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

发布时间:2024-09-19 19:09:24被阅览数: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作者:张 斌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人立足实际自主建设的具有原创性、确定性、系统性的档案学的认识和经验系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对加快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

  回顾历史,中国时下已有的档案学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生动反映

  作为一门生长于中国大地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学科,中国档案学支撑的是一项全面践行存史资政育人使命的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中国档案事业。其在历史演进中积累的档案学知识体系便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生动反映。古今中外知识生产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知识体系的萌生与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立足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启程,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回望中国式现代化已经走过的历程,可以清晰看见中国档案学伴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探索与发展,立足实践、服务实践,不断通过学科建设、学术创新、话语建构,开辟出一系列富有洞见的档案学研究议题和领域,推进了档案学从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实现了其知识体系从单一性和零散化向系统性和规模化的转变,并将中国档案学打造成了全世界档案学教育和研究的高地。

  立足当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构建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出新要求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正朝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迈进。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社会实践在为知识构建提供基础的同时,也需要以知识为指导继续发展。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伟大社会变革,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为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源泉,这就要求档案学界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档案历史、档案传统、档案文化、档案经验、档案思想,建立以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核心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及其叙事系统,真正贡献来源于中国实践、形成于中国实践、发展于中国实践的档案学概念、观点、思想、理论,其不仅要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国档案问题,同样也要对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

  面向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构建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本身蕴藏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新的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就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探索,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概念、观点、思想、理论,提升中国档案学的国际地位和社会美誉度,这是推动中国档案学继承、反思、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国档案人的崇高使命。

  基于此,一要重视对档案学标识性知识的提炼。要加强对中国档案学史的研究,发挥中国档案学研究体系的组织优势、平台优势、体制优势,激活中国档案界本体性和主体性意识,从悠久的中国档案工作实践历史中、从凝结前辈学术思想与创新精神的学术经典中,总结提炼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具有独创性和标识性的概念与理论,推进中国档案学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二要加强中国档案经验的学理化阐释。人类社会的知识是社会实践的结果,也必然会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升华,要对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及其未来走向进行系统化梳理,结合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特征,对中国的档案现象与规律进行深刻总结,提出“中国模式”,如中国特色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中国地方特色档案保护与传承模式、中国式档案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中国档案数据治理模式及主要经验等。三要主动回应中国档案事业变革与创新。中国档案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不能缺位,依托国家重大战略和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着的规模巨大且内容丰富的工作实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聚焦数字中国战略下档案管理对象出现的“模拟态”“数字态”“数据态”并存现状,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国外档案实践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正视档案学知识革新面临的新课题和旧课题的新变化,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更好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实体档案保护、文献遗产保护与开发、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档案与记忆、档案数据治理、档案共享利用等提出新观点,推动我国档案管理理论创新,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项目编号:24XNN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9月19日 总第4190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