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19:49:09被阅览数:193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胡润东 黎安润泽 牛力
摘 要:名人学术贡献的研究与展示是学术名人档案资源面向公众文化价值开发的重要部分,目前对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停留在陈列与展示的阶段,需要优化资源利用组织的方式,基于学术关系的学术谱系作为数据组织形式凸显学术影响力与创造力,为学术名人资源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基于多模态、多类型的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归纳学术谱系的三个维度,论证了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模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基于学术谱系数据展现学术名人在学科发展中各方面的贡献。基于档案学学科吴宝康的相关档案资源实证案例,印证学术谱系的数据存储模式能够指导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并从三个维度赋能学术名人贡献的呈现,支撑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未来可以通过构建过程的自动化使成果更加便捷地向其他学科推广。
关键词:学术谱系;学术名人;数字人文;档案资源
名人档案是指各时期、各行业、各领域的著名人物在其一生的家庭活动、社会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记录[1],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纵观历史长河,一批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各自领域的发展,不仅指引了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其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也深刻影响了后辈;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关注的正是这些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当下,许多图书馆、档案馆、研究团队在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
然而,现有的学术名人知识体系研究与开发实践大多集中在对数字化学术名人档案的展示与陈列上,忽略了资源内容本身的记录价值,缺乏一套完整的逻辑路径进行知识再加工。一方面,学术名人档案记载了师生间的科学传承,可以小见大,从中窥见该领域学术谱系的形成与演化,通过人员之间的师承关系厘清学科知识的承继关系[2]。另一方面,剖析名人学术发展与贡献是面向公众开发学术名人档案资源文化价值的重要环节,将此类学术谱系数据故事化,能够帮助读者从不同视角尚友故人、解读历史[3],为学术名人档案资源深层价值挖掘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因此,本文以学术谱系数据为视角切入,探讨学术名人档案中的学术人员、学术师承与学术发展三个维度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式,并以吴宝康先生为例,展示其学术贡献,体会革命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坚定意志,以此探索档案学科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名人档案研究名
人档案作为一类较为典型的特藏资源,涉及名人的生平事迹、成果作品、故居遗物等方方面面的资料,蕴含着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馆藏大、来源广、类型多元、隐性价值丰富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粒度粗、内容庞杂、分布广泛等难以直接组织和挖掘的问题。
国内对名人档案资源组织与开发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展开。刘宁静等[4]以学术名人为核心,设计了包含基本信息、教育信息、工作信息、研究信息和荣誉信息五个方面的知识模型,根据学术名人的特点,增加了特有的参会、访问、参观、出游等事件。刘伟丽[5]关注对中共一大人物的知识图谱构建,根据《中共一大代表人物丛书》十三本图书的文本内容,整理得到革命人物、革命团体、革命事件、地点-地址和革命文稿五个核心类别。杨海慈等[6]根据CBDB数据,构建概念层、本体层、语义数据层和应用层,挖掘宋代文人的学术师承关系,并用知识图谱进行呈现;陈雨[7]关注到科技名人档案的价值,提出“元数据映射+本体建模”的科技名人档案知识要素描述方式;王静[8]同样针对这类资源,从资源收集、数据整合、知识整合三个环节开展科技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牛力教授团队提出,可以从个人、社会及学术三个维度分析名人生平[9],基于文本、图片等多模态名人档案资源,搭建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数据的知识组织模型,以吴宝康档案为案例材料加以验证,通过动态聚合形成知识图谱[10],并进一步形成“融合、建构与服务”的学术名人知识库建设路径[11]。
国外学者重点关注名人档案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发布等数字环境下档案资源的二次生产。Wilson[12]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对美国体育大亨马克·麦考梅克的超过800万页的个人档案集进行了筛选、鉴别与深度分析;Mendelsson、Falk和Oliver[13]以爱因斯坦档案馆保存的800 000多个档案文件为资源对象,形成可视化平台支持信件、手稿和文件等数字文档的显示、检索、下载等用户交互功能;Kaufer和Parry-Giles[14]运用数字人文学科的语料库修辞方法,考察希拉里•克林顿的两部政治回忆录《活的历史》《艰难的选择》的语言修辞特征,揭示了她作为女性竞选总统所面临的身份问题。
