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08:18:02被阅览数:119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梁秀丽
摘要:红色档案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荣历史与宝贵经验。深入开展红色档案编研工作,对于续红色基因、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红色档案编研开发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缺乏战略性思考、编研方式单一、复合型人才匮乏、成果转化传播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红色档案编研的对策:转变编研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拓展编研选题,彰显时代特色;革新编研模式,借力现代技术;创新成果利用,扩大社会效益。
关键词:红色档案;编研策略;创新转化;红色基因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红色档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记录,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开展红色档案编研工作,将其与全国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红色档案题材,开发更多更好的编研成果,总结革命先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对于续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档案编研工作展开研究。首先,阐述红色档案编研开发的重要性,为探讨新时代红色档案编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析红色档案编研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创新编研理念、拓展编研内容、革新编研模式、强化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红色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 红色档案编研开发的重要性
1.1 红色档案的价值
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具有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1]。
红色档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真实记录和见证,集中反映了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红色档案饱含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是党和国家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档案不仅是全面了解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威资料,而且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的重要载体。
1.2 开展红色档案编研工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红色档案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是开展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波澜壮阔、感人至深,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思想观点、价值理念和实践经验,是一部“永恒的教科书”。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创新转化红色档案资源,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实践的力量,以及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都具有重要意义[2]。
另一方面,红色档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宝贵资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复杂。而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还不够充分。因此,加强红色档案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让先进文化始终成为社会主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巩固,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时,创新红色档案编研的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能,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均具有重要作用。
2 红色档案编研开发的现实困境
2.1 红色档案编研开发缺乏战略性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档案工作者认为档案部门的职责仅限于档案的管理与保管,而忽视了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普遍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档案编研耗时耗力,且社会认可度不高,与社会发展缺乏必然联系。这些工作者更倾向于将档案部门的工作重心局限于档案信息的初级加工、目录建设和文件汇编等基础性工作,而将红色档案的深度开发和高质量研究成果的生成视为党史部门的职责范围。他们误将档案部门从事红色档案研发解释为越粗代厄,偏离了部门的主业。观念上的偏差导致档案编研部门对红色档案开发工作重视不足,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和长远规划等方面均有所忽视。思想认识的栓楷严重制约了档案部门红色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红色档案编研开发方式相对单一
当前,档案部门在红色档案编研方面仍局限于红色档案汇编这一单一模式。该模式对档案资料缺乏深度加工和系统梳理,其成果难以体现“研”的深度和独创性见解[3]。传统模式的编研成果的社会传播度有限,大众阅读兴趣不高,往往会将其束之高阁,难以发挥红色档案资源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红色历史话语权旁落,甚至丧失解释权。面对当下的多媒体时代,红色档案编研方式呕需创新,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鼓励档案馆创新开发利用档案方式,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要求档案编研部门充分运用大众化传播媒介,创新红色档案编研模式,扩大优质成果传播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编研工作的价值。
2.3 红色档案编研队伍复合型人才缺乏
首先,档案部门缺乏既精通党史研究又擅长档案编研的复合型人才。受行业局限,档案部门创新意识不足,在人才引进方面固守传统专业导向,忽视了党史研究等相关领域人才的纳入,导致档案部门人员在党史研究深度等方面存在不足,编研成果质量和社会需求契合度较低。其次,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档案部门函需引进精通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档案开发利用新模式的需要。最后,档案编研人员队伍不稳定。编研工作在档案部门中地位不高,编研人员多为兼职,且调整频繁。加之,编研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缺乏系统培训,编研成果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社会效益发挥受限。
2.4 红色档案编研成果转化传播有待加强
档案部门编研工作长期以来都鲜为人知,社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4],导致大众普遍认为这一部门可有可无,从而在人力、物力的支持上明显欠缺。这种根植于传统认知的档案工作理念,即将档案视为单纯的文献资料保管,忽视其信息资源开发的属性。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单纯的档案保管已难以适应时代需求,函需通过编研工作深度挖掘档案的内在价值。未来,应大力加强档案编研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各界对该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一方面,可利用档案管理部门的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阐明其在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提高公众认知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可通过开展档案开放日、档案文化展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档案,感受档案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同度和支持度,进而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这样,档案编研工作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进而推动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3 创新红色档案编研开发的对策
3.1 转变红色档案编研开发观念
档案编研部门应充分认识红色档案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要把握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清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发挥红色档案在宣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同时,紧扣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大主题,创新性开发红色档案,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革命故事,将红色档案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加强全员培训,提升红色档案开发能力。在编研过程中,充分挖掘红色档案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将红色档案转化为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生动教材。同时,抓住信息化机遇,运用新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模式,提升编研质量,开发出契合社会需求、具有较高传播力的档案信息产品,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的社会效益。
3.2 拓展红色档案编研开发工作选题
红色档案编研选题应立足红色档案资源优势,紧扣建党百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充分发挥档案在现实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自觉服务国家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大局。要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挖掘、传承和利用能够体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红色档案。选题应紧密契合时代需求,将时代教育性作为首要标准,充分利用档案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以感染力和影响力兼具的方式弘扬红色基因。
3.3 革新红色档案编研开发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部门进行红色档案编研时必须适应体制、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变革。体制上,要突破封闭式的内部编研模式,在充分利用内部力量的同时,引进党史研究、多媒体编导等领域的专家,组建跨领域的红色档案开发团队,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必要时可采取外包方式,借助专业团队力量提升编研质量。内容上,除利用本部门档案外,应向社会征集相关档案材料,并与其他机构合作,采取灵活的方式充实编研素材。技术上,可建设红色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搭建智能化编研处理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智能采集、筛选编研素材,形成初稿,再由编研人员深度加工,提高编研效率。
3.4 创新红色档案编研成果利用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编研成果利用方式已无法满足大众需求。档案部门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电子出版物、微电影、网上展厅等多元化方式,突破时空限制,为大众提供全方位的档案利用服务,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例如,在传统实物展览的基础上,利用云平台、大数据、智能终端、网络电视、电子阅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步推出网上电子展览,方便大众远程观展需求,拓展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渠道和利用效果。
4 结语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记录,蕴含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精髓。深入挖掘和编研红色档案对于续红色基因、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红色档案编研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理念、优化选题、革新模式、拓展利用等方面,提出推动红色档案编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这既是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又是每一位档案编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时代档案工作者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红色档案编研的广阔天地中放飞梦想、实现价值,以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成果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冬权.在学习习近平同志考察浙江省档案局(馆)时讲话座谈会上的发言[J].中国档案,2014(10):14-16.
[2]陆国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J].档案学研究,2021(6):4-5.
[3]房小可,谢永宪,王巧玲.基于数字人文的档案编研方法新探[J].档案学研究,2020(5):138-142.
[4]董思琦,李颖.数据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发展策略研究[J]。山西档案,2020(1):112-117.
【作者简介】梁秀丽(1972一),女,汉族,山西昔阳人,山西省阳泉市能源发展中心档案馆馆员,学士,研究方向:档案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