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4 09:04:01被阅览数:279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者:杨智勇 程佳琪
摘要:元宇宙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全新领域,为智慧档案馆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战略视角,其虚实融合共存、线上线下深度耦合、沉浸式体验等特征为智慧档案馆构建虚实交融的空间带来了革新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可能。立足元宇宙框架,深入分析其赋能智慧档案馆空间构建的作用机理,探究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的内涵特征、要素分析和空间搭建,阐明元宇宙赋能虚实交融空间实现的相应技术,以期为元宇宙生态下的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元宇宙;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档案空间;数字李生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1],这标志着数字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战略手段,也是我国首次将数字化作为核心议题进行深入部署。《“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信息化与档案事业各项工作深度融合,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2]。时至今日,人工智能技术已薪露头角,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焦点,推动档案管理跃迁升级,带动智慧档案馆研究的持续升温。学界也一直在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来促进档案馆的智慧化管理,如构建基于数字李生技术的智慧档案馆应用模型[3],借助区块链技术保障档案数据质量[4],以及通过ChatGPT构建跨越时空的档案知识网络[5]等,为档案馆建设和智慧化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元宇宙在互联网行业中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6],不仅在社交、游戏、职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发力,而且对信息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宇宙的兴起,为智慧档案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虚拟映射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整合[7],有力地推动了实体档案馆的数字化转型,使构建虚实交融的数字档案空间成为可能「8]。鉴于此,本文以元宇宙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馆空间构建的作用机理,从内涵特征、要素分析、空间构建3方面探究虚实交融空间的构建,并明确所需的技术支持,以期为元宇宙生态下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1 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馆空间建设的作用机理
1.1 元宇宙概述
“元宇宙”一词最初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所著的科幻作品《雪崩》中提出,书中构想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存在的庞大数字虚拟世界。随着科技发展,元宇宙如今已从科幻设想逐渐演化为可预见的景象。
当前的元宇宙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对斯蒂芬森原创思想的重生,是在前沿科技影响下的具化,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指出,“元宇宙是高度沉浸且永续发展的三维时空互联网,是人机融生三元化的多感官通感的体验互联网,是能够实现经济增值的三权化的价值互联网。”[9]简而言之,元宇宙主要具备以下显著特征:一是虚实融合共存。前沿的数字技术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与互通性[10],提高元宇宙在线交互与沟通质量。二是线上线下深度耦合。元宇宙打破了线上与线下的边界,允许用户在虚拟或现实的场景中自由切换[11]。三是沉浸式体验。元宇宙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一系列“虚实结合”的创新实践,催生了高度真实的用户沉浸式体验。
1.2 智慧档案馆概述
当前,档案馆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档案馆到数字档案馆的转变,并且正处于深入推进至智慧档案馆研究与实践的新阶段。作为数字档案馆的发展与升级,智慧档案馆是以智能技术和数字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并以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为方向的新型档案馆模式。智慧档案馆建设作为实施智慧档案战略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环节,应秉承“技术驱动、场景赋能、智慧发展”的总体方针,即通过技术场景化赋能,深入应用各类数字技术,设计和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应用场景,从而为智慧档案馆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1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资源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均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单一空间档案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需求[13],作为延续传统档案馆和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新兴产物,智慧档案馆函须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1.3 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馆空间的构建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档案工作与新技术深度融合,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2],为档案馆融合多元技术应用提供了战略指引。面对元宇宙这一蕴含无限可能的新领域,档案馆不仅应敏锐洞察其变革潜力,还应积极主动地将其纳入自身创新战略,与元宇宙生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14]。智慧档案馆作为档案馆发展的高级形态,其核心特质在于融“智”于一体,而元宇宙的出现则为档案馆的智慧化发展擎画出新蓝图。借助该技术打造一个集档案数据、信息、情报、知识于一体的智能档案空间,有助于解决档案“收管存用”的难题,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保障,并为全社会提供智慧、便捷的档案服务[15]。因此,智慧档案馆向元宇宙的深入拓展,不仅是技术迭代的自然选择,更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智能化的重要路径。
