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3 10:26:08被阅览数:34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冯凯云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我国古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系统梳理大数据技术在古籍数字化、内容开发、传承利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聚焦大数据技术在古籍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创新应用,深入分析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出大数据技术赋能下提升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水平、创新古籍传承模式的实现路径,并结合典型应用实例进行论证分析,力求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古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实现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籍保护;大数据技术;文化遗产;古籍数字化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古籍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蕴藏着先人的智慧结晶。2021年底,据媒体报道的初步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古籍有20余万种,60多万部,加上副本有270多万部。然而,由于纸张脆弱、印刷粗糙等原因,许多珍贵古籍面临着被损毁的威胁。如何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破解古籍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大数据技术在古籍保护中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学者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古籍数字化的技术体系架构,探讨了大数据分析、知识挖掘等技术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中的应用。也有学者分析了古籍数字化与古籍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规范的重要性[1]。但总体而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数字化领域,关于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古籍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生动诠释等方面的探讨还比较少。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势,打造古籍智慧化应用新场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新时期古籍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鉴于此,本文拟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大数据技术在古籍保护与传承领域的创新应用,分析古籍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统筹规划、标准建设、技术创新、资源转化、传播拓展等角度,探索大数据技术赋能古籍保护传承的实现路径,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古籍整理、虚拟仿真技术再现古籍修复过程、智能推荐服务精准传播古籍、元宇宙革新古籍阅读体验等典型应用案例,论证大数据技术驱动下古籍资源活化利用、古籍文化跨界融合传播的广阔前景,力求为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古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1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古籍保护的现状分析
1.1 大数据时代古籍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如火如荼。2021年更被视为元宇宙元年,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环境和社会形态正在形成。纵观古籍保护与传承领域,一方面,大数据技术为破解资源数字化、知识组织与深度开发等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汇聚也对传统的管理利用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2]。因此,准确把握大数据发展形势,积极应对机遇挑战,实现从数字化保护向智慧化传承的跨越,是摆在古籍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
1.2 古籍数字化保护的现实进展
古籍数字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实现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古籍数字化实践,经过近30年的努力,在数字化数据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古籍数据库—— “中华古籍资源库”,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使用,到2021年11月,为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古籍资源,“中华古籍资源库”开始实行免登录阅览。目前,该库已拥有书籍、影像资料逾2640万页,服务级别的数据总量达1013TB,近3年访问量超3亿人次。数据库的建立使得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典籍实现了从纸质资源到数字资源的华丽转变。但受制于顶层规划设计缺乏、数字化标准不统一、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我国古籍数字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需探索大数据环境下推进古籍数字化保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新路径[3]。
1.3 大数据分析技术助力古籍内容深度开发
随着数字人文理念的兴起,利用大数据分析、知识挖掘等现代技术手段,对蕴藏在海量古籍文本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一些学者尝试运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对数字化古籍进行内容主题聚类、关键词提取,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同时,知识图谱、语义关联分析等技术在古籍整理、文献考证等方面的应用也初见成效。但总体而言,受限于古文语料资源匮乏、语义理解难度大等因素,目前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古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待在丰富数据资源、优化分析模型等方面持续用力。
1.4 面向传承的古籍数智化应用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多元载体、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来增强古籍资源的传播互动和魅力弘扬,已然成为大数据技术赋能古籍传承利用的重要着力点[4]。随着《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的提出,近年来动漫、纪录片、文创等形式的数字古籍产品不断涌现,为古籍的活化提供了新出路。此外,一些馆藏机构尝试着利用AR、全息影像等虚拟现实技术再现珍贵典籍的修复过程,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但从总体看,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不同平台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存在各自为政、标准各异、内容重复等现状,难以实现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时,数字内容产品的文化内涵、思想深度等方面亟须进一步提升。
2 大数据技术赋能古籍保护传承的路径探讨
2.1 顶层规划引领,健全标准规范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动古籍保护传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指引下,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将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应用于繁荣发展的古籍事业,制定专门的政策制度,为古籍大数据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系统谋划古籍数字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科学统筹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等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还应重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依据大数据管理模式来完善古籍数字化采集、加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建立,有助于破除“孤岛”现象,实现古籍资源的共享共用与提质增效。