可见,数字人文为学术名人档案分析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但是大多研究将注意力放在实体档案的数字化与知识化上,且只关注到单一名人的生平信息;鲜有研究考虑学术名人在整体学科发展中的角色与位置,以档案中的名人为线索梳理学术谱系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1.2 学术谱系研究
从研究重点来看,当前,学术谱系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学术谱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包括学术评价体系、谱系模型建设、特定领域学派、谱系可视化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基于学术谱系的相关研究,包括学术名人生涯研究、学术发展脉络或计量学相关研究等,同时,不同学科领域对学术谱系构建的研究重点亦不尽相同。
在学术谱系构建的层面上,目前构建的学术谱系大多基于历史档案与引文网络。在史学领域中,学术谱系常常作为研究的结论,如周积明、雷平等学者通过对史料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考证,构建了清代浙东学派的谱系[15],这方面的研究偏定性而非定量,主要是辅助人们研究历史人物的思想派系与成长过程等问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的宋元学案知识图谱等研究通过对人物及人物间关系的数据化与可视化验证了学术谱系与数字人文领域研究范式结合的可能性。在信息计量学视角下,学术谱系是研究合作关系与学术生涯的有效工具,如常欢、吕瑞花等构建的以刘东生为核心的第四纪学术谱系包含论文与研究学者间的合作关系[16]。在国内外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中,所构建的学术谱系在人物及其师承关系外加入了不同的研究对象,如Robert Ziechmann等构建的神经外科学术谱系包含医院机构,通过职位连接人物与机构[17]。
在基于学术谱系的研究层面上,杨晓薇、雷鸣、高继平总结学术谱系研究框架,归纳出学术谱系繁衍能力、学术影响力与学缘关系三个维度[18]。吕瑞花、常欢等指出,谱系的学术影响力是学术谱系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是学术谱系繁衍的基础力量,并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设计了学术谱系影响力的量化指标[19]。这些研究维度涉及学术人员、学术机构、学术产出等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类关系,如人员间的师承关系、合作关系以及人员与机构间的隶属与交流关系等。此外,也有学者基于学术谱系对学术名人的学术生涯进行研究,如王双等学者从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三个维度构建学术谱系的分析框架,对图灵奖人工智能领域获奖者进行科技人才成长分析[20]。还有对学术发展脉络的研究,如董军借助学术谱系分析国家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21]。
综上所述,学术谱系是十分基础且普遍的研究对象,相关研究包含多个方面,在多个领域内对学术谱系的构建、可视化等的研究是对学术影响力、学术传承、学术贡献、学科发展等方面研究的有力基础。当下对学术谱系构建的模式与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大多谱系都是从某一或某些特定人物即学术名人出发,大都结构简单,“文献—师承”的二维体系难以支撑多维度、复杂的学术谱系相关研究,尤其是学术影响与学术生涯的研究,需要横向探索多维研究与结构拓展。
2 基于学术名人资源的学术谱系数据多维度分析
2.1 数据来源: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分析
2.1.1 学术名人档案资源数据分析
从学术角度出发,学术名人档案资源中与学术相关的数据以学者为基础,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学术产出数据,主要是学术名人在其学术生涯中直接或间接产出的学术文献或理论贡献;学术交流数据,主要是与其他学者或学者团体进行沟通的相关数据;学术传承数据,主要体现在学术名人通过师承关系对学生的学术知识传承。主要的数据对象包括学者之间的交流关系与师承关系以及学术成果。
表 1 学术名人档案资源数据对象分类
2.1.2 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特征分析
内容的学术性。传统的人物相关档案数据主要包括其生平经历、人际往来、成果贡献等部分。与传统的档案资源相比,学术名人档案资源以学术名人为中心,内容主题围绕学术名人的生平经历、产出、重大事件等,其中包含许多富有学术价值的文献、书稿等学术资料。学术名人数据中的成果贡献主要指学术上的产出,并且与其他人物相关档案数据相比,学术名人的行迹、人物关系往往与其学术生涯高度相关,故学术名人数据内容总体上体现出学术性。
资源的多样性。从资源关系角度看,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包括名人撰写、创作的资料,记录名人生活、学术等方面的资料,名人收藏、参考的资料,以及与其相关事件的记录资料。从资源模态角度看,这些资料包括文献、图片、视频、各类实物等各类模态。
开发的价值性。通过对学术名人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够整合学术名人生平经历与成果贡献,存在学术研究与史学研究的价值。同时,数据包含的学术名人的学术贡献与人物精神,能够通过开发利用而展示,具有社会传播价值与精神文明价值。
2.2 基于双视角的学术谱系数据多维分析
学术谱系的内核是知识的传承,学术知识的传承成为联系人物的纽带。从微观上看,知识的传承链接师与生,是学者生涯中不同经历的投影,学术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师承关系是学术谱系的骨骼与脉络,是构成传统学术谱系中两个主要的数据维度。从宏观上看,知识的传承使得学术谱系成为学术共同体,知识在传承中的演变与壮大体现着学科的发展。要在学术人员、学术师承两个维度基础上,提出宏观视角下的学术谱系三个维度(见图1),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科发展与学术人员、学术师承之间的关系。