万物交互、虚实融合、沉浸式体验是元宇宙区别于传统环境的主要特点,这与智慧档案馆未来的发展不谋而合,正好契合了档案馆在数字时代所期望的发展模式。元宇宙背后复杂的技术架构为虚实交融的智慧档案馆空间构建提供了强大支撑,有力推动了档案馆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发展进程[16]。例如,湖北省档案馆代表团与朔商集团合作探索元宇宙档案馆的未来[17]、上海市静安区档案馆运用数字李生技术打造“虚拟库房”[18],以及江苏省昆山市档案馆推出写实数字人“昆兰”[19],均为这一探索道路上的积极实践。这些探索实践不仅为档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开辟了新道路,预示着档案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2 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馆虚实空间的构建
2.1 基于元宇宙的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的内涵特征
从传统的实体空间过渡到数字空间,再演化到虚实交融空间,档案馆在空间维度的内涵和边界在不断拓展。在该转变过程中,空间的融合与共生逐渐成为智慧档案馆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打造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融的智慧档案馆显得尤为关键。在元宇宙中,虚实交融空间是一个能够实现多场景融合、多主体共存、多模态交互的智慧型空间。这一空间以用户为中心,将实体空间延伸至虚拟空间,进而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该空间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
数实融合。元宇宙中的智慧档案馆融合了实体与虚拟空间,将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深度整合,增强档案实体与档案内容管理的关联度,以融合理念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档案业务流程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档案管理空间[20]。与此同时,虚实交融空间的构建推动了线上线下不同服务场景的无缝对接,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不同的资源和用户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相互交织的数据网和用户网,揭示了数据间的潜在联系,使用户交互更为便捷。
动态交互。虚实交融空间通过高仿真数字李生场景及VR、AR、MR技术实现人机互联,使不同时空环境下的用户都能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同时,该空间能灵活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完成动态调整与优化,提高档案管理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得益于先进的信息技术,用户能够利用各类智能工具和终端设备与档案馆实现双向联动,完成档案信息的查询、借阅、利用等一系列操作,并与档案人员实现有效沟通与信息共享。
共生共赢。在虚实交融空间中,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构筑共生共赢的生态格局;建立以开放为导向的数字档案资源库、共享平台、知识社区等,促进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用户参与档案网站、档案编研成果的设计和创新,持续优化和丰富档案资源类型,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共赢共生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2 基于元宇宙的智慧档案馆空间模型要素分析
场景是虚实交融空间活动开展的关键性要素,涵盖了从空间的硬件条件到行为心理的软件因素[28],共同构成了点、线、面、层、体的多维有序组合的核心[29]。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以三维虚拟环境为核心的虚拟现实系统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元宇宙中,人机交互彰显了“人”作为整体“三身合一”的属性,即“真身”“化身”以及“假身”,凭借这种身份的融合,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场景的无缝转换。档案馆作为场景化服务的元场景「301,根据用户的背景、兴趣等信息,满足每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服务。
2.3 基于元宇宙的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
2.3.2 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是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的重要指南,包括汇聚多元主体、联通多方资源、推动开放共享3个关键方面。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基本前提,若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共建共享便无从谈起[33]。多元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档案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档案学会等,各自拥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参与档案馆的建设,以更好地联通档案信息,提高档案的多元性,推动资源开放共享、知识传播和价值创造[34]。在夯实多元主体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壁垒,整合各类档案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充分利用,主要涉及档案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多个层面。通过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资源间的深度融合与共享,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推进智慧档案馆的开放共享是目标,因此,不仅要强化档案馆内部的信息开放共享机制,而且要积极推进与外部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文化协同新场景,拓宽数字化成果辐射的时空范围,携手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35]。
2.3.3 可用适用
