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38:02被阅览数:5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郑纯子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非遗档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当前我国非遗档案面临传承断档、资料散佚等诸多困境,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以重视和保护。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从宏观层面探讨抢救和保护非遗档案的基本路径,从微观层面探索非遗档案活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档案;活化利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调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唤醒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激活乡村发展的文化动能,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乡村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非遗档案工作存在诸多短板,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源面临着散佚、损毁的风险,亟须抢救和保护[1]。此外,已经收集到的非遗档案也存在深度整理和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将非遗档案置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视域下进行系统审视,对于破解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弱化的困境、推动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非遗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对其进行科学抢救和保护,对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至关重要。做好非遗档案抢救工作,就是要用好用活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非遗档案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支撑。抢救、保护只是手段,活化利用才是目的。只有将非遗档案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生动教材、富民兴业的“富矿”,才能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焕发勃勃生机。
1 非遗档案抢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非遗档案面临的现实威胁
非遗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的物质依托。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遗档案正面临着诸多威胁。一是自然损毁。大多数非遗档案以纸、木、竹等为载体,存在明显的时效性。一旦保管环境不当,极易发生虫蛀、霉变等情况,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二是人为破坏。一些非遗传承人缺乏非遗档案保存意识,加之管理不善,常常导致非遗档案散佚破损。三是时代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生活方式加速瓦解,一些非遗项目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凋零”,相关的技艺、诀窍无人继承,非遗档案也随之湮没无闻。诸多威胁与不利条件的存在,给非遗档案的生存和传承敲响了警钟[2]。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抢救并保护好这些记录传统技艺、承载文化基因的文化种子,已成为当前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1.2 非遗档案抢救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提升,一些地方和部门陆续开展了非遗档案抢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短板[3]。一是保护意识有待提升。许多非遗传承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非遗资源向外流通持谨慎态度,影响了档案抢救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的地方政府对非遗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抢救保护措施流于形式。社会公众的非遗档案保护意识淡薄,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非遗档案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抢救工作所需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投入。但目前各地对非遗项目的财政拨款中,专门用于档案抢救的资金比例偏低。三是专业力量明显不足。从事非遗档案工作需要工作者具备档案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但目前从业队伍专业背景单一,档案专业人才匮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难以适应新时期非遗档案抢救工作的需要。四是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许多基层单位档案设施陈旧,数字化装备匮乏,保管条件达不到规范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非遗档案抢救的成效。
1.3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档案面临的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非遗档案抢救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乡村是非遗的重要载体,大量非遗项目扎根于农耕文明的沃土。开展非遗档案抢救,不仅有助于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夯实基础,也为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助力脱贫攻坚开辟新路径。
从政策层面看,非遗保护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等,这无疑为非遗档案抢救工作提供了政策利好。一些省份陆续出台非遗保护的专项规划,将非遗档案抢救纳入重点任务。各级财政持续加大非遗保护投入,为档案抢救提供了资金保障。
从社会参与层面看,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日益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返乡创业人员、文化企业纷纷投身乡村非遗保护,为非遗档案征集搭建了新平台。一些互联网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手段,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建设数字非遗馆,通过创新应用拓宽了非遗档案抢救的路径,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业态。
从学科建设层面看,非遗档案已成为学界关注的新领域。不少高校成立非遗研究院(所)、保护中心、研究基地等,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发掘整理,为档案抢救提供了专业支撑。一些学者还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探索非遗档案的创新性开发。例如高校与文化记忆机构通过联合举办非遗档案系列展,实现了学理阐发与展示利用相结合。
2 非遗档案抢救的路径探索
2.1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强化政府主导
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将非遗档案纳入国家重点文物档案保护范畴,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条例》,从立法层面强化档案构建的规范要求。同时配套制定档案征集、著录、保管、开发等业务标准,为档案抢救工作提供法治遵循。二要设立专项经费预算。建议财政部门将非遗档案抢救纳入文化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基层和欠发达地区非遗档案抢救工作的倾斜力度。三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推动档案、文旅、民政、网信、广电等多部门建立非遗档案抢救工作协调机制,借助各部门在政策制定、项目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档案征集、保管、利用工作的一体化推进。
