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19:06:31被阅览数:265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师敏霞
摘 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的全面推进驱动着科研范式变革以及学科交叉创新。以学科交叉创新的视角分析,发现当前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包括学科界限、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文化氛围等问题。为推动数字人文教育的发展,高校需要强化文理学科协调、创新教师队伍培养、优化课程内涵建设、营造教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学科交叉;数字人文教育;高等教育;交叉学科
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科技基因融入教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策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正全面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以及学科交叉创新已然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学科交叉创新呈现两种发展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将“交叉学科”纳入官方学科分类体系,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将“交叉学科”纳入正式的学科分类;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推出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对“交叉学科”进行定义;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将交叉学科列为第14个独立学科门类,包括8个一级学科;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单位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清单显示,共有860个交叉学科。第二种路径是增设具有学科交叉特性的新学科,如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了数字人文等多个具有学科交叉特性的新专业。数字人文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知识与研究方法,通过数字化手段解析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是学科交叉创新的典范。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学科交叉创新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数字人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并从学科交叉的角度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1 学科交叉的内涵与价值
1.1 学科交叉的内涵
学科交叉是指不同学科或专业之间的信息、技术、方法、观点或理论通过相互渗透、融合与协作,形成一种超越单一学科或研究实践范围的研究模式。这种研究模式不是将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堆积处理,而是通过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共享和交流,为单一学科无法应对的复杂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对于传统人文学术而言,数字人文“可以有效解决学术原子化和无关联问题”[1]。在数字人文领域,学科交叉意味着将历史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地理学、档案学等传统人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和工具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新的探索和解读。
1.2 学科交叉的价值
首先,学科交叉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不同学科之间理论基础、研究范式、技术手段等的融合使研究者能够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研究视野,提升其对学术前沿的敏感与判断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科交叉有助于培养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重要战略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通过跨学科的课程培养体系,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人文学科的深厚知识,还能学习和应用现代科技工具,培养其学术素质、文化涵养以及学术运用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再次,学科交叉推动了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得传统的学科分界逐渐被打破,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性转变。最后,学科交叉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回馈社会需求。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具备跨界合作能力和多元知识背景的人才需求逐渐提升。通过学科交叉的教育模式,数字人文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在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等领域的需求。同时,学科交叉还推动了学界和业界的合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两者可以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应用和理论发展的双向驱动。
2 学科交叉创新视角下数字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学科界限阻碍知识自由流动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数字人文教育通常依赖于学院间的合作,其中每个学院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分别发挥作用。例如,人文学科相关学院专注于传授历史、文化和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知识,而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院等则重点负责数据分析、编程等课程的教学。虽然这种分工有助于深化专业知识的培养,但同时也使得学科之间的合作方式浮于表面,未能实现人文探索和数字技术的深层次融合。学科界限的明显存在不仅限制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阻碍了知识的跨领域共享和流动。由于各学院在组织架构上的独立性,其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仍保持原有的风格,学生和教师在探索跨学科课题时常常面临阻碍。缺乏系统化的跨学科合作机制,使得不同学科的知识难以自由流动,在处理跨学科问题时缺乏协同和创新。学科间的壁垒使得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
2.2 现有师资缺乏交叉学科背景
目前开设数字人文专业的院校中,教师所经历的培养体系多为传统单一的学科体系,传统学科体系为教师的专业领域知识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可能导致教师仅专注于单一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多学科视野和交叉学科素养。这一局限使得数字人文教师难以在单一课程中有效融合传统人文知识与现代技术方法。在数字人文学科建设需求和学科交叉背景教师缺乏的双重作用下,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将数字人文教育的课程机构分为信息技术和人文知识两部分:人文知识部分由人文学科教师负责,信息技术知识部分则由技术领域教师讲授。这种分割的教学方式虽能在短期内缓解教师专业背景较单一的限制,但却难以培养学生处理跨学科复杂问题的整合技能和思维方式。课程机构和教学方式的分割可能导致课程内容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
2.3 课程体系设置依循传统惯性
