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理理念下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29 09:00:30被阅览数:108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廖炜
  摘要: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对新时代高校档案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工作面临档案载体多样化、利用需求增长等现实挑战,函须从制度、组织、技术、监管、运行等维度进行创新突破。在厘清依法治理理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档案规范体系的构成要素,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架构、加强技术支撑、创新监管机制、优化运行流程等方面为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提出路径遵循。高校要以新《档案法》为指引,遵循档案工作规律,强化体系思维、创新方法举措,构建科学完备、全面系统、运行高效的档案规范体系,推动高校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
  关键词:高校档案;规范体系;高校档案体系;依法治理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档案治理法治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档案法》明确了档案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安全和开放利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是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传承创新文化、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档案作为高校的“血脉”和“基因库”,在记录学校发展历程、服务学校管理决策、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新《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对高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适应和匹配新时代高校档案治理的新要求,提升高校档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须攻关的一项重要时代课题。在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档案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方面,档案载体形式日益多样,音像、数据库等非传统载体档案不断涌现,对档案管理与实践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档案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难以很好地匹配和满足档案用户的多维需求。此外,高校档案管理还面临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档案工作在制度、组织、技术、监管、运行等方面进行优化革新与开拓突破。档案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科学、系统、规范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建设依法治理理念下的高校档案规范体系,是推进高校档案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障,是推动高校档案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可循依据与关键举措[3],能够为档案的组织、检索、开发、利用、共享等提供基本遵循,有利于促进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学校管理、人事任命、绩效考核、学科建设等。综观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档案治理以及高校档案工作的探讨已经取得一定理论进展和成果突破,但是有关依法治理理念下高校档案规范体系的系统研究还相对不足。本文拟从档案治理的法理内涵入手,在厘清并阐述高校档案规范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探索依法治理理念下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路径,旨在为高校档案依法治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高校档案规范体系构成要素
  1.1  制度体系
  依法治理理念下的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作为基础保障。制度体系是高校档案治理行为和活动的基本依据,涵盖了正式的规则安排,如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等。科学完善的高校档案制度规范是依法治理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通过不断优化制度设计、健全法规体系,可以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4]。
  1.2  组织体系
  高校档案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构建“党委领导、主管部门指导、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的组织架构是形成依法治理格局的重要基础。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党委总体工作部署,加强学校档案主管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明确相关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责任,注重发挥档案工作委员会的参谋助手作用。组织体系建设还应重视档案从业队伍建设,加强档案干部培训教育,创新队伍管理机制,优化档案部门设置,为依法治理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1.3  技术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依法治档,提升档案管理效能的必要工具,能够有效破解高校档案治理面临的档案海量增长、多元利用等难题,实现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创新升级。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大力发展一体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采集、管理、存储、利用的高度统一和集成;积极开发智能化检索、个性化推送等档案服务新模式,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保障,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4  监管体系
 
 监管是依法治理的重要保障,科学有效的档案监管体系是推动高校档案治理依法合规运行的关键所在。高校要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档案执法与内部管理相结合,统筹兼顾的多层级立体化监管机制。高校主管部门要加强事前引导,做好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和分类施策;加大事中监管力度,将档案执法融入日常监督检查;创新事后评估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强化内部控制,构建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内控体系,充分发挥审计、督查等部门的外部监督作用,强化社会监督。
  1.5  运行体系
  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高校档案依法治理的现实支撑。要着眼强基础、建机制、优流程、提效能,建立全要素、全周期的高校档案规范化管理运行体系;要着力破除部门壁垒,加强横向协同,建立“档案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各单位落实”的联动工作机制;要畅通纵向渠道,建立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传下达、令行禁止”的高效运转格局;要创新管理服务理念,积极推动档案服务供给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领转变,努力打造“互联网+档案利用服务”新模式[6]。
  2  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路径
  2.1  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统一指导、分级管理的“一统两分”法规政策框架。“一统”是指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谋划和系统部署,制定出台引领性、纲领性的法规政策,明确办学治档总体要求,如《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能够为规范高校档案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两分”是指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在国家层面,要加快档案法规制度“立改废”步伐,制定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健全配套政策,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制度规范体系。地方和高校要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和高校档案管理制度,突出高校特色,增强高校档案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统两分”框架的构建,有助于理顺高校与国家档案工作的关系,厘清学校、主管部门与档案部门的权责边界,实现依法依规管档治档,是提高高校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2.2  健全组织架构
