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观的跨学科理论融通与方法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22 07:27:46被阅览数:10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于美娜

  摘要:档案记忆观作为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研究主题,关注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独特作用。数字人文的兴起推动着档案记忆观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创新。基于已有研究,分别从跨学科理论融通和研究方法创新两个维度,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观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档案记忆观研究应立足数字人文,加强跨学科理论融通,创新研究方法,多维度彰显档案在塑造集体记忆、提升公民信息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建构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数字人文;档案记忆观;跨学科融合;理论融通;信息素养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对新时期档案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档案记忆观是在以往档案管理和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档案学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强化新时代档案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数字人文的蓬勃兴起,人类社会正经历一场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从“实体场域”到“虚拟场域”的深刻变革。档案作为人类活动和历史记忆的客观见证,在数字赋能下焕发蓬勃生机。一方面,档案记录从纸质载体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多元化媒介加速迈进,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开辟了崭新路径。另一方面,基于数字化档案资源的社会记忆建构、文化认同传承,以及信息素养提升等人文价值彰显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档案记忆观研究应立足数字人文领域,主动吸纳前沿科技理论,创新研究理念、方法与路径,推动自身理论体系革新,为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建构与传承贡献智慧。鉴于此,本文拟从跨学科理论融通和研究方法创新两个维度,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观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档案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提供新视角。

  1  档案记忆观的研究综述

  档案记忆观是档案学理论的重要研究主题。徐拥军[1]认为,档案记忆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也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基础,学界可以考虑从历史学、文化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视角来寻找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依据。目前,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档案记忆观的丰富内涵。相关研究主要涵盖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大方面。实证层面,有学者[2]从理论溯源、学科内涵、跨学科融合等维度展开探索,并尝试指导档案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名城建设等实践。规范层面,则以王玉珏等[3]学者为代表,剖析诺拉“记忆之场”理论蕴含的档案思想,为重新思考现代档案工作在国民意识形成中的价值、充分发挥档案馆的纪念空间及认同功能、深入理解档案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及其与历史学家的职责关系等方面带来启示。数字人文的兴起为档案记忆观研究开辟了新疆域。

  在数字技术驱动下,档案记忆载体日新月异,记忆内涵不断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理论为其注入新动力,推动理论架构重塑。一方面,徐拥军[1]提出档案记忆观应吸纳跨学科理论成果,在数字人文视域下重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赵彦昌等[4]建议运用数字考古学、知识图谱、虚拟现实等方法,创新档案记忆建构与开发利用模式。此外,王玉珏等[3]强调档案馆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打造多元化数字“记忆之场”,丰富记忆展演形式,深化社会认同建构。

  纵观已有研究,学界普遍意识到档案记忆观研究亟须跨学科理论融通与方法创新。为此,本文拟探讨档案记忆观的跨学科理论融通路径,并聚焦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研究的方法创新。

  2  档案记忆观的跨学科理论融通

  档案记忆观研究自诞生以来,就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密切相关。在数字人文的时代背景下,档案记忆观更需要吸收多学科理论优势,推动自身理论体系的更新重构。

  2.1 档案学与历史学、记忆学的理论对接

  档案学与历史学同根同源,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中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档案记录着社会历史的连续性变迁,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历史学关于社会记忆的理论反思,也为档案记忆观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记忆之场”理论,将记忆安放于特定的空间场域,强调“记忆之场”的物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这对于理解档案馆作为记忆载体、认同空间和精神家园的多重属性具有重要启示。此外,历史学“口述史”方法、“微观史”研究路径,也可移植到档案口述记忆、个人档案微观研究等领域。

  记忆学为档案记忆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揭示了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机制,阐明个体记忆总是镶嵌于特定的社会框架之中,因社会语境的变迁而不断重塑。这一理论视角引发了档案学界的反思,即档案并非社会记忆的客观写照,而是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选择性建构,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阿斯曼夫妇提出的“文化记忆”理论,关注记忆以何种媒介形式得以外在化、物质化,进而实现跨代际传承,这对于思考档案如何跨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认同传递颇具启发意义。

  2.2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理论的引入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数字鸿沟正在重塑社会记忆的生产、传播与利用方式。档案记忆观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和运用数字化思维,主动拥抱前沿技术理论。

  大数据技术使海量档案数据资源的获取、存储、计算、分析成为可能,为档案社会化、智能化服务奠定了基础。档案记忆观研究需要主动吸纳大数据思维、算法思维、智能思维,充分运用新兴技术理论来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在理论视角方面,可以借鉴公共传播、数据科学、复杂网络、认知计算等理论,系统分析档案记忆建构的网络化特征、涌现机制及演化规律。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利用知识图谱、主题模型、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档案记忆的知识化组织、关联分析及智能检索。同时,还需关注算法偏见、数字鸿沟等技术伦理风险,审慎对待技术理性,确保档案记忆建构的公平正义。

  2.3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观的理论框架重构

  数字人文的兴起标志着人文社科研究范式的重大变革。档案作为重要的人文数据资源,其采集、管理、分析与应用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字人文理念、方法、工具引领档案记忆观研究实现创新突破,因此,亟须重构理论框架,实现学科自身的再认识。

  首先,数字人文强调以数字化的形态记录、呈现、分析、解释人类活动,为档案社会属性、历史价值的数字化再发现提供了新视角。档案不仅仅是政府机关的证据和信息,更成为社会文化传递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数字技术使档案信息脱离物理形式的羁绊,以更加开放、关联、智能的形态融入数字人文空间。因此,要用数字化的眼光重新审视档案记忆的本质特征,拓展社会化、情境化的档案记忆收集、整理与利用模式。

