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4 08:37:21被阅览数:246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乔婵

  摘要: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是见证和记录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在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分析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数字化水平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双创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发利用路径方法、加强校内外协调配合、深化理论研究等策略建议,以期推动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关键词: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档案管理;高等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可见,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和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议题。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记录了高校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决策部署的历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见证,蕴含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实践指导价值[3]。然而,由于目前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管理存在着服务意识薄弱、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其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1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内容与特点

  1.1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内容

  在宏观层面,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中涵盖了党和国家对于开展双创教育活动的政策文件和工作方案。这些档案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双创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路径指引,是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遵循。

  在中观层面,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全面反映了高校党委行政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双创教育工作的决策过程。一是高校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系列会议纪要、决议决定等重要档案。二是高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双创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划方案和政策举措,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经费投入、考核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为深入推进双创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

  在微观层面,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生动记录了广大师生投身双创教育实践的场景。各高校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并整合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运用慕课、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项目式教学方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的革新。高校还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先后建成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实践育人平台。

  1.2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具有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时效性强等特点。大学生双创教育涉及面广,包括创新创意、创业实践、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因此其档案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创意萌发到项目实施,从团队组建到成果转化,每个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档案材料。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材料不仅包括文字文本,还包括图表、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了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整体脉络。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载体形式丰富,除了传统的纸质文件外,还包括电子文档、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双创教育活动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和保存,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在存储、检索和传输环节的便利性,为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记录了快速变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和实践方式不断更新迭代,相应的档案内容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及时收集和整理这些档案,不仅可以真实再现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发展脉络,还可以捕捉创新创业的最新趋势和动向,为双创教育的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2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现状分析

  2.1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管理意识和措施。在双创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档案工作往往滞后于实践活动,未能与之同步推进。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管理尚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存在管理流程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双创教育档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操作规范。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分类编目、著录等基础工作有待加强。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之间的档案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存在重复收集、资源浪费等问题。此外,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仍以传统的人工方式为主,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快速检索和共享利用的需求。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材料的收集和保管上,电子档案的比例较低,档案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档案信息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关联,检索效率不高,难以实现跨部门、跨学科的资源共享,进而影响了档案的开发利用和双创教育的创新发展。

  2.2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经验,但在实际开发利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高校对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部署。其次,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内容较为分散和碎片化,缺乏有效的信息挖掘和整合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再次,高校之间缺乏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共享平台和机制,档案资源的流通和再利用受到限制。最后,高校缺乏专业的双创教育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要求。

  3  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的路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双创档案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双创档案开发利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档案、教务、学工、团委、科研、产学研合作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督查考核。高校档案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档案收集移交、整理鉴定、编目著录、统计分析、开放利用、安全保密等各环节的工作机制,形成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闭环[4]。

  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开发利用。在高校党委领导下,高校档案部门应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群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创新创业优秀学生典型参与档案的征集、整理、研究等工作。鼓励教师将双创教育案例撰写、档案史料开发列入教学科研工作计划。探索与地方党史部门、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合作,联合开发双创档案资源。借助校友资源,广泛征集杰出校友的创业档案和口述史料。多渠道筹措经费,将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加大软硬件投入,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3.2   创新方法路径,促进双创档案资源深度开发

  深入开发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双创档案资源的开发,要精心遴选双创教育优秀案例,讲好创新创业教育故事,弘扬优秀创新创业文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诚信守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档案开发利用全过程。举办创新创业成长成才事迹展,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热潮。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优良校风学风,激发创新报国之志。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参与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开发利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积极服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高校档案部门要主动配合教务部门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优质慕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档案素材的遴选工作。积极协助教师开发大学生双创教育专题档案资源库,为案例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提供历史素材。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为其提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的相关案例档案和情报信息服务。会同创新创业部门建设大学生创业档案数据库,用真实的校友创业历程启发引导大学生创业实践。

  主动服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高校档案部门要与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好双创类学科竞赛档案,开展经验交流、成果展示、项目路演等系列活动。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加强工作对接,为入驻项目、创业团队提供政策解读、市场调研、创业培训、项目推介等档案情报服务。主动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展会、系列讲座等活动,及时将活动信息形成档案,为师生提供交流分享、开拓视野的机会和平台。

  3.3   强化协同配合,推动双创档案资源社会化利用

  建立校内档案资源协同共享机制。推进大学双创档案资源的社会化利用,要加强与图书馆、校史馆的业务协同,推动实体资源、数字资源的整合共享,统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总库,实现“一站式检索、一键式获取”。推动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与团学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高校间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高校档案部门要主动对接兄弟院校,搭建区域性、全国性高校双创教育档案联盟,实现优质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档案工作专业委员会平台,加强业务研讨交流、经验分享互鉴,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对接当地档案部门、党史部门,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参与党史、地方志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编研开发。主动加强与地方科技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交流,依托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资源为区域协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情报咨询服务。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3.4   加强理论研究,开创双创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双创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确立研究选题,着力破解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新时代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档案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工作的政治方向、价值旨归和实践要求。

  立足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使命,深入研究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机理、实现路径,形成一批有理论深度、有实践高度的研究成果。聚焦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著录、数字化转化、开放利用等环节的应用性研究,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补齐短板弱项,破解发展瓶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还要加强校内外学术力量的协同创新,积极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加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合作,发挥多学科视角和方法的叠加效应,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通,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引领性标志性成果。统筹用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资助渠道,积极申报档案学一级学科或跨学科研究项目。支持大学生双创教育档案工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扶持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专著、学术论文集的出版。

  参考文献

  [1]曾粤亮,高顺.WSR系统方法论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跨学科知识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OL].现代情报:1-21[2024-06-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182.G3.20240314.1805.010.html.

  [2]国办印发《意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N]. 新华每日电讯,2021-10-13(5).

  [3]曹传伟,许旭,刘宁.高校创新创业档案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未来展望: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J].兰台世界,2023(7):78-81.

  [4]裘广宇,张日益,黄建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J].山西档案,2018(6):32-34.

  【作者简介】乔婵(1991—),女,汉族,河南焦作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