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7:35:32被阅览数:11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李阳瑞 李明蔚
摘要: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着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生成、传播和演化。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经历、情感和想法,将个人记忆投射到公共领域,在群体交互中与他人记忆链接,逐步沉淀为集体的共同记忆。集体记忆以社会框架的形式,制约和引导个人记忆的表达。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通过社交媒体技术环境交织互构,形成复合的社会记忆图景。海量社交媒体信息构成了个人和集体记忆的数字化档案。为此,档案工作应顺应社会记忆生产的新特点,通过优化制度、创新技术、确保安全、强化融合等策略,协同推进个人记忆档案和集体记忆档案的规范化治理,充分彰显社会记忆档案资源的价值,服务社会与个人记忆的传承。
关键词: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社交媒体;互构;档案治理
海量社交媒体信息构成了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数字化档案。社交网络平台累积了大量个人数字轨迹数据,这些分散的个人记忆碎片成为新的社会档案资源。社交媒体上流通的海量信息,也构成了数字化的集体记忆档案。规范管理这些数字化的社会记忆档案,对构建国民意识、形塑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为当下的需求提供大量资源,在支撑叙事话语、维系身份认同时,提供赋予特殊意义的载体 [1]。
鉴于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相互交织的关系,二者的档案治理应形成协同,在目标、标准、技术、伦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实现社会记忆档案的关联融合与长久传承。
本文拟在梳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在社交媒体语境下互构的特点,探讨社交媒体个人记忆档案与集体记忆档案的治理策略,提出二者协同治理的路径,为社交媒体时代社会记忆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1 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内涵
1.1 个人记忆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个人记忆是指个体对自身经历的生活事件、情感体验等进行的识记、保持和回忆。个人记忆是一个人对过去的心理表征,构成了个体独特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的基础,个人记忆具有主观性、选择性和重构性的特点。
个人记忆的表现形式多样。一方面,个人记忆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储存于个体的大脑之中,并通过回忆、语言表达等方式得以外化;另一方面,个人记忆也借助于日记、信件、照片、录音、录像等外部媒介进行外化记录和存储。这些都是个人记忆在个体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中得以呈现和延续的方式。
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人记忆的外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人们借助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符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留下了海量的数字化记忆痕迹。分散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个人数字记忆,既真实记录了个体经历的时间线,也成为个人表达自我、塑造形象的手段。
1.2 集体记忆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群体在回忆其过往共同经历时所获得的较为趋同的记忆复刻[2]。不同于个人记忆的私人性,集体记忆具有公共性,在人类社会中充当“认同的池沼”“共同体的表征”等角色,它既是个体融入集体进而获得归属感的纽带,又是集体与“他者”区分,维持连续性与凝聚力的基础[3]。集体记忆具有选择性、框架性和建构性的特点,对于个人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价值[4]。
集体记忆在群体交往与传播中形塑而成。群体成员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对过去的事件进行选择、诠释、重构,并通过仪式、纪念、庆典等活动形式,将这些经过建构的过去植入群体记忆之中。集体记忆可以存在于个人见证、口述历史、传统文化、语言、艺术或建筑等不同的载体之中[2]。