图 1 宏观视角下的学术谱系三个维度
2.2.1 学术人员的贡献引发知识承继并推动学术发展,并集中在学术名人之上
组成学术谱系的节点是学术人物。现有的单学科学术谱系相关研究中,大多存在一位或几位核心的学术名人或代表人物,并使得学术谱系中大多数人员的节点与之相关。而对于新兴学科或高速发展的学科(以国内档案学为例)来说,学术名人与学科的奠基及发展更是无法分开的,因此学术名人的相关研究或行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更为显著。
2.2.2 学术师承以关系的形式传递学术知识
学术谱系的构建基础是师承关系,师承关系是一种抽象概念,其核心在于知识的承继,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师傅对学徒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授课,甚至是以讲座、发文等形式的知识传播。但后者相对虚无缥缈且更加难以获取数据,无法进行具象的构建,因此对师承关系的主要界定是传统观念下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术领域内,这种知识的传承可从专业性、联系性、指导模式等方面分为弱师承关系,如通识课程、讲座等,以及强师承关系,如论文指导、研究生—导师等。
2.2.3 学术发展是学术谱系内核的体现,也是学术名人贡献的主要呈现
学术谱系的内核是知识的传承。不同的师承关系均体现着知识传承的不同层面。知识的传承包括传递、融合以及扩张三个层次。知识的传递存在于学术成果的传递之中,如授课、著书等,而不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思维碰撞则产生了知识的融合与扩张,这种融合与扩张又体现在了新的学术成果之中。学术成果与学者之间通过知识传承不断碰撞所产生的融合与扩张即代表着学术的发展。在这一视角下,学术名人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呈现在与之相关的学术成果以及学者上,使得学术名人贡献得到更充分的挖掘与展现。
3 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模式
学术名人是学术谱系中最为重要的人员节点,学术谱系大多从学术名人出发,并且通过学术名人的师承关系与来往关系进行延展。以学术谱系的形式组织学术名人数据能够体现学术名人数据的学术性,能够容纳多模态、多类型的学术名人数据,并且通过学术师承与学术发展来体现学术名人数据的价值性。因此,构建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具备可行性,对于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从学术人员、学术师承与学术发展三个维度设计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关系模式,如图2所示。
图 2 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关系模式
3.1 学术人员数据存储模式
学术人员数据包括节点、学术与师承三个层面,如表2所示。其中,节点数据表示人员节点在谱系中的标识,将序号作为主要标识属性能够有效避免人员姓名重复情况。学术数据表示人员与学术发展的联系,其中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数据关联学术发展的“成果推动”层面,人员所处单位的相关数据关联学术发展的“机构建设”层面。师承数据是人员数据与师承关系的关联部分,“指导教师”等数据在实现时通过外键与师承关系数据链接。
表 2 学术人员数据存储模式
3.2 学术师承数据存储模式
学术师承数据存储模式如表3所示。相较于更加虚无缥缈、难以量化与获取的弱师承关系,有硕士、博士论文指导的强师承关系的数据获取难度更低、质量更高且对学术谱系的重要性更为显著。考虑实际获取的难度与工作量,仅需要将强师承关系纳入谱系中便能使谱系拥有较强的可解释性与合理性,强师承关系为关系数据,可以通过知网、高校数据库等手段获取。
表 3 学术师承数据存储模式
3.3 学术发展数据存储模式
学科发展数据相对复杂。当前对学科发展的研究在各领域内都并不罕见,对学科发展之总结、现状的描述在各个领域都有许多相关研究,其中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学科发展的相关档案、文献进行定量或定性研究。在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模型的学术发展维度的各个层面中,发展进程属于定性角度,而成果推动、机构建设等层面能够通过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进行定量研究。
在发展进程层面,能够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与归纳,进行学科发展阶段、速率、研究重点等方面的总结,这些相关信息能够关联其他层面的数据项,从而将学科发展的特点数据纳入整个谱系网络之中。文献推动数据主要是论文与专著出版的数据,与学科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可以从知网等网站获取;机构建设数据与工作人员数据类似,较难获取,主要诉诸现有的相关档案资源,学术发展数据存储模式如表4所示。
表 4 学术发展数据存储模式
4 基于吴宝康档案资源的学术谱系数据构建实证研究
依据上述学术谱系的数据分析,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所需数据来源杂、数据种类多、需要定量与定性分析并用。基于对学术名人档案资源的分析,针对数据存储模式,设计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构建及可视化路径,如图3所示,基于学术名人相关的档案资源构建学术谱系数据,通过多种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学术名人在知识传承中所作的贡献。下面以国内档案学科的奠基人吴宝康先生为例,构建以吴宝康为中心的档案学学术谱系数据并进行可视化操作。
图 3 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构建及可视化路径
4.1 学术名人资源数据化
