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19:11:28被阅览数:263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安涛
这是一场档案保护技术领域的全国性赛事,也是一次档案保护专业人才的技能大比武,更是一次档案保护业界同仁的兰台盛会。
8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工匠技能大赛决赛在上海松江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档案修复队伍和档案仿真复制队伍,比默契、比技艺、比意志,同台竞技。大赛吸引了4.2万人次线上观看,其背后折射的是全社会对档案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看热闹,更要看门道。如何修复破损档案?怎样制作几可乱真的档案复制件?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记者走进比赛现场,通过近距离观摩和采访,或能窥得其中一二。
技能大赛:精彩纷呈,让档案工匠尽展其能
本届大赛以“发扬工匠精神,保护档案遗产”为主题,受到全国档案系统及档案服务企业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大家踊跃报名,认真准备,全力比赛。
参赛队伍均由3人组成,比赛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评委综合知识测试和实操情况进行评分,确定最终名次。
走进档案修复赛场——
纸质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修复用纸的酸碱度范围是什么?……在知识测试笔试考场,14支档案馆(室)代表队和8支档案服务企业代表队奋笔疾书、认真作答。
“档案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将实操成绩比重设为90%。”大赛主持人、评委、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荆秀昆说。
毛笔、棕刷、镊子、竹启子、剪刀、裁尺……走进实操赛场,操作台上,各种修复工具一应俱全,台边竖一高1.8米左右木板,供档案托裱后上墙使用。
实际操作环节时长3个小时,由组委会统一发放待修复档案,各参赛队伍需根据档案破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完成修复。“此次大赛,档案特色更加鲜明,考试所用档案均为真实档案,目的是让选手对档案怀抱敬畏之心,真正检验选手水平。”荆秀昆说。
打糨糊、评病害、选用纸、定方案……各参赛队伍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项操作纯熟有序,脸上尽显冷静沉着。
在选手们全身心投入比赛的同时,评委们边巡场、边指导、边记录,仔细观察每队表现。今年大赛共邀请了10位评委,他们中间既有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等档案和文博机构的修复专家,也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可谓大咖云集,有效提升了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参赛队员更趋年轻化,一批青年档案修复师崭露头角。“我今年35岁,是我们队中年龄最大的,最小的是‘90后’。”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代表队的李惠民告诉记者。
大赛还进行了现场直播,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档案修复原来这么有意思、有意义,刷新了我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为档案修复师的工匠精神点赞!”
评审过程中,评委也发现了选手操作中的不足之处。“部分选手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等问题。”在评委点评环节,荆秀昆指出。
谈及赛后感受,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保护部代表队曹佳妮表示:“通过比赛,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收获了友谊、交流了经验。今后将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学习,提升技术和能力。”
来到档案仿真复制赛场——
记者被眼前的壮观场面震撼到了:13支队伍整装待发,每支队伍的操作台上,专业影像扫描仪、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图形工作站、标准光源等设备一字排开,正待启用。
与档案修复主要依靠手工技艺不同,档案仿真复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上述设备的辅助。在人机配合下,共同完成仿真复制任务。
档案仿真复制大赛的实际操作分值占比为80%。在该环节比赛中,组委会统一发放待复制的档案原件,各参赛代表队根据要求完成仿真复制,并填写流程作业单。
“组委会为每队发放了3件不同类型的档案原件,考察侧重点也不同。其中,国画1幅,重点考察选手的档案拼接和复杂色彩处理能力;文书档案2件,分别考察其精准调色和后期做旧能力。”大赛主持人、评委、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馆员徐亮说。
整理、扫描、调色、打印、比对、做旧……各队选手分工合作、精准操作、各展所长,展现出了良好的业务水平和竞技风貌。
在网络直播中,评委们向观众普及数字仿真复制工作的流程、设备及相关技术,并对各代表队逐一进行了介绍,让大家对仿真复制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
赛后,评委组根据基础知识测试、实操过程评判、工作流程作业单填写情况以及仿真复制件有关细节清晰度、图像色彩相似度、复制件做旧等评分细则进行评分。“总的评分原则是,原件与复制件相比对,相似度越高,得分越高。”徐亮说。
“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代表队整体制作水平较高,超出评委们预期。”大赛评委、江苏省档案馆研究馆员栾宁丽点评道,“但有的代表队也存在复制件色彩相似不高、后期做旧粗糙等问题。”
通过面对面比拼,选手们也受益匪浅。“比赛中,校色时的执着专注,打磨做旧时的精益求精,色彩管理时的一丝不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匠心聚、人心齐的工匠精神和团队精神。”北京市档案馆代表队李若辰说,“作为一名青年档案工作者,我将把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为档案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中国档案学会副秘书长刘峰表示,此次大赛旨在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广大会员勤学长知识,苦练精技术,创新求突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努力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档案工作者。
档案修复:修旧如旧,让破损档案重焕新生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爆全网,展现了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掀起了大众对文物修复的关注。而与文物修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档案修复,同样意义非凡,值得关注。
何为档案修复?
