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有用性视角下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0 08:14:52被阅览数:25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邱政 岳家斌

  摘要:基于感知有用性理论,探讨了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感知有用性对校史教育接受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内在学习动机起到重要中介作用,而年级则具有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强调提高学生对校史教育价值认知的重要性,以及激发学生内在兴趣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实践建议,包括提升校史档案的感知有用性、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制定差异化教育策略、加强档案开发利用、构建评估体系和推进专业化建设等,旨在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接受意愿,为高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感知有用性;技术接受模型;自我决定理论;校史教育;接受意愿

  大学校史即大学在创立、发展过程中大学人开展办学、治学、教学、求学、服务社会等各类实践活动的记录和诠释。校史教育作为对大学校史全面、系统的展示,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校园认同感、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对校史教育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其有效性和影响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感知有用性理论是技术接受模型(TA M)的核心概念之一,反映了个体认为使用某一系统对其工作绩效提高的程度[2]。将感知有用性理论引入校史教育研究,有利于为提高大学生对校史教育的接受意愿提供新视角。本研究旨在探讨感知有用性与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升校史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假设

  1989年,Davis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指出个体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有用性感知会直接影响其接受意愿。当学生认为校史教育所涵盖的知识对其学习、生活或未来求职有一定支持作用时,他们可能会更积极地参与校史教育活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

  自我决定理论(SDT)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它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在想要实施某种行为时的自我决定程度[3]。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先天性和内在倾向性会决定其追求成长的机会和方向,并假设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如果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动机,那么其在活动中的执行力会更强[4]。因此,若将自我决定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可以推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影响大学生对于校史的接受意愿。具有较强内在动机的学生可能出于自主学习的原因,往往能够保持对于校史教育活动的高持久性与高参与度。而具有外在动机(如为了获得学分或满足课程要求)的学生,可能出于环境、制度的推动呈现出对于校史教育活动的高接受意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内在学习动机正向影响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

  H2b:外在学习动机正向影响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

  感知有用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校史教育的学习动机。当学生认为校史教育是高价值活动体现时,可能会激发他们对于校史教育的自主学习兴趣。而当学生认为校史教育是重要实用价值(如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帮助)获取渠道时,其对于参与校史活动的外在动机可能随之提升。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内在学习动机。

  H3b: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外在学习动机。

  当学生认为校史教育是一项能够提升自身学习、工作等行为绩效的活动时,可能会增强他们对校史教育学习的内在动机或外在动机,进而提高其接受意愿。例如,学生认识到校史教育是一项高价值体现的活动时(高感知有用性),对校史教育的学习兴趣会随之提升(增强内在动机),从而促进他们对于校史教育活动的参与度(高接受意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4:内在学习动机在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H5:外在学习动机在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低年级大学生可能会选择校史教育活动这一渠道来了解学校的环境、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此感知有用性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强。相比之下,高年级学生可能受专业课程学习、未来职业规划等压力影响,对校史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6:年级对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以上假设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检验这些假设,旨在全面理解影响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复杂机制,为高校制定有效的校史教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jpg

图1  感知有用性视角下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模型

  1.2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问卷设计基于广泛的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主要包括4部分:一是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用于了解样本特征和探讨可能的群体差异。二是感知有用性量表,参考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量表,并结合校史教育特点进行修改,共8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计分。题项包括“学习校史有助于增强我对学校的认同感”“了解校史对我的个人发展有积极影响”等。三是校史教育接受意愿量表,基于行为意向量表修订而成,共6个题项。同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题项包括“我愿意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史教育活动”“我会推荐同学参加校史教育课程”等。四是学习动机量表:采用Vallerand等于1992年编制的学术动机量表(AMS)的简化版本,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维度,共12个题项。内在动机题项如“我学习校史是因为我喜欢获取新知识的过程”等,外在动机题项如“我学习校史是为了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优势”等。

