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8:22:17被阅览数:6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杂志 作者:黄佳音
2024年5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为全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涉藏地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记忆提供了经验样板。近日,本刊记者就其“申忆”有关情况专访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档案馆馆长达瓦拥西。
一、从2015年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到今年5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横跨近十年的“申忆”有哪些经验?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达瓦拥西:此次“申忆”历时9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跑。从德格到乌兰巴托,从档案馆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评审现场,我和“申忆”团队见证了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满载中华文明记忆,从历史深处走上世界舞台全过程。时至今日,回忆起漫长的“申忆”之路和全票决胜的关键时刻,很多辛酸历程和感人故事依然历历在目。
“申忆”工作于2015年11月27日正式启动,当时甘孜州政府成立了甘孜州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领导小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佐证资料并撰写了最初的申报材料,为此次成功入选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5月8日,在国家档案局和省州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讲到经验,我们认为:第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省州领导结合实际情况,将“申忆”工作移交至德格县委县政府负责推进。德格县先后4次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调整充实“申忆”领导小组力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申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由档案馆主要负责人担任。特别是,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依然全力支持“申忆”工作,共拨付80万元专项资金,为“申忆”工作提供了财政保障。第二,加强汇报对接。在“申忆”过程中,我们始终以主动出击、全情投入的姿态推进工作,多次向国家档案局和省州档案局(馆)和州县主要领导汇报“申忆”工作开展情况,并积极征求上级领导建议意见和大力支持,确保“申忆”工作有序有力推进。第三,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培训班,系统学习申报工作专业知识和相关程序。在培训班档案项目介绍陈述环节时,国家档案局领导专门为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项目提供了额外时间。我们也把握机会,围绕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展开详细介绍,得到了在座专家、领导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第四,聘请专家团队。我们聘请了7位学识渊博、各具特长的专家学者,按照在“申忆”流程围绕文本资料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同时,对各级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第一时间同专家组成员会商研判,不断对“申忆”材料进行打磨完善,力求申报材料精益求精。第五,全力以赴备战评审。这是“申忆”成功前的最后一步,在大会评审环节中,我们通过前期准备详实的申报文本资料,全方位阐述了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的历史全貌、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展现了雕版档案的真实性、稀有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完整性,赢得了与会国际档案专家人员一致认可,最终以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第六,持续强化宣传质效。“申忆”期间,我们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利用各类主流媒体平台、宣传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覆盖式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对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申报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支持度,努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申报的浓厚氛围。特别是“申忆”成功后,第一时间与宣传部门沟通协调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国内外各类权威媒体竞相报道,让这一民族文化盛事跨越国界,成为展示中国民族团结、文化进步、社会和谐,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然,短板和不足也是有的,首先,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宣传措施,但宣传方式还较为传统,宣传效果尚未深入人心。其次,部门协调联动还需发力。前期,各职能部门和干部对此项工作还缺乏深入了解,虽然通过“申忆”工作有了一定改善,能够立足岗位推动工作,但还是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有哪些独特之处?
达瓦拥西: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印刷技艺是整个涉藏地区唯一保存着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着的传统技艺,其他地区均已失传,堪称“中国活版印刷的活化石”,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它的存在远不止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的标本,还承载延续中国历史文化中厚重的过往。作为藏族雕版档案印刷工艺最高水平,因其浩瀚的经版档案和仍在使用的技艺,是藏族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载体。经文的印刷被分为裁经、泡纸、兑墨和研磨朱砂、印刷、晾晒、洗版、入库、分页、校对、装订等1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十分细腻且有极高的要求。造纸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作原料,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所生产藏纸不会被虫蛀,吸墨性很强,分量轻,韧性好,有独特的价值。德格印经院经版档案选红桦木为原料,经火熏、粪池、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可几百年不变形,宜用来雕刻。同时,德格印经院的经版档案文字雕刻很深,书法十分优美,适合反复印刷,在印制中形成许多独特技艺。这些精细的生产技艺都是德格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当前,德格印经院坚持纯手工刻印典籍需面对哪些问题?将通过哪些手段使这项耀眼的文化遗产能够长留于世?
达瓦拥西:目前,德格印经院完整保存了雕版档案325520块,包括古印版和画版,其中古印版有228814块;画版分为唐卡、坛城、大型典籍函授插图和灌顶所需图片数千幅:大型典籍丛书函首左右均有插图,即《甘珠尔》212幅、《丹珠尔》421幅、《旧译十万续》54幅、《三体般若经八千颂》文中65幅、《大宝伏藏灌顶图片集》(札哩)3272幅。这些雕版档案主要雕刻于18—20世纪中叶,囊括了11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藏文经典文献,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甘珠尔》版架
德格版《甘珠尔》
对这些大量的珍贵文献雕版进行手工刻印主要涉及了制造生产成本高、工艺复杂、部分生产工艺尚未恢复、新技术冲击等诸多问题,加之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传承和发展遭遇困境,亟须社会各界共同采取保护措施。此次“申忆”成功使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有利于更好保护和传承该项技术。9月15日,德格县与杭州国家版本馆携手合作启动了“德格印经院珍稀雕版研究保护”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运用先进的无接触式、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技术,将雕版档案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丝纹理都精准记录下来,进而转化为可永久保存的数字资产。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实体雕版档案因频繁接触、搬运带来的物理损伤风险,更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再现提供了丰富而准确的数据支持。全新的数字化形态,也可以让世人更加直观地欣赏和了解雕版印刷技艺。目前,印经院印版档案数字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和对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四、未来对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的宣传、利用有哪些考虑?
达瓦拥西:首先,全力做好“申忆”后半篇工作。此次“申忆”成功,让我们对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成功更有信心,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中英文提名表的编撰填写、中英文宣传视频、院藏雕版档案图片等申报资料的定稿工作。第二,精心谋划专展活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围绕此次“申忆”幕后故事,积极争取国家、省、州重点档案专题保护开发项目资金,打造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镌刻的记忆”专展,通过讲好“申忆”故事和德格故事,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更加有形有感有效。目前,专展设计和展陈大纲已完成。第三,深挖档案文化价值。我们将以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为核心,持续深入挖掘康巴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甘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维护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中作出更大贡献。第四,主动参与学术交流。积极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习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关于世界记忆项目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经验做法。同时,将其作为宣传推介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档案的重要平台,主动征求专家学者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拓展思路视野,助推“申忆”工作提质增效。第五,积极营造浓厚氛围。高质量制作一批宣传视频、纪录片、精美图文等,通过张贴横幅和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德格县档案馆和文管中心、印经院正在筹备联合发布会,拟通过展示一批价值珍贵和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雕版档案,吸引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断扩大雕版档案的文化感染力、影响力、传播力,凝聚更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推动档案文化的保护传承,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