  其次,数字人文崇尚跨学科交叉融合,倡导定量分析与定性解释互补。这为档案记忆观整合多学科理论成果、创新研究范式提供了广阔空间。传统档案学围绕档案收集、管理、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记忆建构的需要。档案记忆观应主动对接历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前沿,积极吸纳叙事学、情感计算、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方法,实现学科融通,培育数字化的档案记忆学科生长点。

  再次,数字人文重视人文关怀与技术应用的平衡,这为档案记忆观研究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逻辑、兼顾理论思辨与实践应用提供了参照。档案记忆建构不是简单的复制过去,而需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从微观的信息记录与传播功能增强,到中观的信息素养提升,再到宏观的社会文化价值培育。档案记忆观研究要在厘清理论内涵、完善逻辑架构的同时,着眼现实应用,服务社会发展。

  3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记忆研究的方法创新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档案记忆研究开辟了新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视角。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重塑档案记忆生产、组织、传播与利用全流程的同时,也对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档案记忆研究应顺应数字人文时代潮流,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路径,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多维度呈现档案价值,重构社会记忆。

  3.1 数字考古学方法在档案记忆提取中的应用

  数字考古学是考古学与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旨在运用数字采集、分析、可视化等技术,对考古遗存进行数字化重构、深度挖掘与综合解释。其数字化思维和方法对档案记忆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档案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记忆,然而很多记忆信息以隐性、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档案文本和语境之中。数字考古学为从海量档案数据中提取关联信息、再现历史语境、重构社会记忆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例如,运用数字考古学的信息提取和文本挖掘技术,可以从档案大数据中发掘人物、事件、地点等关键信息元素,揭示其时空演化、因果关联和网络结构,建立多维语义关联,激活碎片化的档案记忆。利用知识考古的本体构建、知识推理等方法,可以将档案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价值观念等隐性知识外显化、结构化,重现历史现场,诠释档案记忆。此外,数字考古学的三维重建、沉浸式体验等数字化展示手段,也为档案记忆的感知化再现、全息化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3.2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与档案记忆再现

  记忆具有鲜活的情境关联性。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沉浸式交互技术为档案记忆再现开辟了感官体验的新维度。VR营造逼真的虚拟环境,AR在真实环境中叠加信息,创设使观众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赋予档案记忆以生动的时空场景,拉近记忆与现实的距离。

  VR、AR在档案馆展览、数字纪念空间再现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例如,利用VR技术再现珍贵档案形成的历史现场,再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情境,再现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档案世界,唤醒集体记忆。利用AR技术对历史遗址、纪念地等场所进行数字化再现与信息增强,通过实景与虚拟信息的无缝融合,激活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基因。此外,VR、AR还可用于档案修复、档案再现等数字化工作,提高档案信息的可视化、交互性和沉浸感,创新档案数字化展示模式。

  3.3 基于语义关联的档案知识图谱构建

  档案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复杂的隐性关联。传统档案编目方式难以揭示档案间的内在语义联系,档案资源的链接开放、关联利用遇到了瓶颈。知识图谱技术为组织关联档案资源、揭示档案背后的人物关系网络、重构社会记忆图景带来新的突破。知识图谱通过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语义抽取、知识融合,构建概念、实体、属性和关系的语义关联网络,为档案语义化组织、智能化检索、关联式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知识图谱的档案组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抽取档案中的关键概念、命名实体,基于本体构建领域知识框架,形成档案主题词表和规范词表;二是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从档案文本中提取实体关系、话题结构等显性和隐性语义特征,融合构建多粒度、多层次的档案语义网络;三是链接外部数据资源,构建跨馆际、跨领域的档案知识图谱,促进档案开放共享与融合创新应用。

  3.4 人机协同的档案记忆内容生成与传播模式

  档案记忆内容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在数字时代,内容生产日益碎片化、主体日渐多元化、传播渠道不断创新,档案记忆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正发生深刻变革。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信息素养水平还不能使其较好地理解、应用这一变革。因此,人工智能为推动人机协同的档案记忆内容生成和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一方面,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自动化写作、智能创作等新型内容生产模式,可提升档案记忆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抽取、生成档案内容,快速呈现档案要旨信息,释放档案工作者的创造力。再如,运用对话生成、知识图谱问答等技术,可实现人机对话式的档案内容检索与知识问答,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高效、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知识社区等新兴平台,正成为档案记忆传播的新阵地。档案工作者应树立融媒体思维,利用算法优化档案智能推荐信息,实现千人千面、精准传播。要积极运用短视频、直播、VR等新媒体叙事方式,创新档案展示交互模式,提升档案传播的趣味性和沉浸感。在知识社区,档案可作为题材吸引用户讨论交流、协作生产,实现档案价值的社会化、泛在化呈现。

  参考文献

  [1] 徐拥军 .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基础 [J]. 档案学研究 ,2017(6):4-12.

  [2] 丁华东 , 张燕 . 探寻意义 : 档案记忆观的学术脉络与研究图景 [J]. 档案学研究 ,2018(1):22-28.

  [3] 王玉珏 , 许佳欣 . 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理论及其档案学思想 [J]. 档案学研究 ,2021(3):10-17.

  [4] 赵彦昌 , 韩瑞鹏 . 基于档案记忆观的沈阳抗战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研究 [J]. 山西档案 ,2022(5):128-133,149.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湾区影视专业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教育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266)。

  【作者简介】于美娜(198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新媒体运营、信息素养、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