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公共组件建设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4-01-21 14:45:28被阅览数:66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王丽

  “四性”检测是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是确保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安全的关键一招,也是当前全面实施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绍兴市档案馆立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上级档案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着眼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业务场景,探索建设了绍兴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公共组件。

  立足需求找问题

  “四性”检测是数字档案馆(室)系统建设的标配功能,也是当前实施单套制归档试点业务系统的必备功能。就浙江目前的情况来看,早期建设的系统主要是将“四性”检测规则固化在系统代码中,对于归档或移交信息包只能按照既定规则进行检测;新建系统中的“四性”检测功能有了较大的优化,实现了检测规则前端配置,可根据实际自主配置检测内容或修改检测规则。

  “四性”检测的重要性已成为档案部门的共识,但实际工作中,有相当比例的“四性”检测工作徒有其形,普遍存在检测实现机制不可见,检测规则适配性低,检测结果可信度不高等问题。

  国家档案局要求到“十四五”末普遍开展机关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依托于系统的“四性”检测功能建设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首先,与系统的高耦合使“四性”检测功能升级迭代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不同系统出具的检测结果无法互认的现状,必将成为阻滞单套制全面实施的难点堵点问题。

  应用导向求解题

  绍兴市档案馆基于组件化思维开发建设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公共组件,并成功列入省档案局“浙里数字档案”应用试点内容。

  1.“线上+线下”实现业务场景多元适配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涉及的网络环境多元。电子文件归档一般基于部署在互联网或政务网的业务系统完成,“四性”检测组件提供线上的SDK接口调用,原有系统可以通过少量的二次开发工作,将“四性”检测功能无缝集成到原有系统的业务流程中,既能极大减少系统升级迭代的人力财力投入,又能有效减少系统用户的学习成本。对于局域网环境和离线终端,组件提供线下的客户端部署工具,用户在本地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导入设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

  2.“解耦+解构”实现检测方案量身定制

  解耦是指将“四性”检测功能封装为独立组件,以信息包为检测对象,可以根据信息包所含档案门类定制与其相适应的检测方案,解决原有“四性”检测因规则固化或半固化引发的问题;解构是指将信息包的组包结构、元数据文件、电子文件内容逐一解析,形成元数据基本信息等XML文件和标准元数据方案的关联映射,根据档案实际自主配置检测项和检测规则。电子档案门类众多,以当前主要实施的电子公文和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为例,电子公文与政务服务事项的归档信息包组包规范不同,政务服务事项归档文件材料因事而异,而各项标准也会因时因地有所调整,“四性”检测公共组件既能遵循现有检测标准配置检测方案,又能根据标准的变化随时灵活调整。

  3.“平台+应用”确保检测全程安全可靠

  组件依托平台提供用户注册认证、权限管理、元数据方案配置、检测标准配置、检测记录查看、检测报告验证等服务。档案馆认证用户可以面向本地立档单位提供各门类电子档案进馆元数据方案和检测规则的预设及分发功能,立档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微调。

  同时平台以Hash验证的方式提供信息包、检测方案、检测结果三者的关联溯源,确保检测方案可回溯,检测结果可验伪。通过组件的SDK应用或客户端工具实现信息包的全程本地检测,确保档案数据不上网,档案内容平台不留痕。

  组件应用和展望

  绍兴市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公共组件遵照《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DA/T70—2018)对归档、移交接收环节涉及的36个检测项进行梳理,形成28个可以通过组件实现自动检测或辅助人工检测的项目。

  目前,绍兴市档案馆依据市本级工作实际,制定了《绍兴市本级电子档案“四性”检测工作指引(暂行)》,并通过组件平台完成了电子公文档案、政务服务事项档案的元数据方案、检测方案和映射规则的预设,将结合2022年度档案年检工作,加快“四性”检测公共组件的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