依据上述学术谱系构建路径,从人员数据、师承数据、学科发展三个角度,对《吴宝康学术年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校友录》等学术名人相关的档案资源进行数据抽取。对于与学术名人相关的数字资源,包括知网、Web of Science等学术网站上的相关文献资源,以及相关高校与专业官网上的人物资料与事件资料等资源进行获取。对于收集的数据,由于学术谱系中各方面数据联系紧密,传统非关系型数据库难以较好地存储谱系相关数据,采用MongoDB和Neo4j两种数据库结合进行数据存储。
4.1.1 学术人员数据获取
以国内档案学为例,学术人员主要包括高校内的教授型学者以及研究机构中的研究型学者。档案学领域内高校学术人员集中在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34所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院校之中。在这些院校的档案学专业(或档案学教研室、档案系等)官网主页中,通过网络爬虫、人工采集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科研机构内的学术人员数据相对高校学术人员数据分布更广,可以通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修订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校友录》,搜集吴宝康担任系主任/院长期间(1952—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毕业的2 032名学生相关数据,如图4所示。
图 4 部分学术人员数据
4.1.2 学术师承数据获取
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人大学位论文库,能够获取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关系,即强师承关系。以此为基本检索方法,对上述档案学教师的师承信息进行检索,其中与中国人民大学有关的老师信息101条,可上溯至吴宝康的教师共87位,占所有321位收集到信息的档案学教师的27.4%,部分学术师承数据如表5所示。
表 5 部分学术师承数据
4.1.3 学术发展数据获取
机构建设数据获取。学术名人相关机构数据通常可以从学术名人档案中获取,通过现有的对《他是一座山——吴宝康学术年谱》的数据化成果,筛选出与吴宝康相关的档案机构数据共211条,除了学术机构或高校外,机构类型包括档案机关、其他党政机关、期刊社、国外档案机构四类,机构与吴宝康之间的关系包括任职、受奖、学术交流、刊文出版、考察调研五类。
发展进程数据获取。需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中进行检索,筛选得到15篇与档案学发展史相关的论文,综合考虑各类档案学科发展划分方法后,将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学学科发展划分为初创期(1949—1966年)、发展期(1967—1989年)和繁荣期(1990年至今)三个阶段;从各个阶段中提取对应的30个研究重点,基于这些研究重点检索对应时期的相关成果,整理并存入数据库中。
成果推动数据获取。在查找文献时,首先从《吴宝康学术年谱》中进行选择,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作为补充。检索时,一方面根据上述学术人员数据检索以吴宝康为核心的学术人员相关文献,得到相关文献数据389条;另一方面基于上述研究重点检索对应时期的相关学术成果,并依据期刊水平、被引数据等数据进行筛选与去重后得到213条成果数据,最终形成共计602条成果推动数据。吴宝康学术名人谱系数据化成果如表6所示。
表 6 吴宝康学术名人谱系数据化成果
4.2 学术谱系数据可视化探索
由于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结构多维、交互紧密,能够从师承关系、机构分布、学科发展三个切面进行学术谱系的可视化,以直观呈现学术名人在人员、师承以及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4.2.1 学术人员数据可视化
对于人员数据,主要选取与吴宝康有直接师承关系的人员数据,结合人员所在的工作单位及单位数据中的类型,绘制与吴宝康相关的高校学术人员去向柱状图(见图5)。根据统计结果,吴宝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负责人的三十多年里培养出的档案学学生活跃在各个高校的档案学学科中,为档案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刻下了深深的吴宝康烙印。
图 5 与吴宝康相关的高校学术人员去向柱状图
4.2.2 学术师承数据可视化
师承关系天生具有网络性,旭日图、树状图等形式是对师承关系数据的理想可视化方式;旭日图(见图6)直观地呈现了吴宝康一系的档案学教师的传承,可以看到这一系的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教师都已硕果累累,可以称得上是“高徒满门”。这直观地体现了吴宝康学术思想在高校中生生不息。
图 6 以吴宝康为中心的学术师承旭日图
4.2.3 学术发展数据可视化
学术发展数据包含成果推动、机构建设、发展进程三个部分,主要针对成果推动面向吴宝康学术贡献的可视化,根据数据中文献成果的作者,将其与吴宝康的关系分为六类:吴宝康本人撰写、参与讨论;吴宝康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吴宝康学生参与撰写、翻译;吴宝康再传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吴宝康再传学生参与撰写、翻译;无关。档案学学科发展关键文献与吴宝康关系的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图 7 档案学学科发展关键文献与吴宝康关系
5 结语
本研究从学术名人档案资源出发,归纳现有学术谱系构建方法与研究,论证了学术名人在学术谱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以学术名人为中心的学术谱系数据存储关系模式与构建路径,整合多方面档案资源与互联网资源,化零为整,实现学科内关系深度“结网”;同时将学科发展的维度纳入学术谱系中,拓展学术谱系新维度,形成“学术人员—学术师承—学术发展”三维学术谱系架构,支撑学术名人、学术关系与学术影响的可视化,为单学科谱系建设研究提供借鉴基础。
