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数字人文教育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4-09-11 19:01:18被阅览数:23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李淑莲 张文霞 卢言昆

  摘   要:通过对中美两国数字人文教育的比较分析,总结美国的成功经验,找出我国在数字人文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的建议。通过系统梳理中美数字人文教育在参与主体、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基础设施、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异同,指出目前我国在数字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统筹协调有待加强、课程教学相对单一、数字资源建设滞后、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经验与对策建议。对深化中美两国数字人文教育的交流合作,推进我国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数字人文;高等教育;中美比较中

  数字人文是数字时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信息资源管理界广泛且持续的关注。2004年,《数字人文指南》的出版标志着数字人文学科的确立[1]。此后,数字人文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为传统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变革、知识生产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面对数字时代新的学术生态和人才培养需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数字人文教育的探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学界开始重视数字人文相关研究,如古籍、中医、遗址等方面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高校也陆续开设数字人文相关课程,并启动重大数字人文相关研究项目。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亟需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数字素养能力的新型人才。相比国外,国内学者对数字人文教育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研究主要是对国外数字人文教育经验的梳理介绍,能为国内数字人文教育实践提供启示[2]。在历届数字人文年会上,部分学者对国内数字人文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从数字人文的教育类型、思维素养、教育合作、教学体系、人才社会需求以及困境与挑战等6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3]。然而,目前缺乏从整体上对中美数字人文教育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研究的成果,基于美国数字人文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合作学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全球教育体系相对成熟。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梳理分析美国数字人文教育发展成果,总结其先进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支撑条件等方面的特色,并对比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现状,提炼出我国数字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数字人文教育体系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提供有益启示,为推进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数字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中美两国的发展概况

  1.1 数字人文教育的定义、内涵及知识体系构成

  数字人文教育是伴随着数字人文研究的出现而产生的,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和数字素养的新型人文社科人才。根据研究结论,数字人文教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终身教育(综述)。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数字人文教育通常指开设数字人文专业课程,对数字人文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并授予相关学位;而广义的数字人文教育则包括各种数字人文培训项目、数字人文教育工作室等非学历教育形式,旨在解决数字人文从业者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内涵而言,数字人文教育涵盖了解数字人文理论与研究方法、培养数字思维与意识、掌握数字工具与技术、提升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强化学术表达与传播技能等。数字人文教育知识体系由数字人文理论、研究方法、工具技术三大模块构成,涉及人文学、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等学科,具有鲜明的交叉融合特色。

  1.2 数字人文教育在美国的发展脉络、代表性高校和相关项目

  美国作为当前全球数字人文教育的先行者,在2006年的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启动数字人文计划,标志着美国数字人文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美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数字人文课程,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主要集中在文理学院和信息学院[4]。美国知名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包括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麻省理工大学HyperStudio、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在研究型大学中,数字人文教育采取与人文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设置数字人文方向的硕士学位项目高达29个。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过数字人文中心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字人文课程,涵盖编程、3D建模、文本分析等方向,采用以“项目学习”为教学的基本方式[5]。此外,图书馆在美国数字人文教育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提供数字资源、举办技能培训以及参与教学、科研等方式,为数字人文教育贡献力量。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联合多个院系举办数字人文教育研讨会,提供各种数字人文设备、软件技术及计算机语言知识等,普及数字人文的核心理念[6]。总体来看,美国数字人文教育具有顶层规划完善、学科互动融合、理论实践并行等先进教育理念。

  1.3 数字人文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代表性高校和项目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实施,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对数字人文方面的人才需求进一步加大,教育部积极推动数字人文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我国部分高校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开设数字人文导论、数字记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等课程,注重模块化特色课程教学和理论方法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南京大学利用自身在历史学、地理学方面的特色,设立数字人文方向硕士点,开展高学历数字人文人才教育;武汉大学率先提出体系化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搭建跨专业的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开设“数字文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试验班等实践项目。一些高校积极推动数字人文教育的国际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旨在培养新时代文理交叉复合型人才,传播国际数字人文先进理念,促进人才菁英培养。从当前国内数字人文专业学位设置情况来看,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有专业学位点。因此,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在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亟待加强与国际先进理念和模式之间互相借鉴,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2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比较分析

  2.1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主体比较

  从美国众多数字人文教育机构来看,高校和图书馆是数字人文教育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美国与数字人文相关的研究中心和教育平台高达45个之多,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数字人文本科或不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项目。这些高校大多设有专门的数字人文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学术引领和资源整合的作用。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莱斯数字人文实验室下设教学项目,为全校学生提供数字研究方法与训练课程。同时,高校图书馆也是推动数字人文教育的关键力量,引入前沿技术,革新服务方式,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例如,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图书馆设立数字人文图书管理员岗位,为师生提供咨询、培训、合作、研究等服务。相比之下,国内参与数字人文教育的主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综合性大学和人文社科类院校。据统计,我国数字人文研究机构不足20所,部分顶尖高校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尚不明显。总体而言,国内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图书馆尚未形成常态化协同育人机制,跨界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2.2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内容比较