2.2 聚焦核心技术,夯实应用基础
大数据分析应用是提升古籍保护传承现代化、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支撑,因此要立足需求导向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针对古籍大数据资源异构、语义复杂等特点,古籍相关研究人员要加强数据汇集融合、语义理解、知识挖掘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突破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实时处理分析等工程化技术瓶颈,为构建古籍知识服务新业态奠定基础。同时,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探索在古籍整理、修复、展示、互动中的创新应用,赋予古籍新的生命活力。例如,运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来辅助文字识别、版本比对等,并利用知识图谱实现文献资源的语义关联,进而通过AR、全息影像技术再现古籍修复过程,实现VR、数字孪生技术所构建的沉浸式阅读场景,不断拓展古籍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2.3 深化资源转化,提升知识服务水平
大数据技术不仅为古籍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承载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蕴藏在古籍资源中的文化价值充分彰显出来。通过梳理当前社会对古籍文化的需求,推动古籍数字资源的深加工、精细化、多元化利用。具体来讲,可利用知识图谱、语义分析等技术,深度挖掘古籍中蕴含的历史人物、文化现象、思想观念等知识要素,实现碎片化资源的关联整合、体系化重构。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不同人群的古籍知识服务产品,满足公众的休闲娱乐、创意设计、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等多元化需求。比如,基于知识检索的互动性古籍知识问答系统来设计形象生动的人物关系网络图谱,策划印制古籍保护档案研究成果图集,用沉浸式场景讲述古籍修复背后的故事,用短视频生动展现古籍中的诗词歌赋,不断增强古籍知识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感染力。
2.4 创新传播模式,拓宽传承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现实生活相衔接。大数据时代,推动中华古籍走进大众视野,关键在于创新传播模式,拓宽传承路径。要顺应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趋势,利用新平台、新载体积极探索沉浸式、参与式古籍阅读推广新模式。例如,积极对接短视频、虚拟直播等新型内容生产方式,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古籍跨媒体、跨语言、跨文化传播。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等各方力量,加强与文旅、动漫、游戏等行业的跨界合作,通过影视化、数字化、情境化等方式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3 大数据技术驱动的古籍保护传承应用探析
3.1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古籍整理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破解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中的诸多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基于大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模型与方法可以有效辅助古籍文字识别、断句标点、版本校勘等工作,大幅提升古籍整理工作效率。同时,知识图谱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构建古籍知识元素间的语义关联网络,能够揭示隐含的知识脉络,发现新颖的研究问题,为文献考证、思想义理阐发等传统研究方式注入新动力。具体的技术应用案例包括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OCR模型,可实现对古籍影像的快速识别转录;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可对古籍人物、事件、观念等进行全面梳理,推动诠释研究向纵深拓展等。
3.2 虚拟仿真技术再现古籍修复
虚拟现实、三维重建、全息投影等技术的进步为古籍修复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通过海量多源异构的古籍数据融合、高精度三维建模、沉浸式人机交互等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和再现古籍修复全过程,既有助于修复经验的传承积累,也能促进公众参与互动、提升公众的文化体验。国内外已有博物馆尝试利用VR技术再现馆藏古籍善本的修复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手段展示修复前后的古籍面貌,生动呈现修复技艺的神奇魅力。未来,随着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概念的兴起,基于大数据开发的虚拟数字平台能够将虚拟技术与实体空间深度融合,构建沉浸式互动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古籍修复的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宣传路径。
3.3 智能推荐服务精准传播古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推荐服务作为一种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正在成为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内容传播的重要手段。将智能推荐技术引入古籍数字资源服务,有助于实现海量古籍信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在具体细节层面,通过对用户阅读行为、兴趣偏好等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利用协同过滤、内容推荐等算法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古籍内容,不仅可以显著加深用户与古籍的互动深度,还有利于加强不同群体、不同媒介间古籍知识的交流共享,提高传统文化传播效率。因此,随着推荐算法模型的不断优化,以及语义理解、情感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智能推荐技术有望成为传统文化“破圈”、走进大众生活的重要驱动力,为古籍保护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3.4 元宇宙场景革新古籍阅读体验
元宇宙作为虚实相融的沉浸式互联网应用新形态,为重塑古籍阅读体验、拓展古籍传承利用空间带来了无限想象。例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元宇宙中构建古代书斋场景,能够再现文人雅士谈经论道的生动情景,或开发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籍互动阅读系统,用沉浸式场景讲述古籍修复背后的故事,用虚拟直播带货推介古籍文创产品,都将极大提升用户获得感,让古籍阅读变得更加引人入胜[5]。当前,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已开始积极探索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阅读空间,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人文体验。未来,元宇宙有望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为古籍价值彰显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马千贺 . 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据保全的体系架构研究 [J]. 山西档案 ,2022(2):106-113.
[2] 周林兴 , 崔云萍 . 大数据视域下档案数据质量控制实现路径探析 [J]. 档案学通讯 ,2022(3):39-47.
[3] 姚伯岳 , 周余姣 , 王鸷嘉 . 古籍传承性保护再认识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3(1):58-67.
[4] 杨林芬 , 都德标 . 理论·方法·路径 : 社会记忆视域下的《滇南本草》编纂研究 [J]. 山西档案 ,2023(3):97-103.
[5] 黄霄羽 , 管清潆 . 聚焦众资源助推现代化 : 2023档案年会主题折射国内外档案工作的最新特点和趋势 [J].档案学研究 ,2023(5):22-29.
【作者简介】冯凯云(199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郑州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