但是,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提出的学术谱系框架中,研究性学者在学术人员中有较高的占比,与机构发展紧密相连,而这部分数据难以获取,依靠现有资源进行收集的模式难以推广到更多学科领域。其次,数据可视化思路欠缺,效果未完全尽人意。本研究提出的学术谱系关联模式复杂,难以用统一的可视化手段呈现整个谱系。最后,本研究提出的学术谱系模式所包含的数据繁多,需要较多人工参与。已有的数据获取范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后人的工作,为各个学术谱系的构建与学术名人资源开发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黄永勤,黄丽萍.名人档案知识地图设计研究[J].浙江档案,2015(7):6-9.
[2]仇鹏飞,孙建军,闵超.科学研究中的师承关系评述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8(5):50-55,118.
[3]牛力,高晨翔,刘力超,等.层次与空间:数字记忆视角下名人档案的价值挖掘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21(5):138-144.
[4]刘宁静,刘音,王莫言,等.数字人文视角下学术名人知识模型构建研究:以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9(23):113-121.
[5]刘伟丽.中共一大人物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
[6]杨海慈,王军.宋代学术师承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可视化[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6):109-116.
[7]陈雨.数字人文视域下科技名人档案知识化开发探析[J].档案学研究,2023(4):99-107.
[8]王静.科技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理论框架及保障体系[J].山西档案,2023(2):150-157.
[9]牛力,黎安润泽,刘雨欣,等.数字人文视角下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以《吴宝康学术年谱》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3(6):96-106.
[10]牛力,高晨翔,张宇锋,等.发现、重构与故事化: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研究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1(1):88-107.
[11]牛力,刘慧琳,高晨翔.数字记忆视角下的学术名人知识库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9):164-172.
[12]Wilson W.A preview of the Mark H.McCormack Collection[J].Journal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2(4):599-603.
[13]Mendelsson D,Falk E,Oliver A L.The Albert Einstein archives digitization project:opening hidden treasures[J].Library hi tech,2014(32):318-335.
[14]Kaufer D S,Parry-Giles S J.Hillary Clinton’s presidential campaign memoirs:A study in contrasting identit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2017(1-2):7-32.
[15]周积明,雷平.清代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构建[J].学术月刊,2004(6):40-46.
[16]常欢,吕瑞花,张佳静.学术谱系内合作网络研究:以刘东生为核心的第四纪学术谱系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4):14-19.
[17]Robert Ziechmann,Haydn Hoffman,Lawrence S. Chin. Academic Genealogy of Neurosurgery via Department Chair[J]. World Neurosurgery,2019,121:e113-e118.
[18]杨晓薇,雷鸣,高继平.杰出科学家学术谱系的指标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学者马费成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2(23):115-124.
[19]吕瑞花,常欢.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家学术谱系学术影响力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76-78,58.
[20]王双,赵筱媛,潘云涛,等.学术谱系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研究:以图灵奖人工智能领域获奖者为例[J].情报学报,2018(12):1232-1240.
[21]董军.国家形象研究的学术谱系与中国路径[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6):105-1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面向红色叙事的档案数字编研研究”(项目编号:22BTQ080)。
【作者简介】胡润东(2002—),男,汉族,安徽淮北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人文;通讯作者:黎安润泽(2000—),女,汉族,山东滨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人文;牛力(1982—),男,汉族,河南滑县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字人文、档案知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