  美国高校的数字人文教育模式多元化,既有专门的学位项目,又有非学历培训和研讨会,已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和学位项目体系。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和项目制教学,强调跨学科整合。例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虚拟世界遗产实验室开设的数字人文课程涵盖编程、统计、地理信息、3D建模技术等方面,由不同院系教师联合授课,开展项目驱动的沉浸式教学。与美国相比,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尚处于课程建设探索阶段,专业学位项目刚起步,实践性不够突出。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介绍和方法论课程居多,技术类课程较少;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以理论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为主,互动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在实践项目方面,主要依托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参与度不高。

  2.3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资源比较

  美国普遍重视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建设,国家和学校也在顶层设计、制度规范、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为开展数字人文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数据资源方面,美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放获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为数字人文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计划,建成了内容丰富、公开共享的数字资源库。在平台工具方面,国外一些机构开发了适用于教学的数字人文软件,如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项目Palladio为师生提供轻松上传和深度研究复杂的多维人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工具集。而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但与相关教学的结合尚不紧密。我国在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机制、评估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软硬件资源的教学匹配度有待提高。在数据资源方面,各高校陆续开展人文资源数字化工作,但成果分散,共享开放程度不高。在平台工具方面,通用性数字人文软件缺乏,高校自建教学平台也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看,美国已建立了对数字人文教学、科研全面支持的基础设施资源体系,我国则更侧重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匹配度有待提高。

  2.4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评估比较

  美国高校普遍重视数字人文教学评估,制定了科学完善的方法和标准。在教学效果评估方面,美国高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注重过程管理和动态反馈。在学生评价方面,美国高校更多地强调考察分析能力、工具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在需求反馈方面,美国高校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需求,为优化完善学生需求提供依据。例如,亚利桑那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会进行全方位评估,每学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从而逐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国内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数字人文教育评估体系。教学效果评估主要依靠考试成绩和论文,评价维度单一,形成性评价偏少,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研也较为欠缺。但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开始探索科学评价数字人文教育成效的路径。

  3  中美数字人文教育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3.1 总结美国数字人文教育的特色经验

  通过对美国数字人文教育相关项目实践的深入考察发现,其跨学科合作理念尤为丰富。首先,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发挥数字人文的“催化剂”作用,打破人文学科与计算机、图书情报等学科间的壁垒,创设了诸多跨院系的合作项目和课程。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数字人文研究在教学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在项目中相互交流启发,碰撞出灵感。其次是多元教育模式并存。美国既有专门的数字人文学位项目,又有非学历的短期培训和研讨会,还有将数字工具和方法融入传统课堂的尝试。这种灵活多样的模式有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再次,美国数字人文教育注重实践应用,强调学以致用。美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普遍采用项目制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前沿课题研究,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和社会影响力。最后,营造开放的数字人文生态。得益于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美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资源丰富,优质课程、数据库、工具软件等内容唾手可得,学生可以便捷获取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2 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数字人文人才的高需求,我国应立足于现状,积极借鉴美国数字人文人才培养经验,全面提升数字人文教育质量,构建特色数字人文培养模式。因此,我国数字人文教育未来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数字人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动力。在顶层布局方面,教育部和科技部等部门应结合我国人文社科建设,顺应数智时代发展潮流,共同制定新文科下的数字人文人才培养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计划实施方面,高校应将数字人文教育纳入“十四五”改革发展蓝图,统筹政策、项目、经费等资源,强化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基层落实方面,高校要鼓励院系打破学科壁垒,成立跨学科教学团队,为教师搭建合作平台。

  大胆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习和研究需求。借鉴美国经验,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终身教育分类推进数字人文教育。在通识教育层面,高校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字人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跨学科视野;在专业教育层面,高校可依托优势学科,重点建设数字人文交叉学科专业,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在终身教育层面,高校可举办暑期学校、工作坊等,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数字技能培训。

  进一步加大优质数字人文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共享力度。吸收国外经验,充分发挥高校人文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系统规划数字人文资源的采集、整理、发布,在数据标准、元数据、共享机制等方面形成规范,建立资源汇交和共享平台,提升资源质量和共享深度。同时引进和开发适合教学需求的工具,为师生提供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便利,旨在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人文教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SUSAN S,R AY  S,JOHN U.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2]王一丹.英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探析:以谢菲尔德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10):31-36,60.

  [3]杨泽坤,李少建,凯丽麦.全景与远景:数字人文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综述[J].数字人文研究,2023(1):3-17.

  [4]WALSH J A,COBB P J,DE FREMERY W,et al.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iSchool[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2):188-203.

  [5]祁天娇.美国数字人文高等教育探析: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9(8):32-40.

  [6]安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实践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8):48-5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家校社协同视角下学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GH23469)

  【作者简介】李淑莲(1980—),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文霞(1981—),女,汉族,吉林东辽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卢言昆(2005—),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北华大学学士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