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档案修复工作中碎片拼对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4-01-21 15:08:03被阅览数:261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窦茜

  档案修复工作是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担负着保护档案、延续档案寿命的重任。若说档案的修复“如病延医”,那么拼对碎片就如同接筋续脉、枯木逢春。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生产力低下,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欠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火的波及,档案破损、霉烂、虫蠹等病害更加严重。因而,在民国档案修复中,会遇到数量多且情况复杂的档案碎片。

  民国档案碎片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档案劣化。档案纸张的性能和耐久性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档案破损,如档案脆化、絮化等。(2)档案挖补。挖补是指将某一错讹处裁去,另补上纸以纠错。补缀的纸张因粘合剂老化,从原补缀处脱落。(3)外部因素。如人为撕裂、鼠啮虫蠹等。人为撕裂在档案形成、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等各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鼠啮虫蠹则是大部分纸质文献保存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往往是相互叠加的,如虫蠹的档案往往会留下大量害虫排泄物,加速档案纸张酸化和脆化,破坏档案纸张性能。

  在进行档案碎片拼对时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能拼尽拼。档案的完整性既要求保证档案本身的完整,也要求保证档案所承载信息的完整。二是不可强拼。如果遇到不能断定碎片位置的情况,不能为了档案完整性而忽视档案内容的准确性。三是碎片保存完整。当很难找到档案碎片可拼对的位置时,应遵循“片纸只字不能损毁”的原则,尽可能保证档案碎片的完整性。笔者所在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都是将一卷档案所产生的难以拼对的档案碎片放于无酸袋中,置于卷后,留待日后拼对。

  民国档案碎片拼对的方法:

  (1)收集档案碎片,观察碎片纸张和碎片内容。将碎片从碎片袋中缓慢倒出置于一张白纸上,用镊子将档案碎片一一整理,正面朝上。观察碎片纸张包括碎片的形状、纸张的颜色、纸张的帘纹等,观察内容包括碎片中的文字信息、字迹、栏线等。

  (2)按照碎片的纸张、字迹等要素分类,确定其所属破损档案类型,并将同属一种档案的碎片放于一处。

  分类方法有观碎片颜色、视碎片字迹、瞧纸张帘纹等:一卷档案中有可能出现很多不同材质、不同造纸方式制成的纸张,或机械纸或手工纸,每种纸张的颜色和抄制方式有一定的区别,手工纸多有竹帘纹,机器纸多为圆网帘纹,因而档案的纸张颜色和帘纹都会有所差异。一卷档案有可能不是出自同一人或同一单位,也可能不是同一时期形成的,所以一卷档案中往往包含多种字迹,如毛笔、铅笔、蓝黑墨水、铅字印刷等。因而碎片中字迹的大小、颜色、浓淡、笔法等都是确定其类型的方式。

  (3)碎片分类后,根据碎片形状、栏线、文字信息等,确定碎片位置,并进行拼对。

  方法有对碎片形状、观栏线,看文字信息等:有的碎片某一条或两条边是直边,可以确定这个碎片为档案的四边,碎片拼对讲求严丝合缝,这里的“缝”就是要求碎片的裂隙与原档案完全贴合。民国时期的公文程式大都有规定,每个时期的公文格式、版式样式和公文用纸都有其规律可循,如最常见的红色十行格,在公文中出现“民国年月日”字样的碎片多为公文右侧面的左下角位置,出现“长”“次长”等字样的多为公文右侧面中间偏上位置。因而栏线的粗细、有无栏线都是判定碎片位置的方式。看文字信息多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前后相同格式的档案。

  除此之外,如果档案出现粘连、絮化等情况,产生的档案碎片很容易粘黏在一起,这时,如果能找到一处可以拼对的地方,那么这一块碎片多为这张档案的上或者下几页中的同一位置。

  碎片拼对的时机一般分为档案修裱前和档案修裱后,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状况的档案类型。修裱后进行档案碎片拼对多用于档案脆化、絮化等纸张劣化的情形,经过托裱后,档案拥有了一层命纸,可以反复翻阅查看,拼对时可以通过镊子镊住碎片在档案上反复比对进行确定。而如果是修裱前进行档案碎片拼对,往往只需要在发现碎片的当前页或者前后几页寻找比较确定位置,工作量会大幅下降。同时,碎片拼对后和档案同时进行托裱,还不易致纸张吸水不均,使档案起瓦。

  在实际档案修复工作中,往往需要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碎片拼对,以求能还原其本来的面貌,真正做到“妙手回春”。

  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责任编辑:周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