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档案实物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教兴国 开创未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校友专题展”为例

发布时间:2024-01-16 08:50:08被阅览数:315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叶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高校博物馆如何基于档案实物,策划校友科学家专题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从传授知识扩容到培育科学方法、传递思想和精神,值得当下思考与探究。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相继举办过黄旭华、吴文俊、顾诵芬、杨嘉墀等上海交大杰出校友科学家展览,渐成系列和规模。本文以“科教兴国开创未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校友专题展”(以下简称“杨嘉墀校友专题展”)为例,梳理科学家校友系列展览的办展实践,希望为更多科学家主题展览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览筹备的基础

  “历史因细节而生动”,优质展览建立在丰富多样的档案基础之上。校友科学家专题展一般为依托档案实物、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原创性展览,展品为重中之重,不仅需要依托院、校的自有档案,更要基于学术研究广泛征集。

  1.有效整合馆藏档案

  校友科学家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培育,其展览必然离不开学校丰富的馆藏档案实物。首先,杨嘉墀是上海交大1941届电机系校友,依托学校档案优势,以其校园学习、生活为主线,梳理出他的入学登记表(1937年)、学校奖学金记录(1940年)、毕业成绩单(1941年)等档案实物,还原其求学生涯;其次,科学家的师长、同窗好友亦对其发展起到一定助益作用,如微积分授课教授胡敦复,大学同窗王安、王天一等,加入与其间接相关的档案资料,能够丰富单人展览的层次感、完善人物线。与此同时,老一辈科学家大都成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利用学校馆藏档案中20世纪30年代的校园历史图片及当时电机系教科书和讲义、学生刊物、计算尺等实物构建杨院士的校园生活场景,增添时代感与亲近感。

  2.展开跨领域的档案征集与研究

  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体现了其终身成就,策展人员需要走访不同工作单位、查阅学科文献,还原成长之路。通过对科学家工作的同事、指导的学生等相关人员展开采访调研,获取“他者”视角下科学家学术成长的文字、录音、影像,征集相关科技模型、手稿等。2022年年初,策展人员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后,不仅真切感受杨嘉墀的工作环境,更征集到手稿、载人飞船模型等一系列珍贵实物。通过查阅科学家著作、论文等,获取科学家所在学科领域中的重要事件、节点性资料,如杨院士从自动化学科初创时期便负责学科学术化的代表刊物《自动化学报》的编辑工作,他对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的预判论著,也较为完整、系统地展现了其对自动化学科的贡献及其学术研究在学科史上的重要作用。

  展览策划的理念

  科学家校友专题展基于档案、校史,强调使用档案原件,凸显历史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基于馆藏与征集的档案实物,通过展品选取的主题化、展陈内容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全景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共同塑造科学家丰满、立体的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

  1.直面科学家精神内核,着重传递爱国、创新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展品是宣扬科学家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撰写清晰展示科学家人生轨迹、学术成就、社会贡献、人格情操等内容的策展大纲,选取具有史料价值的档案图片、具有高度视觉冲击力的实物、视频等典型性展品,能够可视化、细节化地再现科学家学术成长的过程,充分展示其职业特征与精神伟力。

  “杨嘉墀校友专题展”以其成长历程为经纬,设置“蔚然成才矢志报国”“协力同心两弹一星”“战略前瞻创新航天”“嘉木成荫墀耀万春”四部分,精要展现他奋发求知、科技救国的高远志向,不忘初心、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孜孜以求、踔厉奋发的创新精神及爱党爱国、情系九天的赤子之心。同时,融入杨嘉墀志愿回国服务的回国留学生登记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的感人获奖语录及《倡议高技术发展计划的回忆》的手稿等重点展品,真实体现他爱国、创新、奉献、协同等精神。观者通过可观、可读、可感的档案实物,直观、鲜活、具体地感受到杨嘉墀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奖掖后学的精神品质。

  2.构建多元化的叙述要素,树立科学家的亲近形象

  尽管科学家校友专题展侧重描绘他们作为典型人物的不平凡,但亦应描绘出他们有血有肉、与常人一样的亲近形象,包括他们的个性、爱好,甚至弱点。例如多媒体播放杨嘉墀提到返回式卫星成功着陆时自己松了一口气时的情景,“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胆子也够大的”,直观展现了其当时的紧张和压力。实物展品中展出杨嘉墀在女儿当知青期间的两封家书,他对子女的深切希望令人感动,严父的形象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展览中亦展现他与夫人的伉俪情深、与同窗的深厚友谊等,如此,科学家的形象更为丰满、立体,真实可信,也成功拉近了科学家与观者的距离。

