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非遗档案文化传播路径设计

发布时间:2024-09-18 19:42:03被阅览数:8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陈晓龙 陈琳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创新非遗档案文化传播路径,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分析当前非遗档案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在阐述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多维度价值和大数据技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推动大数据与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非遗档案;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大数据;档案文化传播路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意见》强调,要“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按照统一标准关联零散的文化资源数据”,并做好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这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利用指明了科学具体的实施方向。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非遗档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和传播渠道。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非遗档案蕴含的深层内涵与潜在价值,大数据应用能够创新非遗档案的呈现方式与服务场景,大数据思维有助于精准对接社会公众非遗档案文化需求[1]。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和生命活力。

  1  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价值阐释

  非遗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提供新的契机,为非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开辟广阔前景,从战略、指向、实践三个层面诠释其独特的价值,且这一价值导向与国家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目标高度契合。

  1.1 战略价值: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意见》明确指出,要“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非遗档案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对非遗档案进行信息提取、分类与聚类,通过数字化转译和创新表达,让非遗档案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大数据驱动的非遗档案文化创新性传播有利于建构全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支撑。

  1.2 指向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鲜明的价值指向。《意见》强调,要“以人为本,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非遗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传播非遗档案文化,让人民群众接触、了解、欣赏、学习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本质是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大数据思维能准确把握分众化时代不同群体的多元文化需求,为非遗档案文化的个性化、定制化传播提供依据;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用户特征进行画像,通过推荐算法实现非遗档案资源的精准投放。大数据赋能非遗档案的智能化传播,既能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扩大非遗档案文化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认同感[2]。

  1.3 实践价值:促进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应用

  大数据环境下的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有利于加快非遗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广泛深远的现实效用。《意见》指出,要“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当前,我国分散在各地区、各机构的非遗档案资源尚未完成充分整合,许多深藏在档案机构里的非遗档案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而依靠大数据技术的特征与优势能快速关联聚合分散的非遗档案资料,通过数据挖掘完成对非遗档案的深度开发与全面整合,并实现智慧搜索和高度共享[3]。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精准评估非遗档案全方面的价值,为开发非遗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展非遗档案文化展览、发展非遗档案相关文化产业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支持。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非遗档案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将显著提升其文化传播效能和转化价值。

  2  大数据技术赋能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优势

  大数据技术凭借在海量数据处理、知识发现、精准分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引领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实现从经验直觉到数据驱动、从粗放低效到精准高效、从单向传递到交互体验的裂变式创新,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1 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提升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力

  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非遗档案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关联、整合,建立一套集中统一的非遗档案大数据库,实现非遗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一站式检索利用。此外,借助大数据分析,对非遗档案传播的受众群体、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进行多维度评估,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传播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2.2 大数据分析能深化非遗档案的价值挖掘

  大数据分析技术为非遗档案文化价值挖掘与呈现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视角。运用文本挖掘、语义分析、知识抽取等技术,可以从非遗档案文本中发现隐藏的信息脉络和知识要点,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时空数据分析等方法,能够挖掘出非遗项目之间,非遗项目与历史人物、流传区域之间的关联特征、发展脉络以及传播轨迹,推动非遗研究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

  2.3 大数据思维有助于创新非遗档案传播方式

  公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与途径日趋多元化、碎片化、移动化,对文化的体验需求也更加注重参与感和沉浸感。通过对用户的搜索行为、经常访问、浏览轨迹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洞察用户的兴趣偏好与行为倾向,借助算法推荐、精准投放等手段,实现非遗档案的高效传播[4]。在呈现方式上,可以利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创设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魅力与档案文化。

  3  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设计

  大数据时代赋予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无限的可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非遗档案部门要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以守正创新的勇气和数据化、智能化的思维探索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新模式。