为破损档案除尘
首先要从档案说起。档案作为历史记录,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大量档案需要长期保存,其中一部分珍贵档案需要永久保存,但承载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会受到自身寿命以及各种磨损等因素的限制。
这是一种天然矛盾,但并非无解。想要缓解这一矛盾,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永久完整保存档案中的信息,就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档案修复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修复档案破损处
档案修复,是对破损档案进行修正、恢复、去除对耐久性的不利因素,使档案恢复原貌,提高其制成材料耐久性,以延长寿命,满足长期利用的保护方式。因承载信息的介质不同,档案修复又分为纸质档案修复、照片档案修复、实物档案修复等不同种类。
以纸质档案修复为例,中国的纸质档案修复技术历史悠久,可溯至魏晋时期的书画装裱技术,由于其对档案、图书、字画、文物等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纸质档案修复与书画类文物修复有何区别?
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范胜利认为,书画类文物因为具有艺术性,除了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修复中还需要兼顾其艺术价值,恢复其“完整性”以及展观效果。而纸质档案修复主要注重保护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这是其文献性的一部分,修复重点在于信息的保护以及材质的延存。
档案修复并非无章可循,而是有其工作原则和必要程序。
修复原则有哪些?
据2023年版《纸质档案抢救和修复规范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档案修复宜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档案原貌原则,在修复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档案各部分原有特点及历史痕迹,保证其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不受影响;最小干预原则,在选择修复的内容、材料、方法等方面要更多地考虑最大程度保持原貌,对档案实体的干预力求最小;适宜性原则,所使用的修复材料、方法的强度和特性必须是最适宜的,以利于延长档案的寿命,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
“这3个原则适用于存在重大病害、急需抢救修复的档案,常规档案修复还应加上可逆性原则。它指的是档案经修复处理后,如有必要可通过再处理恢复原来状态。”荆秀昆说,“这些原则是历届大赛所强调的,也是修复过程中应当贯彻的。”
档案修复分几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准备好修复工具:背托纸、糨糊、棕刷、排刷、毛笔、镊子、剪刀、裁纸刀、喷壶、毛巾、启口纸等。然后,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大致如下:
制作糨糊。检查破损档案,包括纸张、字迹材料、破损程度以及页码编排等。制定修复方案。除尘、消毒、去污、脱酸。正面朝下,把破损档案平铺在打湿的操作台上。用排刷蘸糨糊,将破损档案背面刷满糨糊并排气。修补破损处。上背托纸,背托纸的尺寸要大于破损档案,纸张颜色和种类要与破损档案接近,且背托纸稍光滑的一面与档案贴合。用棕刷将背托纸与破损档案刷紧贴实,用毛笔在背托纸四周刷上糨糊。在背托纸四周任意一边贴上启口纸,拎起背托纸一角上墙。待档案晾干后取下,根据要求进行裁切,完成修复。
档案修复并非简单的“打补丁”,它要求修复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修复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文学、艺术等跨学科知识。可以说,一件修复如初的档案,是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结晶。
于修复师而言,让破损档案重焕新生的过程也是其磨炼心性、成长蜕变的过程。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档案修复专家刘小敏便是如此。她从事档案修复近50年,始终秉持耐心与细致的专业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成为了档案修复领域的“大国工匠”。
仿真复制:以假代真,让复制件形神兼备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纷纷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展览。
参观时,观众心中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和担心:这些档案是真的吗?展览时如果受损了可怎么办?其实是观众多虑了,因为展览展出的档案绝大部分不是原件,而是复制件。
《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规定:“举办展览、展示活动需要使用国家档案馆档案的,一般应当使用复制件代替原件。”而从原件到复制件,则要依赖一种技术——档案仿真复制技术。
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国家档案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共举办档案展览1.46万个,接待观众参观3518万人次。而每个展览所展示档案的数量少则几十件,多则数百件,都需要对档案原件进行仿真复制。
何为档案仿真复制?
所谓档案仿真复制是指采用临摹、印刷、拍摄、复印、扫描、打印等技术和方法,将档案原件的文字、图像、外形、质地等信息再现到相同或相似的载体上,生成内容、形式、外观与档案原件近似的制成品的过程。
我国传统仿真复制技术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兰亭序》就是最著名的仿真复制件之一。传统仿真复制技术主要有手工临摹、木刻水印、珂罗版印刷等。近年来,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仿真复制技术在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得到快速应用,在珍贵档案抢救和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徐亮介绍,基于数字影像技术的仿真复制技术采用现代化高精度图像采集、处理、输出设备,在色彩的还原和细节表现方面独树一帜,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色彩管理,减少了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很好地将复杂的色彩完整准确地再现出来,较传统仿真复制技术,工作效率方面大幅提高,且操作方法便于掌握、易于培训,被各类档案机构广泛应用。
档案仿真复制有哪些工作要求?如何开展?
