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记忆背景下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1 08:41:21被阅览数:9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陈娜娜

  摘要:家谱类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学、人口学、民族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而,在数字时代记忆生产与传播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传统家谱类档案的文化价值面临重构的迫切需求。顺应时代发展,以数字人文理念为指引,以前沿技术为支撑,充分开发利用好家谱档案资源,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以数字记忆为理论视角,在梳理分析集体记忆、数字人文、全球记忆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人文视野下家谱类档案知识化重构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数字记忆;家谱类档案;档案价值重构;家谱档案价值重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随着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深度交叉融合,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记忆生产、传播与建构的“数字记忆”应运而生。数字记忆依托丰富的数字媒介形态,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人类记忆在全球范围内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记忆正在成为记忆实践的主流,推动了集体记忆在“国家 - 民族”框架之外向“世界主义”的转向。在全球数字记忆场域内,电子、算法、地理、生物等多维度相互交织,彰显出记忆在动态互动中的去时空、跨媒介、可视化等时代特征[1]。

  家谱类档案是记录一个家族世系源流与重要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献。其通过表谱形式呈现姓氏源流、始祖信息、世系传承、名人事迹、家规家训等内容,不仅见证了家族的历史脉络,也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忆遗产,家谱类档案客观展示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家族发展轨迹,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挖掘与传承家谱类档案所蕴含的优良家风与家族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记忆背景下,家谱类档案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数字人文理念,推动家谱类档案的知识化开发与资源整合利用,是数字时代档案记忆资源建设的主流方向。通过对其进行知识化重构,引入数字人文方法,以跨媒介方式进行记忆碎片化的弥合与表达,能够有效提升家谱类档案资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追溯家族文脉,以现代视角阐释家规家训,重构消逝中的历史图景,对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有积极作用[2]。

  档案记忆研究是档案学理论创新的前沿方向。从数字记忆维度审视家谱类档案,可从集体记忆、文化记忆等理论视角解构家谱类档案的记忆属性与传承机制,构建数字环境下家谱类档案知识重构的逻辑体系。结合数字人文理念与技术,探索面向“寻根问祖”等情感需求的家谱类档案特色开发,能够拓展档案记忆研究的对象与问题域。

  1  数字记忆背景下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的理论基础

  1.1 相关记忆理论与家谱类档案的族群认同

  集体记忆理论为解读家谱类档案的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视角。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建构于群体之中,个人记忆须借助于集体记忆才能得以巩固。家谱类档案正是一个家族或宗族集体记忆的物化表征,通过记载始迁祖、历代成员、重要人物事迹等,形塑了族群共同的历史,增强了族群成员的身份认同[3]。扬·阿斯曼提出的文化记忆理论则进一步强调记忆之于群体认同的意义,认为仪式、典籍等文化符号有助于群体建构共同的过去[4]。家谱类档案作为一种体现家族传统、熔铸家族意识的文化遗产,其记忆属性有助于跨越时空维系族群的文化认同。

  1.2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资源开发的新范式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档案资源开发、深度价值挖掘、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新思路。借助数字人文理念与技术,传统档案资源可实现从实体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变。对于家谱类档案,运用文本挖掘、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图谱等数字人文技术手段,可将非结构化的家谱文本中蕴藏的人物关系、地缘关系等隐性知识显性化。张钰桐等[5]提出家谱类档案资源由点到线再到面的重构逻辑,通过抽取人物、地点、事件等记忆单元,进而勾连出世系表、迁徙图等记忆层面,最终叠加时空维度构建立体化的记忆空间。由此,将家谱类档案资源转化为结构化、语义化的知识网络,赋予传统档案记忆新的生命。

  1.3 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内涵与时代特点

  随着数字化与全球化的深度交融,“全球数字记忆”的概念应运而生,即在数字技术作用下,在全球范围流动、建构的集体记忆。这一概念突破了记忆在“国家 - 民族”框架内流通的限制,强调记忆在电子、算法、地理、生物等多维度间的联结与互动。以场域理论来审视全球数字记忆,可发现档案、媒体等各类记忆资本正通过数字网络传播、跨媒介转换,重塑人类对过去的感知。在全球数字记忆场域内,家谱类档案也面临着数字化重构,以数据化、可视化、情感化的方式参与跨文化情境中的记忆生产,成为全球互联“连接记忆”的重要一环。