  本研究的对象为中国全日制本科院校在校学生。考虑到高等教育的地域差异,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选取3所综合性大学,并与各校教务处合作获取学生名单。采用系统抽样法从每个学校中随机选取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5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

  数据收集采用在线问卷方式,于2024年4月1日至4月30日,通过问卷星平台在线发放共4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80.2%。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男生占46.8%(169人),女生占53.2%(192人);大一学生占28.5%(103人),大二学生占26.3%(95人),大三学生占24.7%(89人),大四及以上学生占20.5%(74人);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占45.7%(165人),理工类专业学生占54.3%(196人)。

  2  研究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出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了解样本的基本特征和各变量的分布情况,为检查数据的正态性和后续的参数统计分析奠定基础,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jpg

  感知有用性量表的均值为3.74(SD=0.85),表明大学生对校史教育的感知有用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校史教育接受意愿量表的均值为3.60(SD=0.91),表明大学生对校史教育的接受意愿较为积极。学习动机量表中,内在动机的均值为3.87(SD=0.77),外在动机的均值为3.95(SD=0.80),表明学生的外在动机略高于内在动机。

  2.2 模型路径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路径分析。模型拟合指标显示良好的拟合度:χ²/df=2.43,CFI=0.95,TLI=0.94,RMSEA=0.061,SRMR=0.048。表2是主要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

表2  模型路径检验数据及假设验证结果

3.jpg

  为检验H4和H5的中介效应假设,本研究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介效应分析数据及假设验证结果

4.JPG

  2.3 调节效应检验

  为验证H6的年级调节效应,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先将样本按年级分为低年级组(大一、大二)和高年级组(大三、大四及以上),再进行交互项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调节效应检验数据及结果

5.JPG

  分析得出,年级与感知有用性的交互项对校史教育接受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15,P<0.01)。这表明,年级确实对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支持了H6。具体而言,对于高年级大学生,感知有用性对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正向影响较弱;而对低年级大学生,这种正向影响更强。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感知有用性理论,探讨了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五项重要结论。第一,研究结果支持了感知有用性对大学生校史教育接受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当学生认为校史教育对其个人发展有价值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校史教育活动。第二,内在学习动机对校史教育接受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在学习动机对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强调了激发学生内在兴趣的重要性,单纯依赖外部激励可能效果有限。第三,感知有用性对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提高学生对校史教育价值的认知可能会同时增强其内在兴趣和外在动力。第四,内在学习动机在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外在学习动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这表明,内在动机在校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第五,年级对感知有用性与校史教育接受意愿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3.2 实践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围绕校史档案建设与管理,档案部门应与教务部门协同,开发基于校史档案的专题教育课程,组织校友参与档案解读活动,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突出校史档案的教育价值和实用价值[5];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互动性强的数字展览,组织校史档案研究竞赛,设立档案志愿者项目,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差异化档案教育策略,低年级可设计基础认知活动,高年级则可组织档案编研实践;加强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建立数字化平台,将档案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文创产品,以扩大其影响力;构建教育效果评估体系,进行跟踪评估和统计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加强校史档案工作的专业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组织相关培训,建立交流平台,从根本上提升校史档案教育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 鲁昆洪 , 毛菊 . 面向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校史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 [J]. 档案学研究 ,2023(6):119-127.

  [2] 黄鑫昊 , 冯馨瑶 . 大学生移动短视频主动发布意愿的动力机制研究 [J]. 情报科学 ,2021(11):83-89,95.

  [3] 关磊 . 高校图书馆有声阅读推广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3(11):20-31.

  [4] 万莉 , 程慧平 .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虚拟知识社区用户持续知识贡献行为动机研究 [J]. 情报科学 ,2016(10):15-19.

  [5] 章华明,张燕.面向“大思政课”育人改革的红色档案叙事转向:以校史资源为例[J].档案学通讯,2023(4):14-21.

  【作者简介】邱政(1989—),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岳家斌(1987—),男,汉族,山西清徐人,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