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的数字化传承与智慧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2 07:46:14被阅览数:8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李晓玲

  摘要: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在数字时代化大势和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要求下,如何推动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的全方位数字化传承与智慧化传播,既是档案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立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系统探究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的数字化传承与智慧化传播,旨在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档案文化传承;档案文化传播;数智化

  少数民族档案文献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成就,承载着民族历史的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在历史、自然和人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目前少数民族档案面临着保存分散、破损严重、流失海外等众多现实困境,迫切需要抢救性保护[1]。《“十四五”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强调要构建国家民族记忆传承体系,提出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对能体现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国土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边疆历史档案文献进行系统开发利用,利用档案资源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党和国家治边安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技术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社会参与民族记忆建构也引发了档案资源治理体系的变革。

  当前,我国不同领域学者对少数民族档案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从现有成果来看,这些探索主要关注少数民族档案的分布特点、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初步涉及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等主题。例如,周耀林等[2]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档案文献遗产分布广泛、形态多样,面临着保存环境恶劣、破损情况严重等问题,需要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进行数字化保护,并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档案资源内在价值,完善保护体系。王萍等[3]基于多元治理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涉及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主体的特征,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整合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文化机构主导、社会组织主导和社会公众参与4种类型,并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整合模型。刘晗等[4]提出“参与式共建”的少数民族数字记忆建构模式,即宏观层面政府纵向管理、中观层面多元主体横向协作、微观层面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层级共建格局。莫家莉等[5]则关注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了档案治理理念的引入如何推动资源建设从国家模式向多主体参与模式转变。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研究和深入探索,但主要集中于对资源建设的外部因素的分析,对于民族文化记忆传承传播的系统性、针对性研究还比较薄弱。具体来讲,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数字技术在少数民族档案抢救性保护中的应用,缺少对如何依托数字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深入思考;对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档案资源建设的分析主要停留在参与机制层面,对公众参与的激励、引导和管理研究不够;同时,对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传播的媒介、渠道、模式等问题研究较少。

  1  数字时代下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的数字化传承

  1.1 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共建机制

  宏观层面,探索政府指导的纵向式管理模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将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数字化传承纳入国家新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确立多元主体共建的总体格局。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导,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标准规范,促进不同地区、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分级设立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的项目中心,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开展试点示范并逐步推广。

  中观层面,构建“多元协同、错位发展”的横向资源共建体系。一是深化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记忆机构之间的协作,整合档案、古籍、文物等多元化载体,联合开展少数民族文献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工作。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在人才、技术、智力等方面的优势,破解文献解读、数字化加工、知识挖掘等技术难题。二是吸引民间收藏机构、民族文化团体、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完善激励机制,以合作共建、民间赞助、社会众包等方式,支持社会主体对濒危民族档案开展专项搜集整理工作;制定社会参与管理办法,明确各方权责,规范参与行为。

  微观层面,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网状式交互模式。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公众已从单纯的档案利用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在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汇聚社会公众力量。一是建立线上互动社区。依托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设立数字民族档案专题,面向社会征集少数民族历史照片、口述资料、家谱族谱等,接受公众对馆藏档案的在线标引、识别翻译等。二是创新线下参与方式。定期在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少数民族档案展览、竞赛、培训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通过建立志愿者队伍,吸引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小学生、社区居民等广泛参与档案整理和数据加工。三是完善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制定公众参与手册,明确活动流程、行为规范等;建立公众参与诚信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依法保护原创性档案的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1.2 信息技术赋能,开展资源抢救

  一方面,要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普查。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科学的普查方案,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档案资源开展系统的专项调查。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研、档案征集等方式,摸清不同地区、不同语种档案的数量规模、收藏状况、损毁程度等基本情况。结合普查,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总台账,为后续数字化工作提供基础参考。

  另一方面,要依托数字技术开展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要“因险就简”,对破损严重、流失风险高的档案优先实施数字化,确保其内容得到及时留存。通过光学扫描、光谱成像等手段,对脆弱、濒危的档案原件进行无损拍摄,制作高清数字副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档案文字智能识别、档案信息自动提取、多语种翻译等工具,提高档案数字化加工效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档案抢救工程,统筹各地资金、技术力量,集中开展藏文、蒙古文、彝文等特殊文字档案的数字化,破除零星保护、单打独斗的局面。

  1.3 强化资源整合,落实深度开发

  当前,少数民族档案数字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信息孤岛”中,缺乏有效整合。应从国家层面统筹数字资源库建设,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检索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资源库要以云平台为支撑,以开放获取、长期保存为原则,纳入各地少数民族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并设置必要的安全审查和隐私保护机制;建立分布式存储体系,根据民族特点划分子库,便于分类管理;聚合图书、博物馆、非遗、考古等多源异构数据,增强资源关联性;引入链接开放数据、本体构建等技术,提升知识组织水平。

