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8 08:56:20被阅览数:114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王宇
摘要: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馆积极参与研学旅行,成为创新档案服务,拓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径。围绕档案馆研学的价值内涵、内在机理、实施策略等核心问题展开探讨,主要结论如下:一是档案馆研学具有多重价值,在爱国主义教育、群体身份认同、素质教育拓展、文化自信培育等方面彰显独特作用;二是档案文化景观营造、知识转化与精神传导、体验式教育与情感教育共同构成了档案馆研学的内在运行机理,推动研学活动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深入开展;三是高质量推进档案馆研学,需要从基础保障、模式创新、过程管理、评估反馈等层面综合施策,通过构建基础保障体系,深化多元主体协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健全评价反馈机制,促进研学活动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以此进一步丰富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也为新时期背景下拓展档案馆功能、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档案馆研学;文旅融合;研学旅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近年来,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引领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持续加大,逐渐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1]。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定位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形式,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地发展[2]。在此背景下,各地档案馆作为承载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公共机构,纷纷投身研学旅行实践,打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力军。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珍贵历史记录,具有真实性、系统性、权威性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工作者要发挥档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3]。档案馆通过开发主题研学课程、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等,将馆藏档案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使研学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续红色血脉的创新阵地,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为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1 档案馆研学的价值分析
1.1 弘扬红色文化,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档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研学旅行这一体验式教育形式,档案馆可以将红色档案、革命文物、英雄事迹等内容融入沉浸式情境,引导青少年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让青少年在研学过程中近距离感受英雄伟绩,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爱国力量。
1.2 建构社会记忆,实现群体身份认同价值
档案是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活动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丰富的社会记忆,是个体、群体乃至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档案馆研学可以通过挖掘、展示、体验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的档案资料,在参与者心中建构起鲜活的社会记忆,增进群体间的交流理解,促进身份认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与和谐氛围。档案馆研学以历史唤醒记忆,用记忆凝聚认同,有助于加强民族认同、地域认同、行业认同,在多元一体化中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1.3 创新教育方式,实现素质教育拓展价值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形式,为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方式提供了广阔空间。档案馆研学将档案利用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教育形式的生动性、体验性、交互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空间多探索,能陶冶情操、启迪心智、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1.4 传承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自信培育价值
档案史料记录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灿烂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馆研学可以创新性地开发馆藏特色档案资源,用好用活历史文化遗产,在传承创新中激发文化活力,培育文化自信。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档案馆研学能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尊、自信、自强,坚定文化立场,涵养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2 档案馆研学的内在机理
2.1 档案文化景观建设是前提
档案文化景观是指将档案所承载的历史记忆、革命精神、家国情怀等文化内涵,通过场景营造、环境设计等方式得以空间化呈现,形成能唤起情感共鸣、激发精神体验的文化场域[4]。它是档案馆研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情感载体。档案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赋,因地制宜,打造各具地域特色的档案文化景观,提升研学旅行的核心吸引力。档案文化景观的营造需要突出研学主题,合理选择载体,巧妙煊染意境,灵活转换形态。同时,既要尊重档案的原真性,又要彰显时代特色;既要唤醒学生的历史记忆,又要对接现实生活;既要满足教育需求,又要注重美学体验。
2.2 知识转化与精神传导是核心
档案馆研学不同于观光旅游,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感悟道理。这就要求档案馆研学遵循档案知识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发展的规律,注重知识内化与精神感化这一核心环节。默会知识理论认为,知识存在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种形态,显性知识可用语言文字表述,默会知识则蕴含在经验、情感、信念之中[5]。二者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等途径实现相互转化。档案馆研学要优化教学设计,综合运用讲授、参观、体验、反思等方法,促进档案知识由“显性”走向“默会”,让学生在社会互动中感悟先进精神,在角色扮演中加深情感认同,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知行合一。
2.3 体验式教育与情感教育是表现
档案馆研学旨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参与互动中加深情感理解,在创作实践中传承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获得直接经验,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反思、提升。情感教育则重在引发情感共鸣,陶治道德情操,涵育积极的人生态度[6]。二者相辅相成,为档案馆研学提供了重要实现形式。档案馆研学正是要通过设置体验情境、营造沉浸的氛围,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实物操作、情境模拟等参与式互动中收获身心体验,升华精神境界。
3 档案馆研学的实施策略
3.1 构建基础保障体系,夯实研学活动根基
档案资源、课程设计、导师队伍是档案馆研学的3大基础要素,是研学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深度。系统梳理馆藏资源,围绕研学主题,集成开发各类档案,以案证史,以档育人。注重发掘档案的思想内涵、精神价值,为研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撑。二是着力打造精品研学课程体系。制定研学课程开发指南,明确课程目标、主题内容、组织形式、实施要求等,促进课程规范化、系列化、差异化发展。同时,整合多方力量,组建专业教研团队,建立课程开发长效机制。三是大力培养研学导师队伍。出台研学导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研学导师选拔、培训、管理、评价制度,着力提升研学导师的教学设计、现场组织、应急处置等能力,为研学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
3.2 发挥多元主体优势,创新研学组织模式
档案馆研学需要发挥多元主体合作优势,创新跨界融合的研学组织模式。一是深化档案部门与学校的协同联动。档案部门要主动对接学校需求,将研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班级主题教育等有机结合。学校则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协助档案部门做好研学课程选择、学生组织、成果转化等工作。二是加强档案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促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档案馆的优势互补,建立研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各馆之间的业务交流,集中打造精品研学项目。三是拓展档案部门与旅行社、旅游景区、社会教育机构等的合作。借助旅行社专业力量,提升研学活动组织的策划水平与管理能力。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等平台,开发跨区域研学线路。
3.3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研学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是研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提升研学教育质量需要优化课堂教学全过程设计。一是精心做好课前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与学校、师生提前沟通,做好学情分析,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形式。综合运用讲授、参观、体验、探究、讨论等方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音视频、情境模拟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三是加强课堂秩序与安全管理。合理控制教学节奏,维持课堂纪律,做好安全预案,确保研学活动平稳有序开展。四是注重教学反思与成果转化。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总结教学得失,修订完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制作成果展示,开展经验交流,将研学收获内化为成长动力。
3.4 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改进研学工作
科学的评价反馈是研学教育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研学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多元评价,完善反馈机制,推动研学工作不断优化。一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从活动组织、课程设计、师资水平、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维度,设计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形成可操作、可考核、可追踪的评价量化标准。二是开展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评价。吸引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参与研学评价,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研学的实际效果。三是形成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建立“评价一反馈一整改一提高”的循环改进机制。根据评价结果,梳理成效,查摆问题,有的放矢,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高春玲,宋金励,胡雅悦,等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实践与推进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4(2):29-40.
[2]常大伟,吴若彤,汪巧红。中国式档案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现实要求与未来进路[J].山西档案,2023 (4) : 15-20, 14.
[3]聂勇浩,易慧慧,包惠敏。红色研学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档案学研究,2024(2):91-98.
[4]成浩:我国旅游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文旅融合的视角[J]:山西档案,2019(5):128-133.
[5]刘怡瑶,李姗姗,档案事业现代化视域下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与路径[J].山西档案,2023(6):70-77.
[6]于佳会,刘佳静,郑建明:数据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的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构建[J].情报科学,2023(9):115-121.
【作者简介】王宇(1986一),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