社交媒体为集体记忆的生成、传播与演化开辟了新的渠道。社交网络将群体成员紧密联结,促进了集体记忆的迅速形成与广泛传播。人们通过参与、转发、评论等交互行为参与集体记忆的塑造,使个体分散的记忆片段在群体互动中逐步融合、固化为一种超个人的记忆图式。话题标签、表情包等社交媒体符号则成为表征特定群体身份、唤起集体记忆的新型文化符码。集体记忆在社交媒体中以更加碎片化、动态化、多元化的姿态呈现。
2 社交媒体时代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构
2.1 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的路径与机制
在社交媒体时代,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呈现出新的路径和机制。社交网络打破了个人记忆的私人藩篱,为个人记忆的公共化分享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个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分享给网络中的“朋友”,使个人记忆进入公共视野,成为他人可感知、可评论的对象。能引发广泛共鸣、被频繁转载的个人记忆片段,逐渐从个人经验转化为群体共享的集体印记。
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的过程,是记忆主体间互动、协商的过程。个人分享的记忆叙事,经由网络社群的选择性注意、评论反馈、再创造,被赋予新的意义,重新组织进入集体记忆的意义结构中。个人记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存在,而是在社群互动中,不断与他人记忆产生联结,被选择、被遗忘、被重构,最终形塑为一种集体的意义图景。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转化的过程既有助于个体获得群体的记忆资源以丰富自我表达,也使碎片化的个人记忆在互动中逐步趋同,形成群体的集体表征。
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算法根据用户的喜好、行为等数据,对信息流中的个人记忆片段进行筛选、排序、聚合,将相关性高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形成一种“同质化”的集体记忆视角。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一方面强化了群体内部的记忆认同,另一方面也可能对记忆的多元性构成了挑战。个人记忆在算法的隐性引导下,有选择地被纳入或排除出主流的集体记忆视域。
2.2 集体记忆对个人记忆形成的制约与引导
首先,社交媒体中形成的集体记忆话语为个人记忆提供了表达的语境和诠释的参照。个人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自我经历时,往往借助集体记忆约定俗成的表述框架和话语模式,将个人故事嵌入集体的语境之中。流行的表情包、流行语等集体符号,成为个人表达记忆情感的惯用媒介。个人记忆的再现,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集体记忆话语的规训与预设,个人难以完全摆脱集体的表述去透露自我经验的独特性。
其次,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记忆议程影响了个人记忆的选择性表达。社交平台营造的集体关注焦点,如热点话题、公共议题等,对个体选择分享何种记忆内容产生导向作用。个体倾向于就那些与集体记忆议程相关的个人经历进行表达,而对于集体话语之外的记忆,则可能选择隐藏或遗忘。由此,集体记忆形塑了个人记忆表达的“显著性”,使之呈现出某种程度的选择性偏移。
再次,集体记忆对个人记忆的情感体验具有暗示效应。社交媒体上那些占据主流的集体记忆叙事,其所设定的情感基调,如伤痛、怀旧、自豪等,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对相关事件的情感态度。个人记忆中的情感色彩,在与集体记忆的情感氛围交互中,产生着或强化或转化的微妙变化。
3 社交媒体时代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互构的档案治理
3.1 社交媒体个人记忆档案的治理策略
首先,应完善社交媒体个人档案的权属管理制度。明晰个人对其社交媒体档案享有的知情权、控制权和收益权等权利,建立个人档案收集使用的授权许可和利益分享机制,最大限度保障个人档案权益,调动个人参与档案生成的积极性。
其次,应发展社交媒体个人档案的收集技术。运用大数据采集、云存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采集分散于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个人档案线索,将其统一存储于档案管理系统之中,并对档案的出处、脉络、真实性等进行溯源考证与关联映射,增强个人档案资源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再次,应加强社交媒体个人档案的长期保存。针对数字记忆档案易丢失、易损毁等特点,建立异地灾备、定期迁移等档案保护机制,并探索将个人记忆档案与物理载体结合的异质备份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并行的永久档案。同时借助用户生成内容、众包纠错等参与方式,增强个人档案保存的众智性。
最后,应注重社交媒体个人档案的伦理安全。坚持知情同意原则,保障个人对其档案开放程度的自主控制;平衡个人隐私与公共利益,防止档案披露对个人、他人及社会秩序造成侵害;强化档案使用的学术伦理,防范档案资源非法提供、过度采集和滥用等行为。
3.2 社交媒体集体记忆档案的治理策略