  档案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要运用数字人文理念和方法,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核。一是加强专题研究。聚焦重大历史事件、民族英雄人物、非遗项目等主题,自上而下地构建少数民族档案知识体系,系统揭示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遗产。二是创新知识揭示。引入分类聚类、实体识别、关联分析等技术,自下而上地从海量档案中发现新的知识、观点和规律,提炼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观点见解。三是开展数字人文项目。吸引高校教授、领域专家、文化工作者、技术工程师等组成跨学科团队,依托数字档案资源,开展数字编辑、知识图谱、动态档案等应用的研究,生成既具有知识价值,又能够服务当代的人文产品。

  2  数字时代下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的智慧化传播

  2.1 创新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机制

  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的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要将少数民族档案文化记忆传播融入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标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作为重点任务;完善配套政策,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搭建统筹协调机制,推动中央、地方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中观层面,需要文博机构、科研院所等主体的专业化解读与传播。少数民族档案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因其特殊的语言文字、书写材料,以及时空背景等,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文博机构、民族研究院所等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考证少数民族档案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阐释,提炼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档案故事;创新传播手段,运用数字策展、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新技术和新方式,提升展示吸引力;与高校合作开发系列化、精品化的主题档案大课,与媒体联合推出档案微纪录片,与出版社合作推出档案汇编、档案全译本,形成传播合力。

  微观层面,需要少数民族群众、非遗传承人等的互动式参与。要充分发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群众参与,利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展档案征集、翻译、诠释等众创活动,鼓励少数民族青年参与少数民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创意传播等;重视非遗传承人独特的亲历式讲述,开展口述档案、影像档案等的采录;通过搭建社区参与平台,定期举办档案开放日、主题研讨等,增进情感认同;建立公众反馈渠道,及时了解传播实效。

  2.2 构建融合的立体化传播模式

  非遗传承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中兼具文化记忆建构功能,要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活态传承”优势。档案部门要与文化部门密切合作,筛选民间艺人采集和录制非遗传承人的口述资料。例如,通过举办非遗项目展演、传承人访谈等,用鲜活的语言和动作,生动再现档案记载的历史文化;在非遗数字展示馆中嵌入传承人影像资料,增强民族记忆感染力;探索“档案 + 非遗”的创新传播模式,用档案故事串联民族技艺展示。

  线下活动有利于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增强文化认同,因此要因地制宜地策划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活动。例如,在广场、社区、校园等开展系列巡展,用历史照片、实物、多媒体等生动展示民族历史;举办主题档案讲座,邀请权威专家解读少数民族重要史料;开展“民族档案进校园”活动,与学校合作开发思政课程、实践教学项目;以民族节日为契机,举办诗词音乐会、纪念仪式等,用档案故事烘托文化氛围。

  2.3 打造有底蕴的数字文创产品

  文创是激活档案的有效载体,可增强民族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充分运用大数据、VR、3D建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创产品。例如,开发沉浸式VR档案展览,再现民族历史文化场景;制作动态数字档案年表,生动展现民族发展历程;设计互动式知识问答小游戏,寓教于乐传播档案知识;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画、数字邮票、加密纪念币等数字藏品,激发公众了解少数民族档案的兴趣。

  线下文创产品有助于拓展民族档案影响力,培育文化消费新热点。要精心筛选具有时代价值、艺术价值的馆藏档案,化档案为“活文创”。例如,推出精品历史纪录片,生动讲述档案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动漫公司合作,推出以档案人物、事件为原型的动漫形象;设计以档案元素为灵感的文具、服饰、陶瓷等,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与旅游部门合作,策划系列文化游线路;与时尚品牌跨界合作,将民族元素与时尚设计融合,开发联名文创产品。此外,还要不断完善文创开发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和法律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霄羽 , 靳文君 . 从助力到赋能 : 档案故事传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路径及趋向 [J]. 档案学研究 ,2022(1):103-109.

  [2] 周耀林 , 吴化 . 数字人文视野下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J]. 档案学研究 ,2022(5):123-129.

  [3] 王萍 , 凌茗 , 宋婧馨 . 基于多元治理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主体协同整合模式研究 [J]. 山西档案 ,2024(2):5-11.

  [4] 刘晗 , 周耀林 . 参与式共建 : 少数民族数字记忆建构模式及实现策略 [J]. 档案学研究 ,2022(3):60-67.

  [5] 莫家莉 , 华林 , 史仕新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少数民族历史档案资源建设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11):213-22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GJGH2023289)。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0—),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