以确保这一宝贵资源能够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情怀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1 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当前,红色档案资源的挖掘、转化及服务利用方面尚存局限,亟须对地方特色档案资源进行深入整合与开发,找到其合理定位,提高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首先,全面搜集红色档案资源,积极与地方党史研究机构、红色文化学术团体及档案馆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专业特长与资源储备,携手开展革命历史档案的广泛征集工作。其次,征集重大历史事件与关键人物的档案资料,诸如战报、指令、信函、影像等,以及展现革命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的珍贵文物与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还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具体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材料。再次,优化馆藏结构,凸显特色,通过精心挑选与整理,重点展示最具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档案资料,从而构建具有独特地域标识的红色档案馆藏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

  3.2 提高教育者重视程度

  在探讨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增强教育者关注度的策略时,构建一个全面且多维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深化教育者对红色档案价值的认识,借助专业培训、专家解读及校园广泛宣传等途径,增强他们对红色档案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及教育潜能的理解。其次,推动红色档案资源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开发诸如“中国革命历程与红色档案”“红色档案中的英雄篇章”等特色课程,结合案例分析、课堂研讨等手段,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促使教育者更直观地认识红色档案的教育价值。最后,建立健全红色档案资源育人效果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教育者工作考核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学生反馈等方式,既表彰优秀又指导改进。同时,地方档案管理部门携手合作,推进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共享,并鼓励教育者探索新媒体教学等创新手段,以拓宽红色档案资源育人的覆盖面与深度。

  3.3 创新融入方式

  目前,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做出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尝试,但总体来看,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的思路缺乏开阔性。对新形势、新技术缺乏敏感度,导致红色档案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手段仍旧侧重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精神传达以及图文展览等形式,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亟须拓宽开发利用思路,增强对新技术、新形势的敏感度,并探索更加多元、生动、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一是深挖红色档案资源“富矿”,结合地域与校本特色雕琢思想政治课程。以本地革命旧迹档案为源,借档案故事剖析革命精神内核。运用档案史料开展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研讨,提升其思辨与探究素养。二是依托数字化浪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紧跟时代发展脉络,运用前沿技术手段弘扬红色文化精髓,精心策划教学方案,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凭借VR、AR技术重现红色历史画卷,如模拟抗战烽火场景,增强学习交互性与沉浸感,突破时空枷锁,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灵动。三是组织学生投身红色档案实践,开展调研之旅,促使学生深入馆舍采集整理档案,于实践中深植思想政治理论根基。激励学生创作档案文创佳作,如红色主题文创设计、故事新编等,传承红色火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与感染力,力促红色档案资源与高校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1-9.

  [3]赵义良,熊文景.红色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深化路径[J].档案学通讯,2022(4):4-9.

  [4]胡焕芝.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路径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为例[J].山西档案,2023(1):93-99.

  [5]舒畅.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J].档案天地,2022(11):29-32.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继续 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人民日报,2022-01-12(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应用技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头脑’创新研究”(项目编号:HB21JY064)。

  【作者简介】田谧(1979—),女,汉族,天津人,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霞(1983—),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讯作者:李曼(1979—),女,汉族,吉林白城人,长春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