  健全组织架构是提升高校档案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要按照“管服并重、双轮驱动”的要求,深化高校档案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党委领导,档案主管部门指导,档案部门具体实施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同配合的组织架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的参谋助手作用,统筹谋划、指导协调、督促落实高校档案事业发展。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强与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在服务方面,高校档案部门要创新服务理念,应用数智技术,拓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档案服务向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延伸,打造“高校智慧档案”服务品牌。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档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档案干部的选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工作队伍。高校档案部门要转变职能定位,从基础的档案管理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治理效能。
  2.3  加强技术支撑
 
 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依法治理的有力支撑和抓手。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要主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智慧档案馆建设为引领,以档案大数据开发利用为导向,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制定数字档案移交、接收、管理、利用的规范标准,规范数字档案形成和归档流程;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档案业务系统功能;注重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档案治理的赋能作用;积极开发智能辅助工具,提高档案编研、整理和开发效率;创新数字档案服务模式,优化档案公开、利用和知识发现机制。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数字档案的安全保障,提高电子文件归档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可用性;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技术防护,筑牢数字档案安全屏障;树立正确的技术理念,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合理运用成熟技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2.4  创新监管机制
  监管是提高依法治理成效和规范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以提升依法治理监管能力为抓手,创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实现精准科学、有效协同的大监管格局。一方面,要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规范,健全督查督办、考核评估、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检查、“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监管威慢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督查督办、考核评价的监督制约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范畴;畅通档案工作反映渠道,积极回应师生关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公开档案法规政策和重要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
  2.5  优化运行流程
  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流程是推动高校档案依法治理落地见效的关键环节。高校要坚持需求导向,对标先进标准,持续优化再造档案工作运行流程,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科学界定和规范立卷归档范围,简化优化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流程,提高档案齐全完整程度;创新档案管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档案管理与校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档案收集、形成的高效协同。其次,要加强档案资源整合,科学编制分类方案,提高档案检索、查阅便捷性;完善电子档案移交和接收流程,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实现多元异构档案资源的高效集成与利用;围绕管理和服务需求,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建立标准规范的元数据,提升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最后,要建立档案开放利用的统一协调机制,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档案开放细则,拓宽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的开放获取和利用效率;建立档案问题发现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妥善应对各类应急突发事件。
  3  结语
  基于新时期档案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界定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内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技术支撑、监管机制、运行优化等方面,为加快构建依法治理理念下的高校档案规范体系提供了路径遵循。高校要以新《档案法》为引领,牢固树立依法治档理念,遵循档案工作规律,强化体系思维、创新方法举措,努力构建起科学完备、全面系统、运行高效的档案规范体系。
  建设依法治理理念下的高校档案规范体系是适应新时代档案治理要求、推进高校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档案工作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贯彻落实。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扣高校特点,把准方向,细化措施,抓好成效。
  制度是根本,要加强法规制度供给,在国家、地方、高校3个层面形成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依法治档夯实基础。组织是保障,要健全组织架构,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管理、服务双轮驱动,为规范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技术是支点,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治理模式与管理服务的优化升级。监管是关键,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创新监管理念、方式,实现科学、有效、精准监管,确保规范落地落实。流程是载体,要坚持需求导向,持续优化简化流程,打造高效协同、优质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模式。
  在推进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学校整体发展相融合,充分彰显档案工作育人功能,切实为立德树人、服务师生、学校治理、改革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历史印证。新时代呼唤高校档案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升。高校档案部门需要不断推进依法治理理念下高校档案规范体系建设,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治理保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帆,吴建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档案治理概念体系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1(1):23-31.
  [2]朱建邦,王巧玲,谢永宪.国家治理时代我国档案资源整体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1(2):20-25.
  [3]陆璐,张卫东.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责任制构建方法与策略研究[J].山西档案,2024(1):47-53.
  [4]牛力,黎安润泽,刘慧琳,等.从物理到数据:智慧档案2.0体系构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2(3):84-90.
  [5]单思远,杨雪.高校档案资源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山西档案,2022(6):118-125,107.
  [6]嘎拉森,徐拥军。档案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实现路径[J].档案学通讯,2022(6):61-69.
  【基金项目】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虚实互嵌,情景交融一基于“实践能力导向的《狱内侦查学》沉浸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JGB418)。
  【作者简介】廖炜(1982一),男,汉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警察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司法行政、刑事执行及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