  除此之外,科学家校友专题展中的学校元素必不可少。展览中展出杨嘉墀的入学登记表、成绩单、英文毕业证书等档案原件,亦展出他以校友身份多次返回母校的照片,珍藏多年的《校友通讯》和毕业60周年纪念帽、纪念册等,体现历史档案厚重与学校百年发展历程的同时,也体现了杨院士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与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优良传统,提升了观展师生的自豪感和亲切度。

  3.呈现科学教育的时代格局,讲好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家故事

  公众对科学的必要理解不仅限于科学知识和研究结果,还要对科学家及其从事的研究工作具有全景化认识,充分了解科学的时代背景和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性的态度有力支持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家校友专题展需要挖掘科学家事迹背后蕴含的时代特征,并与科学家精神融为一体,兼顾家国情怀与性格风骨。

  “杨嘉墀校友专题展”展出苏联单方面决定撤回在华苏联专家的外交部文件、展现当时国内经济困难时期艰苦画面的图片资料;展出杨嘉墀为了研读苏联文献而购买的俄华辞典和外文图书等实物档案;展出反映当时仪器设备短缺、研究领域几近空白的艰难情况的采访视频;更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在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科研落后的情况下,我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艰辛。这些照片、实物和声像档案生动、鲜活地呈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生活状态,亦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初期的步履维艰。

  4.创新展陈方式,构建立体化情景化的传播矩阵

  真实是展览效果的根本所在,档案实物对观者的冲击和震撼无法代替。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提升展览效果的立体化、情境化。

  “杨嘉墀校友专题展”利用电子屏幕,载入他真实的原声录音、鲜活的影像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手稿、书信的数字化资源,为多样化展陈形式和手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设置触摸式电子屏,集中展出杨嘉墀为了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发表的自动化、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学术文章,观者可依据个人兴趣阅读思考,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共鸣。同时,为打破科学与文化的壁垒,展览对陈列空间进行了艺术化创造,复原了杨院士简朴但书籍繁多的办公室,重现了他潜心研究的画面;展出返回式卫星使用的降落伞、火箭发动机等,并在电子屏幕上模拟降落及升空的动态过程。

  科学家专题展览的思考

  收藏是研究和展览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研究有益于系统收藏和科学布展,展览则是收藏和研究结果的全方位呈现。新形势下,高校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藏、研究、展览及开发利用的重视。

  1.建立科技名人档案库,赓续藏品的积累传承和主动征集

  科技名人档案客观翔实地记录了其学术成长轨迹及其所在学科的探索发展历程,具有科学史和社会史的文化价值。建立科技名人档案库,不仅丰富了馆藏档案种类与覆盖面,优化了档案结构,并且借助科研档案保存了科学记忆,构建起更为完整的学科渊源和产生、发展规律。有必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征集、保存和积累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字、图片、实物和声像资料,构建同窗、亲属、同事等科技名人关系图谱,实现科技名人档案库整体效能的跃升。

  2.重视研究工作,实现藏、研、展密切结合

  知名科学家往往是某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是开创性人物,他们的学术发展往往是学科发展史的重要标志和缩影,科学家精神亦融入其中。因此,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特性需要多学科专业研究的有机融合,不仅需要利用科技史等学科穷尽文献资料,挖掘档案实物的学科背景与科学价值,打好展览基础,也需要利用传播学、博物馆学等做好展馆的设计与宣教,深化、创新展览展示的内容。此外,科学家精神理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展陈设计等研究工作势在必行,以拓展学术研究的社会功能。

  3.形成协同工作机制,打通藏、研、展的统一过程

  展览涉及的档案征集、研究、布展、宣教等一系列过程分属档案、科研、文博等不同部门,将科学家档案从分属不同档号的档案实物对应至代表不同科学家精神的展品、讲解词,需要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形成全过程协同工作机制。以展带藏,以研促展,不仅要鼓励举办科学家主题的展览,以期常展常新,同时要深入挖掘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做到收藏与布展共存,学术研究与展览展示并重。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