首先,数字人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常因缺乏具备跨学科背景和视野的教师而呈现为不同学科知识的堆砌,难以实现真正的知识融合与升级。其次,课程编排通常表现为单一学科的知识点组织,没有系统整合人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这种基于碎片化知识构建的课程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人文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也随之丰富与变化,然而,许多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忽略了对数字人文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与调整,导致现有数字人文课程的理论进展、实践前沿显著滞后,限制了学生获取最新知识和利用前沿技术与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4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文化缺失
数字人文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组织文化。由于高校内部学科文化的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受到限制,学科成员倾向于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不是探索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可能性。这种文化导致教育和研究活动在学科间难以实现有效的连接与整合。在高校中,学科组织的分离和内部联系的松散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教师和研究人员通常按照自己学科的路径独立进行研究,这种“单兵作战”的科研模式导致了教学科研组织各自为政、发展各异,不仅阻碍了跨学科合作的可能,也限制了数字人文教育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方面的能力。
3 学科交叉创新视角下数字人文教育的应然对策
3.1 强化文理学科协调,打通知识自由流通渠道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人文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高校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据此确立数字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这要求其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向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场景,如文化遗产数字化、古籍活化、数字出版,以及历史考古、媒体艺术等。
此外,数字人文研究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圈层的特点,意味着需要各专业学院之间紧密合作。高校应通过统筹规划,整合各学院的优质资源,确保教育培养的上下游环节联动配合,从课程设置到科研项目、从师资力量到实验设施都能形成合力,支撑数字人文学科的全面发展。
为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流通,须建立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例如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等机构,通过建设、优化、协调这些机构的主体、场域、活动、空间和机制等基础要素,驱动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组织跨学科工作坊、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推动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深度整合,促进知识的自由流通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2 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汇聚数字人文教育合力
教师知识结构的学科交叉创新性对于数字人文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知识结构是教师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所组成的知识框架。推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学科交叉创新性,依赖于系统的跨学科培训计划。通过组织研讨会和学术论坛,邀请数字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的教学与交流,可以促进教师对于新领域知识、趋势、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拓展其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2]。此外,高校还应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通过项目式的合作模式探索和掌握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知识结构的学科交叉创新性。
教师的思维方式影响其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讲授形式的设计以及互动方式的考量,同时对其学术观点的形成和研究视野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教师思维方式由传统单一学科培养体系形成的线性思维向跨学科的多维度、多层次思维转变,高校应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和交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这包括提供跨学科的培训机会、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鼓励跨学科合作项目,并为跨学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提高教师对于跨学科学术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教师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3 优化课程内涵建设,形成深层融合的知识体系
数字人文教育应深入融合文学、历史、艺术与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学科的理论视野与概念范畴[3]。通过开展系列讲座、研讨会和专题课程,高校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跨越学科边界,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深化对于学科核心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
在构建体系环节中要避免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堆积。为此,教师和课程研究者需要深入分析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确保课程体系中的各元素都能够为整体学习目标服务。为了保持课程知识体系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还需建立课程评估体系,收集学者、教师、学生对于现有课程知识体系的反馈和评价,并基于相关数据优化或开发全新的课程,以确保它们能够真正反映学科的前沿,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3.4 营造教育文化氛围,培养跨界融合的创新文化
为了有效支持数字人文教育的发展,高校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教育文化,摒弃传统孤立的学科文化,营造一种学科交叉互相促进的新文化氛围。这种文化应鼓励开放性思维和创新,强调学科间的合作与知识共享,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单一学科研究。
目前,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是营造学术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在数字人文教育领域,应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汇集档案馆、图书馆和各学院的资源,构建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平台[4],为广大师生和学者提供跨学科交流和合作的环境、技术支持和学术资源,在跨学科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促进数字人文教育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芮,谭必勇.立足本土与跨界融合:欧美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20(3):104-112.
[2]蔡迎春.中美数字人文研究“差异性”的冷思考[J].图书馆建设,2022(6):100-111.
[3]袁一帆.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调研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1(13):108-117.
[4]李子林,龙家庆,王玉珏.交流与合作:美国数字人文与档案领域的互动及启示[J].档案学研究,2020(2):130-137.
【作者简介】师敏霞(198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