一是加强社交媒体集体记忆的动态归档。社交媒体上的集体记忆瞬息万变、碎片分散,为此需要设置体系完备的集体记忆档案名录框架,开发灵活实时的信息抓取工具,对社交平台中生成的集体记忆信息进行持续捕获、及时分类,形成反映特定主题、事件的动态记忆档案库。
二是加强社交媒体集体记忆的辨析论断。社交媒体中的集体记忆充满了观点交锋与情绪表达,真伪莫辨、是非难明。要运用内容分析、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集体记忆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其事实性、客观性、关联性等进行甄别,揭示集体记忆形塑的动因脉络。引入专家论证机制,就集体记忆争议进行学理辨析阐释。通过严谨考证与专业引导,提升集体记忆档案的知识深度。
三是加强社交媒体集体记忆的语境再现。社交媒体中的集体记忆依托特定传播语境生成,割裂语境的档案收集易导致记忆失真。档案治理应还原记忆生产的社交语境,重点关注与记忆相关的热点标签、关键账号、社群圈子等,对其传播路径、互动方式等进行网络考古,再现记忆话语的生态样貌。
四是加强社交媒体集体记忆的交互呈现。社交媒体为集体记忆的共享、交流、传播提供了生动的互动场域,这一特点应体现在档案应用中。档案呈现要开发参与式工具,引导公众对记忆档案进行再诠释、再创造,促进不同群体间的对话交流。运用可视化图谱等形式,揭示不同记忆档案间的关联,呈现集体记忆多维演化的动态全景,为公众认识集体历史提供解析视角。
3.3 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档案协同治理的路径
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互构,二者档案治理应坚持协同统一、融合创新的原则,实现个人表达与社会共享的平衡。
首先,应统筹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档案的治理体系。在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工作规程等层面,应针对个人记忆档案与集体记忆档案的差异性,分别设置有针对性的治理规范。在宏观的价值导向、基本原则等方面,则应体现个人记忆档案与集体记忆档案的一致性,形成统一的社会记忆资源观,促进二者在目标愿景上的协同。
其次,应促进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档案的链接融合。通过引入语义关联、知识图谱等技术,梳理分散于两类档案中的记忆线索,按事件、人物、地点等进行匹配映射,揭示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交互关系。搭建双向链接的档案系统,使个人记忆档案与集体记忆档案在检索利用中可以相互跳转,实现记忆脉络的无缝衔接。这有助于完善社会记忆资源的关联网络,便于用户获取全景式的记忆档案服务。
再次,应发展个人记忆向集体记忆档案提升的机制。鼓励个人将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有价值记忆,提交到集体记忆档案库中,成为共享的社会档案。建立社会征集、主动递交等参与式档案搜集渠道,调动全民参与集体记忆档案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支持个人以志愿标引、众包纠错、创意开发等方式,参与集体记忆档案的协同治理。通过开放、共治的方式,实现优质个人记忆向社会集体记忆的汇聚提升。
最后,应平衡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档案的伦理关切。既要最大限度保障个人分享记忆的自主权利,尊重其对个人档案开放程度的决定,又要兼顾集体利益,对涉及公共安全、群体名誉等的个人记忆适度规制,避免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制定档案伦理规范,明确界定个人记忆权与集体表达权的边界,在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间寻求平衡,促进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王玉珏 , 许佳欣 . 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理论及其档案学思想 [J]. 档案学研究 ,2021(3):10-17.
[2] 应峻 , 赵宇翔 , 吴大伟 , 等 .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GLAM集体记忆建构 : 以复旦大学医学图书馆信息实践为例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1(6):76-95.
[3] 郭若涵 , 潘禹辰 , 王兴广 .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档案馆集体记忆建构 : 角色定位、行动策略与未来向度[J]. 档案学通讯 ,2023(4):58-66.
[4] 加小双 , 徐拥军 . 档案与身份认同 : 背景、内容与影响 [J]. 档案学研究 ,2019(5):16-21.
【作者简介】李阳瑞(1996—),男,汉族,山东聊城人,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理论、媒体研究、传播研究方法;李明蔚(1968— ),男,汉族,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传播、学生教育、教育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