栾宁丽介绍,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要求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保护原件,不能对原件造成损坏,完成复制后要将原件封藏,不再提供利用。二是仿制逼真,按照1:1比例复制,尺寸、色彩、材质等要与原件相同。三是满足利用,复制件可用于查阅利用、举办展览、交换赠送等。
档案仿真复制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处理等。复制者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色彩管理,采用高精度图像采集、处理、输出设备,对档案原件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裁剪、拼接、修复、调色等精加工处理,使数字图像的色彩与原件尽可能一致。接着利用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输出到与原件相似的载体上,再与原件色彩进行反复对比、调整。最后对仿真件进行做旧、修饰等处理,使其外形达到与原件相似,形神兼备的效果。
“图像处理是整个流程的关键,直接体现复制者的技术水平,决定复制件的完成质量。”徐亮表示。
人们在参观档案展览时会惊讶地发现,展示的档案如此逼真,看起来与原件一模一样。那么,如今的档案仿真复制技术能否制作出与原件100%相似的复制件?
色彩管理
“如果将整个流程涉及的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再辅以人工调色,可以达到与原件95%以上的相似度,但很难达到100%,多少会存在一些色差。”徐亮表示,“档案原件的色彩种类与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一致,是无限的,而图像采集、显示、输出等设备色彩空间有限、色域不匹配,以设备的有限色彩模拟自然界的无限色彩,并在不同设备与载体间完美传递和复制色彩,是一项难以实现的目标。”栾宁丽同时指出,输出载体与档案原件相比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因此,档案仿真复制技术发展的方向,就是制作出无限接近档案原件的复制件。那仿真复制是不是“造假”?
对此,徐亮、栾宁丽作出了一致回应:二者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为了保护档案原件、展现档案原貌,后者是为了以假乱真,获得不法利益,不可混为一谈。
发展之要:直面问题,让档案保护后继有人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档案保护人才队伍是推动档案保护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和有关高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建设和培养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国家档案局开展全国档案系统“三支人才队伍”选拔工作,评选出档案保护领域的国家级档案专家、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并制定培养使用办法,真正把档案保护人才管起来、用起来、作用发挥起来。
依托辽宁、广东、北京、浙江、云南、新疆等地档案馆,建成6家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切实发挥其档案保护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功能以及对区域内档案保护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围绕提升纸质档案保护修复技艺等主题,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举办培训班,切实提升档案修复工匠型人才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连续两年举办档案工匠技能大赛,既为档案保护人才展示技能、切磋技艺、交流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公众普及档案知识、感受档案魅力打开了一个窗口,提升了档案保护工作的影响力。
国内大多数高校开设档案保护技术学相关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还设有硕士、博士培养点,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化的档案保护人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健全。
……
一项项显著成果,既是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动注脚,也化作了浇筑档案强国大厦的一块块基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些严重制约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在一些档案馆,即使是省级档案馆,档案仿真复制工岗位最多配备1至2名专职人员。工作量大时,只能服务外包。”栾宁丽表示,“殊不知,这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需要复制的档案大多为馆藏珍贵档案,服务外包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人才缺口较大。国家档案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4154个,各级各类档案馆专职人员46358人,平均每个档案馆仅有专职人员11名,从事档案保护的专职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基层档案馆甚至未配备档案修复和仿真复制人员。
人才招录困难。“目前国内档案保护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但近年来档案馆无法招录到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毕业生即便考入档案馆,也未直接从事档案保护工作。”曹佳妮表示。
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我从2000年开始,至今带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30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毕业后去了高校、博物馆等单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极少数人留在了档案部门,”谈及档案保护人才培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玉虎十分感慨,“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专职人员流动性大。“档案修复人才培养周期长,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实践、积累和坚守,很难成为行业大家。”荆秀昆说。据了解,有的档案修复人员入行半年就被调去其他岗位,这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员知识结构失衡。2022年,武汉大学教授周耀林调查统计了华中、华南地区274家综合档案馆1196名档案保护人才的学科专业情况。结果显示,拥有档案学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仅占全部档案保护人才的9.28%,超75%的从业者并不具备档案保护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周耀林认为,这种人才队伍在知识结构上的错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只有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档案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才能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各级档案部门应当重视档案保护工作,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档案保护人才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在职培训,对档案保护人才分级进行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充分发挥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作用,引进更多档案保护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档案馆与高校的合作,让人才输送通道更加畅通,使“学有所成”真正能够“学以致用”……围绕如何建强人才队伍,让档案保护事业后继有人,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
档案保护工作是“静功”,亦是“潜功”,极其考验一个人的耐心与定力。“永葆对档案的敬畏之心”“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受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打磨工匠技能”“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这是老一辈档案保护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切身感悟。
技于指间,俯仰千年。档案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档案保护工作者以匠心践初心、以精工铸精品,用心呵护、用情守护、用力保护,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最宝贵的档案文化遗产一定能够在中华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本文图片均由李安涛摄)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19日 总第4190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