  2  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的现实语境

  2.1 家谱类档案资源的开发现状

  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以及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家谱类档案的整理与数字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档案馆积极开展家谱资源的征集与数字化,建立了家谱类档案专题数据库。但总体来看,我国家谱类档案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家谱资源数字化程度不高,大多仅停留在扫描影像层面,缺乏深度的文本转换、内容挖掘以及多维可视化呈现方式。二是家谱类档案的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谱牒浏览、影像检索等,尚未充分发掘其历史文献价值、家族文化内涵以及家族演进脉络。三是家谱类档案资源的开发价值定位不清晰,对用户的情感诉求关注不足,特色资源的发掘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也有所欠缺。

  2.2 家谱类档案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数字化为家谱类档案的永久保存提供了可能。通过将纸质家谱转化为数字对象,有助于减缓家谱老化损毁的速度,延长其生命周期。依托云存储、异地备份等手段,可确保家谱类档案的安全与完整。另一方面,数字化还为家谱类档案价值的深度发掘开辟了新路径。借助数据关联、语义分析、知识挖掘等技术,可将家谱类档案中的隐性知识外显化,有助于梳理人物关系脉络,再现历史文化图景[6]。然而,“后真相”时代,去语境化、片面化的记忆或将对家谱类档案价值认知产生消极影响。若一味强调技术驱动,忽视人文内涵,数字化的家谱类档案反而可能流于表面化、娱乐化。同时,数字鸿沟的存在也对家谱类档案的公众开放获取造成阻碍。此外,家谱类档案的数字开发涉及多方主体,需要档案部门、技术机构、科研院所等通力合作,但当前尚存在机构协同不足、资源共享有限等问题。

  2.3 信息技术赋能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演进与拓展,正在为家谱类档案价值重构注入新动能。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赋予计算机分析理解家谱文本内容的能力,可智能提取人名、地名、事件等关键信息,并推理出深层语义关联。基于大数据分析,可对多源家谱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关联融合,发现新的知识、洞察家族发展的规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则可将家谱类档案信息与实景相结合,多维度再现家族历史。此外,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也具有应用潜力。先进信息技术方法的运用,能够为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家谱记忆内容由碎片化走向关联化,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由单向化走向交互化,重塑家谱类档案在数字时代的认知体验。

  3  数字记忆背景下家谱类档案文化价值重构路径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家谱类档案知识化重构逻辑

  从价值呈现的角度看,家谱类档案知识化重构的首要目标是凸显其历史见证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与情感认同价值。一方面,通过对家谱文本进行结构化、语义化表达,可将隐含于家谱中的历史人物事件、迁徙轨迹等串联贯通,再现家族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图景。另一方面,通过抽取家谱文本中的家规家训、伦理道德观念等,可形成家族文化知识谱系,彰显家谱类档案在传统价值观传承中的独特作用。

  在知识化重构过程中,要重视家族成员、社会公众等在丰富家谱记忆内容、激活家谱记忆场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引入众包、协同编目等参与式机制,实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开放共享模式。此外,通过融合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视角与方法,推动不同主体智慧的交叉融合,形成开放、包容、多元的家谱文化价值阐释格局。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家谱类档案知识化重构,是一个基于现代信息环境对传统家谱编修、整理、利用流程进行再造的过程,需要针对数字时代记忆特点,重塑档案工作方式。首先,拓展家谱类档案资源获取渠道,综合运用实地征集、网络捐献、在线众包等方式,最大限度集聚家谱原始记忆素材。其次,变革家谱类档案著录标引方法,探索基于本体、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自动化知识提取路径,提升家谱知识挖掘效率。再次,创新家谱类档案呈现模式,依托知识图谱、时空信息可视化等技术,提供交互式、沉浸式的家谱类档案认知体验。

