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30 18:59:18被阅览数:76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作   者:吴娟频 李晓 计然

  摘   要:高等教育是发展数字人文的重中之重,提升师生数字人文素养对于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数字人文发展先进的高校已开展数字人文学科试点,但数字人文教育在当前学科版图上尚无确切定位。针对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价值意蕴、重点内容和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人文教育;高等教育;学科交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与人文研究的融合日益深入,数字人文已成为人文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下增设二级学科——“数字人文”,标志着数字人文教育“学科化”正成为数字人文发展趋势。数字人文教育对于继承数字人文基因、满足数字人文特色人才需求、构建数字人文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数字人文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在学术研究机构方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数字人文研究机构,推动数字人文研究从学者自发的分散研究向成熟化、系统化、组织化研究转变。在著作和教材方面,大量国外数字人文的相关书籍被翻译并出版,国内学者也相继开展本土化数字人文教材编写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部分高校增设数字人文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9年设置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2021年、2022年先后增设数字人文硕士点和博士点[1]。然而,尽管数字人文发展迅速,但是许多高校在开展数字人文教育时仍面临诸多问题,如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养和教学资源整合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效果,而且制约了数字人文学科的长远发展。

  1  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价值意蕴

  1.1   推动高校的教育创新与课程改革

  在数字时代下,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亟待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领域,数字人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融合,为课程设计和教育方法带来了理论与实践的革新。利用数字人文领域的相关技术工具,如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等,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书面讲授,更赋予课程讲授在形式场景上的创新,提高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同时,开展数字人文教育有利于推动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如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与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跨领域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由于数字人文涵盖领域的广泛性,开展数字人文教育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应用领域,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有利于教育体系质量的提高。

  1.2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跨学科人才

  数字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跨学科培养模式,它结合了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2]。通过开展数字人文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数字记忆理念、数字人文理论等人文领域的知识,而且能够学习到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等技术方面的知识。人文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处理信息和感知世界的思维习惯由单一线性向整体性转变[3],使学生掌握跨领域知识整合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多功能人才的需求。此外,跨学科学习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从多维度、跨学科、文理结合的角度审视并解决学术问题和社会现象,这种能力是传统单一学科教育难以培养出来的。

  1.3   强化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传承

  数字人文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敏感性。通过将数字技术整合到人文学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项目参与地方历史文档的整理和公开,或通过社交媒体向全球介绍濒临失传的艺术形式。这类方法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还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根源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与尊重。通过数字人文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全球视野和文化责任感,这对促进文化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1.4   拓展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数字人文教育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拓展了传统人文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传统人文学科研究的显著特点是数据规模庞大,数字人文为计算机辅助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4]。通过将大数据分析技术、文本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与现有方法和人文学科结合,使人文研究以更丰富、更包容的方式展开。高校通过开展数字人文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内部研究的精确性和深入性,使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和多元,而且能够增强学术界对复杂历史和文化问题的阐述及解读能力。

  2  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重点内容

  2.1   数字人文教育体系

  高校数字人文教育体系通过整合人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旨在培养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级数字人文人才,其主要由发展思路、工作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三个核心部分构成。发展思路侧重于学科间的融合,旨在创新人文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方法。同时,它强调加强学生在实际数字人文项目工作中的参与,推动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相互促进。工作机制采取跨部门、跨学院合作,包括人文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院、图书馆及其他技术支持部门,确保资源的流通性和学科互动的畅通性。具体实施办法包括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资源配置。课程建设的内容涵盖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具体的应用案例;教师发展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综合能力;资源配置则确保学生和教师可以访问数字人文相关的数据库和技术工具,为其学习和研究需求提供支撑。

  2.2   数字人文教育资源

  数字人文教育的成功实施依赖于广泛而深入的资源支持,包括技术工具和平台、数字档案和数据库、学术和研究网络。计算资源如数据分析软件、文本挖掘工具、GIS应用程序和3D建模软件等是数字人文教育的基础资源,这些资源使学生能够对数据执行复杂的处理、组织和可视化操作。丰富的在线档案馆和数据库可以让学生开展广泛的文化与历史研究,这些资源应该包括历史文献、艺术作品、音乐作品以及其他数字形态的文化资料。建立与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网络可以扩充原有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2.3   数字人文教育课程结构