2.2 建立多元协同机制,整合社会资源
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各类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参与非遗档案征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强、社会资源丰富、专业优势突出等特点,搭建政府与民间的桥梁纽带。二要鼓励引导企业参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档案事业建设,引导文化企业、互联网企业投身非遗档案抢救工作。三要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加强非遗档案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档案抢救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创新群众工作方法,通过征文比赛、口述历史、互动体验等形式,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家谱文书、老照片、口述资料等档案的搜集整理。
2.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抢救方法
一要提升数字化处理水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文本、图像、音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突破档案类型单一、查阅利用不便等瓶颈。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二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积极开发基于VR、AR、5G等技术手段的沉浸式档案体验项目,创新展示传播方式,增强公众互动参与感。利用3D建模、动画制作等数字化手段,对非遗技艺制作流程、工具器物等进行虚拟仿真再现。三要建设数字档案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渠道优势,建设集档案征集、展示、检索、利用于一体的一站式档案服务门户,拓展“互联网 + 档案”“人工智能 + 档案”服务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
2.4 遵循档案属性特点,开展集中抢救
一要突出抢救重点。对珍稀档案、濒危档案,要集中力量优先抢救。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档案的调查、征集工作。紧盯面临失传风险的非遗项目,组织专业力量对有重要价值的档案线索进行抢救性发掘、征集。二要丰富载体形式。对于文字和图像类档案,可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对于口述类档案,可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抢救性记录;对于实物类档案,可通过与博物馆、文物部门合作,对遗存档案进行专业化、规范化保护。三要注重区域联动。充分考虑同一非遗项目在不同地域的历史渊源和传承脉络差异,加强区域间档案征集的合作交流。建立跨区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档案线索互通、成果互鉴。
2.5 制定档案管理规范,提升保管水平
一要统一著录标准。针对不同门类、不同载体非遗档案的特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著录细则,规范档案著录项目、著录格式,实现档案目录数据的标准化描述。二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非遗档案征集移交、登记保管、统计鉴定、开放利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备份、信息安全等技术标准,健全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机制。三要强化人才培养。加大非遗档案专业人才的招录力度,建立一支熟悉档案业务、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高素质工作队伍。定期举办非遗档案工作培训,提高基层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3 非遗档案的活化利用策略
3.1 深化档案整理研究,促进非遗资源转化
一要加强非遗档案编研出版。充分吸收借鉴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发挥档案专业优势,对馆藏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组织力量编纂非遗档案史料集、图录、名录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档案文献。二要深入开展档案背后的微观历史研究。要转变档案编研利用的“宏大叙事”倾向,关注档案记载的人和事,讲述鲜活生动的历史细节。三要开展档案的再加工,鼓励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档案文创产品。综合利用现有档案资源,结合非遗传承人访谈、田野实录等,对档案文本、图像、音视频等信息进行二次创作,形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档案精品。
3.2 创新展示传播形式,扩大非遗文化影响
一要开展非遗档案原生态展示。依托传统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场所,运用图文、实物、影像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再现非遗技艺、民俗活动。二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展示。用沉浸式、体验式的数字化展示方式,推动非遗档案线上线下展示相结合,建设具有地域和非遗特色的网上档案馆,打造集声音、影像、实景于一体的数字档案展。三要拓宽档案服务的渠道和领域。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建设非遗档案数字阅览室、公众号、视频号等,打造集互动、体验、分享于一体的融媒体传播平台。
3.3 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服务乡村文旅融合
一要发挥非遗档案的文化导览功能。以非遗档案为线索,结合“一村一品”等特色资源,精心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路线,推出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非遗主题游、研学游产品。二要挖掘档案资源的IP价值。要善于从档案中发现和提炼IP元素,通过影视、动漫、文创等形式进行创意开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三要扶持非遗传承人发展文创产业。鼓励和引导非遗传承人依托其掌握的技艺,借助档案资料进行创意设计、产品研发,推出有特色、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3.4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认同
一要把非遗融入乡村文化活动。利用节庆、集会等时机,组织开展非遗技艺展演、主题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二要用好用活乡村文化阵地。充分利用村史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常态化开展档案展示、非遗体验等活动,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三要推动非遗资源融入文明实践。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平台作用,把非遗档案融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5 重视非遗传承培育,激发非遗档案活力
一要加强非遗传承人档案的征集与建设。全面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家传手艺、代表作品等档案的征集与整理,加强对优秀非遗传承人的发掘和挖掘,让更多民间高手、能工巧匠走进公众视野。二要建立非遗传承人培训体系。依托高校、文化馆等资源,建立非遗传承人研修基地,常态化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高级研修班,促进传统技艺代际传承。三要打造非遗传承人品牌。挖掘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优秀非遗传承人,通过报告会、访谈录等形式加以宣传推广,使其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 倪丽娟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战略思考 [J]. 档案学研究 ,2018(3):39-43.
[2] 张熙 , 倪丽娟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档案资源建设研究 [J]. 山西档案 ,2022(5):92-99.
[3] 王宁 . 数字转向 : 后保管理论视域下档案保管思维的重塑与拓展 [J]. 档案学研究 ,2023(4):74-82.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项目编号:HNSK(QN)23-104)]。
【作者简介】郑纯子(1990—),女,回族,海南海口人,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