可用适用是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的核心实践,包括数据治理、系统运行、场景切换三方面。在虚实交融空间的构建中,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虚实空间推动数据治理范围分别从现实世界、实地、近端扩展到虚拟世界、云上、远端,治理的动态性、复杂性、交叉性逐渐增强[36]。数据治理方面,需积极融入智能化潮流,其中在收集环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数据的自动验证、自动聚类等智能化操作;在整理环节,利用RPA机器人技术预设档案整理自动化工作程序,自动完成分类、编号等工作;在质量控制环节,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准确识别和处理异常数据、涉密数据等特殊标记数据。系统运行方面,为保障系统稳健运作,在软件层面,宜采用最前沿的建模技术或算法,以有效压低系统运算负荷;在硬件配置层面,选择兼具高性能与高适用性的云服务器及配套设备,保持基础设施坚实可靠。场景切换方面,确保用户能够无缝对接并高效利用档案馆线上、线下资源,确保实体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间通道的畅通,并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与资源联通至关重要。为此,需要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来开发空间功能与资源内容,同时采取合适的信息交互技术,以有效消除因交互不适或流程复杂导致的停滞感和割裂感,确保场景切换时的流畅度与整体性。
2.3.4 整合协同
通过制度约束的设立、共建共享的落实以及可用适用的推进,整合协同成为虚实交融空间构建的关键所在。在推进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全面性,而且强调规范化。在全面性维度上,借助数字李生技术对档案馆建筑进行超精细三维数字化重现,构建实时映射、虚实共生的档案馆空间,为用户提供立体化、交互性、沉浸式的全新感知体验。同时,重点关注实体档案馆与虚拟档案馆的全方位整合,包括馆藏资源、安全防护、消防措施、能源消耗、系统管理等方面,推进空间、楼宇、档案柜、档案文件的逐级可视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档案馆的各个层级进行数字化呈现,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景式管理,可以更便捷地了解每个楼层、每个房间、每个档案柜以及每份档案的具体情况,包括位置、数量、状态等信息,实现对档案馆人、事、物的集中统一管理。在规范化维度上,元宇宙中的智慧档案馆尤为重视数据的价值。为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需要整合线上与线下数据,并将其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通过数据一体化管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3 元宇宙赋能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技术实现
3.2 数据智能
元宇宙所具备的“沉浸式体验”“线上线下深度耦合”等特性依赖于高性能的智能数据。云计算奠定了坚实的算力基础,在元宇宙中,无论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互动,还是用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抑或是各类应用的顺畅运行,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有效处理与利用离不开具有算力动态分配能力的云计算的支持[39]。数据挖掘技术为信息价值的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深入挖掘和理解其内部规则、概念、规律及模式,为用户揭示历史与现实的真实面貌,因而具备更强的前瞻性,能对世界现状与未来趋势作出更为准确的把握与预测[40]。
3.3 人机互联
XR技术及设备的不断革新,使得用户的数字化生活体验得以持续提升,成为推动元宇宙时代发展的重要载体。XR融合了VR、AR、MR在内的所有扩展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硬件设备,将数字信息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融合,提供更为丰富、立体的交互体验。从虚到实的无缝衔接,使用户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档案内容,多种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拓展元宇宙智慧档案馆的应用领域和管理能力。
3.4 应用开发
数字李生技术对虚拟和现实融合与交互的完整度和精确度至关重要。它能够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向映射,对虚实交融空间实行全生命周期管控,实体空间的任何运作及故障都会在虚拟空间中得到记录与反映。凭借可扩展性、实时性、互操作性等特性,数字李生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一体化构想与规划,以数字空间构筑现实世界的坚实底座,实现对实体运行的高效精准调控,进而推动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同步规划与建设[3]。
4 结语
基于元宇宙的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是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实践,将为档案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空间视角解读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在元宇宙中的构建内涵、特征、要素以及相关的技术实现路径。然而,基于元宇宙的智慧档案馆虚实交融空间构建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存储问题、技术标准和互操作性问题、用户接受度和使用习惯问题等,因此,仍需档案学界、业界不断探索和创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推动智慧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0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中国档案,2021(6):18-23.
[3]展倩慧,杨智勇,杨鹏.基于数字李生技术的智慧档案馆模型建构研究[J].浙江档案,2021(2):50-52.
[4]金波,孙尧,杨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数据质量保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3(10):25-33.
[5]许剑颖,冯桂珍.ChatGPT赋能档案服务:技术特征、应用场景与实现路径[J].山西档案,2023(6):111-120.
[6]喻国明,耿晓梦.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0-118, 2.
[7]付永华,李韵辞,司俊勇,等虚与实:“元宇宙”视域下智慧档案馆建设与思考[J].档案管理,2023(5):67-69.
[8]周文泓,文利君,周一诺,等.档案馆融入元宇宙的进路展望[J]浙江档案,2023(3):32-33,36.
