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为翼 乘风而上——四川省泸州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5-01-13 17:33:18被阅览数:4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四川省泸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 易泽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四川省泸州市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发展导向、需求导向,以改革的精神、求解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吹响了加快推进全市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冲锋号。市档案馆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国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试点验收,龙马潭区档案馆通过省级数字档案馆建设评价,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谱写了档案事业现代化泸州篇章。

  突出目标导向、规划先行,凝聚转型发展动能

  泸州市紧盯数字化转型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

  一是“一张图”规划布局。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将其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2022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档案工作5次,提出“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首个地市级国家数字档案馆”的战略目标。市政府将“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写入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列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市本级及龙马潭区、纳溪区档案馆被列入全省首批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单位,江阳区、合江县、古蔺县档案馆被纳入省级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库,泸县、叙永县档案馆获省级档案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一盘棋”统筹谋划。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秘书长、副秘书长任副组长,档案、发改、财政、网信、保密等部门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联合发文,明确到2028年全市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并建成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室)综合体系的目标。

  三是“一揽子”保障服务。强化资金保障,2019年以来泸州市累计安排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市本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各区县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积极争取省级信息化建设奖补政策,累计获得专项资金630万元,区县同步投入资金4300余万元。强化人才保障,注重信息化人才引进培养,举办法律法规等各类知识竞赛,前往重庆、福建厦门、江苏苏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

  四是“一体化”推进实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参与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评价指标制定。分批次分梯次推动各区县数字档案馆建设,计划3年内全市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省级数字档案馆。启动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数字档案馆(室)建设。选派专家蹲点指导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投入650万元建设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平台,投入345万元实施“泸州市数字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Ⅲ期”项目,将政务服务、民政等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列入首批标准化、自动化、高效化归档试点,实现数字档案馆(室)与泸州“城市大脑”深度融合。

  突出发展导向、创新引领,注入转型发展活力

  泸州市坚持以资源为核心、硬件为基础、应用为关键、安全为保障,着力构建满足未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的数字档案馆体系。

  一是资源建设量质并举。全力实施存量档案数字化,市档案馆馆藏424个全宗,涵盖文书、会计、专业、科技等各门类档案32.8万卷(件、张),目录著录、纸质档案和照片(音视频)档案数字化率均为100%。有序启动增量档案电子化,2017年起逐年开展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完成141家次立档单位15万余件档案进馆。试点推进单套制,市政府办公室等12家试点单位完成3万余件电子公文在线移交与接收。

  二是基础平台“软”“硬”兼施。市档案馆按照“三网一库”建设要求和B级机房建设标准,先后实施机房环境改造、安全设备采购等10余个项目,建成“三网一库”中心机房、库房、数字化工作用房和开放式电子阅览室。数字档案馆综合运行、数据存储、容灾备份和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在数字档案馆系统研发满足“收管存用”、馆际共享、电子文件归档、资源普查、外包监管等需求的业务功能子系统12个,打通馆际、馆室之间信息交互壁垒。充分运用大模型、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推动电子文件形成、处理和归档全程自动化,建成可信电子公文单套制归档和管理系统。

  三是科技创新融合突破。加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档案外包服务信息安全风险与治理机制研究”在国家档案局立项并形成工作报告。“电子文件自动采集归档工具研究”“‘互联网+’环境下档案资源普查流程优化与创新技术应用研究”科技项目通过国家档案局验收,相关成果取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档案资源普查综合业务应用平台获评市首批网络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四是安全管理内外发力。强化“三防”手段,建立健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提供7×24小时网络安全驻场服务,配备堡垒机、防火墙等设备以及动环监控系统和网强网络管理系统。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巡检和安全演练,应急能力有效提升。推进“1+7”区域性档案信息安全容灾备份中心建设,采用同城异地备份方式,实现全市各级档案馆和立档单位档案信息系统、数字资源在线定时自动备份。

  突出需求导向、服务为要,塑造转型发展优势

  泸州市坚持“把数字档案用好,让数字档案好用”理念,注重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努力拓宽数字档案服务领域,打造数字服务新模式。

  一是数据归集存记忆。全力打造脱贫攻坚、抗震救灾、酒博会、“四渡赤水·泸州论坛”等专题数据库,将市委、市政府带领酒城人民推进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奋斗历程记录好、留存好。创新打造“泸州40正当红——酒城印记”数字展厅,运用3D建模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等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泸州发展成就,观展人数已达40余万人次。

1.jpg

“泸州40正当红——酒城印记”数字展厅 泸州市档案馆供图

  二是科研赋能促发展。加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在23家企业推广应用电子发票电子化报销入账归档试点成果,在80家单位试点应用“电子文件自动采集归档工具研究”成果。研发推广“酒城留档”APP,帮助立档单位实现数码照片立拍、立传、立录、立归、立用,已有80余家单位完成5000余张数码照片归档工作。建立档案服务外包监管中心,将监管平台接入“天府通办”APP,与51家档案服务企业建立联系机制,动态掌握企业的业务资质、服务状态、绩效评价等情况。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开放审核中的应用,“AI赋能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全力打造档案数据智能化挖掘与开发创新案例”获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4年档案数据领域创新案例”优秀案例。

2.jpg

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现场 泸州市档案馆供图

  三是共享利用惠民生。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建立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异地跨馆查档利用共享中心,泸州、永川、江津3地可共享婚姻、林权、知青、招工等民生档案226万件。全市政务服务大厅部署9台民生档案自助查询服务一体机,在“天府通办”“酒城e通”开设网上查档大厅,开通档案资讯、服务等功能。全市8家综合档案馆全部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实现民生档案馆际共享、一网联查、跨域联动、在线出证,打通群众查档服务“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泸州市将深入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1122行动”,即建设一批省级数字档案馆(室),开展一批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试点,推进资源普查平台、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平台“两平台”建设,深化民生档案共享中心、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灾备中心“两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整体转型、提速发展,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1月13日 总第4238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