  3.2 家谱类档案知识化开发过程与方法

  高质量的数据是家谱类档案知识化的基础。要注重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除纸质家谱类档案外,还应关注族谱修订、宗亲会等活动中产生的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碑刻、族规等实物资源,丰富家谱记忆的原始材料。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可运用OCR、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文字转换,并采用标准化的元数据规范进行前置标引,为后续知识组织奠定基础。

  本体是支撑家谱类档案知识化的核心工具。基于族谱的内容特点,需要构建涵盖姓氏源流、世系传承、人物生平、家族迁徙等信息的本体框架。在知识抽取过程中,需人机结合,校核抽取规则,不断丰富扩展本体层级,促进家谱类档案知识库的共享、关联,提升语义互操作水平。

  对家谱类档案进行深层知识挖掘是实现价值重构的关键。以本体为基础,运用命名实体识别、句法分析、主题聚类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从家谱文本中准确抽取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结构化信息,并通过知识推理、知识链接等方法揭示其内在语义关联。还可以进一步融合谱牒、方志、口述史料等多源数据,拓展家族人物、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构建多层级、多维度的家谱知识网络。

  直观、生动的知识呈现是提升家谱类档案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有力抓手。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可多角度再现家谱知识。例如,通过知识图谱,描绘家族发展脉络、人物关系网络;借助GIS时空分析,刻画家族迁徙轨迹、人口分布态势;利用3D建模、VR等技术,再现家族建筑、历史场景。

  3.3 家谱类档案记忆资源特色开发与应用

  家谱类档案是联结个人与家族的情感纽带。在数字记忆时代,应立足社会大众寻根问祖、族谱修撰的现实需求,开发家谱类档案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在线家谱检索、家谱数字阅览、祖先生平展示、家族迁徙地图等功能,方便用户了解家族渊源,追忆先祖事迹。针对家族后人参与族谱续修、充实家族资料的意愿,可开发在线编修平台,激活相关家族记忆。还可结合VR、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创设沉浸式家谱文化体验,通过家谱故事、虚拟展厅等形式,引发情感共鸣,唤起家国情怀。

  弘扬优良家风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家谱类档案中记载的家规家训、名人事迹等内容,是宝贵的家风教育资源。可以依托馆藏家谱类档案资源,通过对家训典故、家风故事的提炼,形成生动鲜活的数字化家风教育产品,以知识图谱、虚拟展厅等方式生动再现家风家训内涵,引导社会大众感悟中华传统美德,传播向善向上的价值理念,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注入文化底蕴。

  家谱类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谱类档案知识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可多维度、多层次展现中华姓氏文化、家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时代价值。例如,建设姓氏文化数据库,全景式呈现姓氏渊源流变、名人轶事,弘扬中华孝道文化;打造区域家族文化知识服务平台,再现区域移民、经济文化发展历程,彰显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参考文献

  [1] 王玉珏 , 王倩媛 . 全球数字记忆 : 历史缘起、时代内涵与未来展望 [J]. 档案学研究 ,2024(1):12-19.

  [2] 牛力,高晨翔,刘力超,等.层次与空间:数字记忆视角下名人档案的价值挖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1(5):138-144.

  [3] 胡宇浩 , 倪丽娟 . 家谱档案价值发掘路径探究 [J]. 山西档案 ,2021(6):107-112.

  [4] 丁华东 , 周子晴 . 数字人文 : 数字时代社会记忆再生产的新景观 [J]. 情报科学 ,2023(11):1-7,27.

  [5]张钰桐,徐健.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家谱类档案资源重构:价值、逻辑及框架[J].档案学研究,2022(5):94-101.

  [6] 王丹 , 王红红 , 颜祥林 . 国内档案学界数字记忆研究的兴起、发展与展望 [J]. 山西档案 ,2022(3):177-186.

  【基金项目】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提升郑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SLX20230651)。

  【作者简介】陈娜娜(1989—),女,汉族,河南济源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