[9]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EB/OL].(2022-11-13)[2023-05-06].https://wwW.smARtcity.team/reports/metAReport2022/.
[10]喻国明: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J].新闻界,2021(10):54-60.
[11]刘革平,王星,高楠,等.从虚拟现实到元宇宙:在线教育的新方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6):12-22.
[12]丁德胜:新时代新征程档案工作呼唤智慧档案战略:智慧档案馆室数字技术创新应用20个典型场景展望[J].中国档案,2023(7):24-26.
[13]牛力,黎安润泽,刘慧琳.融合、延展、重构:物理与数字双空间业务转型视角下的档案信息技术应用思考[J].档案学通讯,2023(5):19-27.
[14]陈苗,肖鹏.元宇宙时代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AM)的技术采纳及其负责任创新:以NFT为中心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22(1):121-126.
[15]杨智勇,周枫:试析智慧档案馆的兴起与未来发展[J].档案学通讯,2015(4):45-50.
[16]王雨晴,于英香元宇宙视角下智慧档案馆构成要素及建设路径[J].浙江档案,2024(1):29-33.
[17]搜狐网。湖北省档案馆代表团与朔商集团共同探索元宇宙档案馆未来[EB/OL].(2023-07-19)[2024-05-25].https://news.sohu.com/a/702488450_100198815.
[18]陈斌.上海静安:数字李生技术在档案库房管理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档案,2023(7:30-31.
[19]昆山市档案馆.档案馆数字人员工“小兰”上岗啦![EB/OL].(2024-01-10)[2024-05-26].https://mp.weixin.qqcom/s/2s/2DeqlwEO4TBhz_mEO-Ldfg.
[20]杨来青,李大鹏.智慧档案馆功能及体系结构[J].中国档案,2015(7):59-61.
[21]周文泓,田国庆,熊小芳,等.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实践内容、行动策略、发展空间[].北京档案,2022(10:5-10.
[22]李璐.智慧档案馆建设主体因素分析及协同机制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7):8-11.
[23]赵生辉,胡莹,廖月妮.档案领域元宇宙基础研究[J].浙江档案,2022(4):21-24.
[24]倪代川,高妍,李涵,元宇宙视域下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探析[J].山西档案,2022(6):108-117.
[25]陈茜月.元宇宙场域下档案数据研究:基本问题、管理框架及关键技术[J].山西档案,2023(6):103-110,102.
[26]邓建鹏,元宇宙及其未来的规则治理[J].人民论坛,2022(7):33-35.
[27]张兴旺,毕语馨,郑聪:图书馆与元宇宙理论融合:内涵特征、体系结构与发展趋势[J].图书与情报,2021(6):81-89.
[28]蔡斐.“场景”概念的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4-20(3)。
[29]】孟庆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空间再造路径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9(5):40-43.
[30]张东华,廖程程.基于沉浸体验的档案馆场景化服务:特征、机理与实现路径[J].档案管理,2023(1:60-63.
[31]腾讯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腾讯AILab,等,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326.
[32]程金华。元宇宙治理的法治原则[J].东方法学,2022(2):20-30.
[33]管先海,孙大东,元晓华,等.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探究[J].档案管理,2018(1):43-46.
[34]刘磊,安小米,钟文睿.Living Archives项目及其对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启示[J].浙江档案,2014(8):5-8.
[35]周林兴,张笑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图档博(LAM)协同发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4(1):146-154.
[36]金波,杨鹏“数智”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话语转向、范式变革与路径构筑[J].档案学研究,2022(2):4-11.
[37]钱毅.智慧档案馆全域对象与建设层级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9(4):109-115.
[38]郭亚军,李帅,张鑫迪,等.元宇宙赋能虚拟图书馆:理念、技术、场景与发展策略[].图书馆建设,2022(6):112-122.
[39]方巍,伏宇翔:元宇宙: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4(1):30-45.
[40]吴江,曹喆,陈佩,等.元宇宙视域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框架与展望[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2(1):4-2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智慧社会背景下数字档案资源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BTQ104)。
【作者简介】杨智勇(1982一),男,汉族,河南焦作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数据治理;程佳琪(2001一),女,汉族,福建泉州人,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档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