  3.1 完善非遗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夯实传播基础

  科学完善的基础数据建设是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前提。因此,需要加快推进各级各类非遗档案数字化进程,将非遗档案从“物理空间”迁移到“数字空间”。利用大数据采集、清洗、关联、整合等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非遗档案进行联合采集,消除“数据孤岛”,形成涵盖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非遗大数据资源库[5]。此外,还要加强非遗档案的知识组织,建立主题明确、条目规范、语义连通的非遗档案本体库和知识库,便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关联发现和深度挖掘。

  3.2 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非遗档案的展示方式

  传统的档案展览受到时空和成本制约,难以全面覆盖和推广。大数据时代,要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非遗档案展示平台,通过虚拟展厅、全景漫游、互动体验等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界限,让观众身临其境。运用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海量非遗档案知识元素进行智能关联、推理分析,通过可视化图谱呈现非遗项目间的关联谱系。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5G通信等技术营造沉浸式场景,通过动态捕捉、三维重建等让非遗档案活灵活现,以互动体验传递情感记忆与文化知识。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的垂直大语言模型,采用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建立人机对话、智能问答、智慧导航等应用场景,打造“智慧数字人”讲解员,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慧化的解说服务,增强非遗档案展览用户的愉悦感和获得感。

  3.3 借助大数据分析实现非遗档案的精准传播

  大数据时代要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新理念,革新传统档案工作模式,主动走进公众、融入公众、服务公众。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用户的画像特征、兴趣偏好、行为轨迹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洞察不同群体对非遗档案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个性化档案文化内容,通过算法推荐精准投放给用户。同时,利用大数据对传播渠道、传播流量、传播热度、传播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科学评估,依据不同身份、年龄、认知水平的用户群体特征,不断迭代优化传播策略,实现精准化、差异化、定制化传播。

  3.4 开发非遗档案文创产品实现多元传播

  在选择多样化和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单纯的档案展示已难以吸引公众目光,需要创新非遗档案价值转化途径。大数据分析能准确识别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以数据驱动非遗文创开发。可以通过对非遗档案的知识要素进行大数据挖掘与语义分析,提炼其中的文化符号、美学元素,嫁接现代设计,开发贴近现代生活的文创衍生品[5]。以IP化思路打造非遗档案超级符号,通过跨界联名、IP授权等方式,将非遗元素融入服饰、食品、玩具、影像等,成为非遗档案文化记忆新形态,提升了非遗档案传播的亲和力。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复合销售渠道,构建“文化+科技+商业”的新业态,实现非遗档案文化的多元传播。

  3.5 打造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矩阵提升传播影响力

  非遗档案文化传播不应只是档案机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实践部门的工作任务,而应成为大数据与全媒体时代下的一项全民参与、全民传播、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事业。需要发挥大数据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推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创企业、科技企业等机构间的跨界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1+N”的共建共享与传播利用新格局。此外,档案机构需要联合主流媒体以及优质自媒体,以报、台、网、微、端等多种载体,线上线下多平台协同发力,掀起全媒体传播热潮。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非遗档案的征集、修复、研究、共创、传播等活动,用体验式参与引导公众成为传播主体,汇聚大众智慧,凝聚传播合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兰,黄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档案文化传播力提升探赜[J].山西档案,2023(4):80-88.

  [2]欧月,刘婧.数字人文技术助力非遗档案开发的优势与路径[J].云南档案,2023(6):50-53.

  [3]张东华,韩婧如,钟小昆.媒介生态视域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价值、挑战与策略[J].档案学研究,2023(6):136-142.

  [4]杨靖,赵梦蝶.“全媒体”视域下档案信息传播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山西档案,2023(1):119-125.

  [5]王玉珏,吴一诺,许佳欣.《“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档案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J].山西档案,2021(4):78-87.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海南传统聚落遗产集群化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721RC604)。

  【作者简介】陈晓龙(1987—),男,汉族,吉林四平人,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陈琳(1981—),女,汉族,河南开封人,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建筑遗产保护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