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3 17:38:17被阅览数:3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王 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数字政府建设是提升国家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重要生产要素,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驱动作用。档案数据是数字政务活动的历史记录和重要载体,是政府数字治理的重要数据资源子集。新形势新环境下,档案部门需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和数字政府建设规划,进一步激发档案数据活力,提升数据治理水平,促进数据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为政府决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供重要支撑,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下的档案数据治理需求
档案数据治理是以档案部门为主导,协同政府机构等多元主体力量,结合数智技术应用,对数据归集、整理、存储、共享、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活动进行连续性管控的行为,根本目标在于基于档案数据善治,释放数据价值,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数智化转型背景下,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对档案数据治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提升档案数据数字治理能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下,对档案数据资源的全流程管控需要加快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过渡。尤其从前端电子化和归档环节切入,依托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的应用,保障前端文件、数据的法律有效性和广泛应用,全面推进电子文件和业务数据归档,加强对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连续性管控。以档案数据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实现政务活动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提高机关运行效能。
二是强化高质量档案数据资源供给,提升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数字政府建设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以数据治理驱动政府决策和管理服务。在数治思维下,政务活动开展不再依赖于传统行政经验,而是以科学的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等作为决策依据。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档案数据既包括馆藏档案数据化后的资源,也包括各政府机构归档和待归档的具有档案价值的数据资源。其典型特点是综合度高、可靠性强,并具备历时性特征,在数字政务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数据价值潜力。对此,档案部门需要加强高质量档案数据资源建设和供给,充分融入政府数字治理的“数据资源池”,提升档案数据资源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活动中的应用能力。
三是发挥档案数据治理职能优势,加强标准规范建设。数字政府建设以数智技术应用为基础,呈现出“整体智治”特征。在政府数字治理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是重要手段。技术变革应用的同时带来信息过载、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等风险挑战。档案部门作为权威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需要在数据可信保障、规范管控和长期保存等方面发挥职能优势。通过与数据部门及相关机构协同制定数据治理政策,出台数据管理标准,规范数据管理行为,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切实提高规范化水平。
档案数据治理赋能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我国档案部门不断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数据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在资源开放和数智化挖掘等方面面临诸多瓶颈,亟须不断创新优化路径,提升治理水平。
一是健全档案数据治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体系。要持续推动档案数据治理思路创新,加强顶层设计。在关照数字政府建设对档案数据治理需求的同时,加强档案部门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主动融入能力和协同能力。《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协同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对电子档案全过程管理提出规范要求。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机构、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协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档案数据治理在资源归集、质量管控、分级分类、开放共享、安全保护等具体业务层面的规范、标准建设,全方位完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加强实践引领作用。
二是强化档案数据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数治优势。档案数据资源的建设包括数据资源归档和馆藏档案数据化。首先,进一步加强对数字政务活动中各门类原生数字资源的归档和档案化管理。包括电子文件和结构化业务数据,形成丰富的“政务档案数据资源池”,强化数据管理方法应用,保障档案数据价值和活力。如,嘉兴市档案馆对机关重要业务系统结构化数据进行归档治理,构建全量档案数据库,促进在电子出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其次,强化OCR、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识别技术在馆藏数字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加快构建多主题、多类型的专题档案全文数据库,提升档案资源的数据化水平。此外,加强档案数据资源汇聚融合,形成庞大的档案数据资源中心,为数字政府建设培育良好的档案数据资源基础。如,浙江省档案馆积极推进全省档案数据资源归集,建设浙江省档案数据中心,为“数字浙江”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三是加快档案数据共享开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档案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是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充分实现数据价值的前提。当前,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区域性档案数据共享中心和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的建设,广泛推动了档案数据共享开放,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档案数据跨时空利用服务。然而,档案数据与其他政府数据的共享融合有限,数据孤岛依然存在。对此,需要加强档案数据开放鉴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开放审核效率,增进与数据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梳理明确档案数据共享范围,加强相关标准规范建设,为档案数据的共享开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此外,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平,包括档案数据质量、利用时效、利用便捷性等,有效提升服务满意度。
四是深化档案数据挖掘利用,赋能多元数字政务场景。随着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管理服务,对档案数据资源的利用需求都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档案数据利用服务需要从文件服务向知识服务升级。首先,要全面梳理调查档案数据利用的广泛场景,识别面向政府决策和面向管理服务等不同职能目标下的数据需求差异,进一步确定数据资源挖掘和应用的方向。如,嵊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和档案馆联合共建“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数据综合智治应用,面向多场景开展数据赋能。其次,推进数字人文、数据挖掘、智能编研等在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保障档案数据安全的技术应用指南,以丰富的电子公文资源、红色档案资源等为范例,建设多样化的档案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深度赋能多元化的数字政务场景。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府数据治理视角下政务数字档案管控模式研究”〔23YJC870005〕阶段性成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1月13日 总第4238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