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档案数智化新成就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04 19:28:02被阅览数:89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章燕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以数智化推动档案事业全面深化改革,以档案数智化新成就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档案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重大议题。

  档案数智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档案数智化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优势新要素新动能。

  第一,加快推进电子档案单套制,为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水平开放塑造新优势。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文件单套归档与电子档案在线利用,解决数字政府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也为构建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奠定基础。参考世界银行新版营商环境评估体系,重点从提高档案信息透明度与可获取性、加快档案业务数字化与档案服务在线化两个方面,构建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档案服务体系,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档案互认、档案数据开放、档案数据创新应用、档案增值服务等探索,构建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相匹配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第二,加快档案数据要素的形成、治理与流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要素。加快档案数据资源的汇聚畅流,推动存量档案数据化归集与增量数据档案化治理并进,实现从档案数字资源向档案数据资产升级。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行动及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为数据要素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大模型发展贡献力量。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档案数据空间、区域性档案数据大脑和专业档案数据仓,建设独特的档案数据底座。

  第三,大力发展新质档案业态,为实现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档案强国提供新动能。加快传统档案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以纸质档案数字化、整理加工、实体寄存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传统业态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业态升级。重点发展与档案数据相关的软硬件及内容产业,以及与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医疗、现代物流、文旅创意等融合发展的相关产业。推动档案产业做精做强,培育档案领域“独角兽”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档案产业集群,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档案服务市场。

  档案数智化助力人民生活品质提高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档案数智化应立足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加快各类涉民专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准确、便捷、高质量、个性化提供。加快专业档案工作理念、内容更新,向以群众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以数字或数据形态为主要形式、以技术与系统管理为主要方式、注重应用的转变。重点推进人事、健康、房产等民生领域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在线利用与多应用场景开发,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支持专业档案(信息)安全有序向本人开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如,推进人事档案服务改革,完善流动人员档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个人数字档案袋”,探索构建个人档案数据驱动的新型人才服务体系,进而优化创业、促进就业、发展就业新形态。又如,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建档和质量控制,建立并完善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支持智能化终端与电子健康档案联通,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在健康档案数据深度挖掘中的作用,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康养发展。

  第二,增加档案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的基础性、便捷化、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做好“托底”,增加档案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数智化提升档案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与便捷性。如,优化档案查阅、出证、编研、展览等服务方式,实现“一站式”“一屏式”“一键式”服务。档案主管部门可协同综合档案馆、档案形成单位,制定档案公共服务清单并实现清单化管理,实现档案服务“一件事”。另一方面,夯实“底基”,加快涉民档案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在数据驱动发展、数据价值化要素化的背景下,提供档案数据日益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档案机构应提供高质量档案数据“净菜”,扮演好“中央厨房”角色,为其他部门制作各式风味“美食”创造条件。同时,鼓励“拔高”,在档案公共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支持社会主体参与档案服务创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档案增值服务。

  档案数智化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以档案数智化驱动档案文化服务发展壮大,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

  第一,深化档案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打开新时代档案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可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档案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加快专业档案和数字档案归集,畅通档案开放与共享渠道。二是创新档案文化服务生产与传播机制,从过去以档案部门独立开发和提供档案文化产品为主,向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激活全民利用、传播和制作档案文化产品的活力转变。同时,应加强综合档案馆线下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对优秀档案文化线上传播者的支持。三是使优质档案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支持鼓励基层档案机构制作传播优秀档案文化产品,完善城乡档案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同时,充分运用先进技术,让人民群众通过“云端”“指尖”直接获取优质档案文化服务。

  第二,大力发展档案文化新业态,打造更多顺应文化发展潮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展现当代中国改革发展文化3个方面打造档案文化产品,生动展现党的领导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立体呈现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现在—未来”宏大图景。推动档案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借鉴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经验,打造更多档案文化“爆款”产品。推动档案与文旅、健康等行业深度融通发展,加大对非遗、工业遗产等档案的开发利用,打造档案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支持优秀档案文化产品、文化领域档案标准“走出去”,增强我国档案事业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信息资源管理系副主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1月4日 总第4208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