  数字人文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组合,涉及人文知识、数字技术方法、观察实验实践三大核心板块,这种结构的共性在于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辅相成,旨在通过综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多个领域的专业能力。人文知识板块特别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语言等领域的深入教学,每个项目根据其特色定位、项目性质和课程时长来选择适当的课程安排和知识传授方式;数字技术方法板块聚焦于提供专精严密的技术教学,包括数据分析、编程、文本挖掘等,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技术方法的教学不断进化,与时俱进,反映出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观察实验实践板块通过实际的数字人文项目,让学生可以在真实或模拟的研究环境中应用其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旨在检验理论与技术的融合程度,是决定数字人文价值和功能的关键。

  2.4   数字人文教育师资力量

  在高校数字人文教育中,师资力量无疑是其核心要素。作为高校教师,数字人文教育教师具备“教学者”和“科研人”的双重身份。作为师者,数字人文教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需结合数字人文突出的实践特征,深化知识传授和案例教学环节;作为学者,数字人文教育教师需要兼通数字与人文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对数字人文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数据采集、整理、呈现和分析,输出科研成果,追求科研创新。此外,由于数字人文是一个全球性的学术领域,教师还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立足于全球视角对教学和研究进行创新,增强课程的全球相关性和吸引力。

  3  高校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以工程化思维开展数字人文教育

  所谓的“工程化”指的是将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单个系统或功能部件,按照一定的规范组合成一个模块鲜明、系统性强的整体的过程。高校推进数字人文教育就需要运用这种工程化思维,以确保教育的系统性和模块化,从而提高效率和效果。同时,开展数字人文教育以服务国家的大政方针,尤其是以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为目标,从经济、社会和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阶段性总结中提取有效的反馈,据此调整教育策略和内容,以促进数字人文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

  3.2   加强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在广度维度,推广数字人文教育时,高校应确保覆盖广泛的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实现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科学等人文学科与信息科学、统计分析等理工学科的交融,激发学生多维度理解和分析人文学科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此外,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如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及图书馆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可用的数字资源和研究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和研究支持。在深度维度,为了加强数字人文教育的深度,高校需要超越传统的文本数字化和基础数据分析,探索更深层次的数据解读和批判性研究,包括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进行文本挖掘,揭示文本中数据的潜在关系和复杂结构。同时,数字人文教育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项目式课程让学生应用数字工具探索新的人文研究领域的问题,从而深化他们对人文学科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3   加强数字人文教育的系统支撑

  构建丰富的教材资源和全面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加强数字人文教育系统支撑的重要部分。教材应从数字人文主要课程出发,如数字记忆前沿、数字人文导论、数字人文实践等,全面涵盖数字人文理论、数字人文技术和高级应用实践的内容,形成数字人文教材系列集。鉴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需要定期更新,以确保其内容的时效性和相关性。课程设计应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逐渐深入,并开设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够将数字工具应用到解决具体的人文学科问题的过程中。此外,通过采用互动式学习和系统的评估反馈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数字人文教育系统支撑的时代适应性。

  3.4   强化高校师资力量与数字人文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的耦合

  数字人文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广泛文理知识的跨学科领域时。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学科背景,还必须掌握相关数字技术,并能够在教学与研究中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在实践中,当涉及解读数字人文的实现原理、分析案例或指导学生策划和实施项目时,传统单一学科的知识背景往往显示出其局限性。此外,数字人文教育要求教师能处理包含复杂情感性、模糊性、隐含性和不确定性的数据,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还要求教师在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间寻找平衡。因此,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能适应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冲击,形成至少是“1+0.5”的知识结构,即教师在主要领域拥有深厚知识的同时,在相关领域也具备一定理解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持数字人文的教学和研究需求,有效发挥数字人文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越男.守正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七秩发展[J].档案学通讯,2023(3):13-19.

  [2]曲春梅,何紫璇.概念、意义与实践:档案与数字人文的双向考察[J].档案学研究,2022(6):10-17.

  [3]聂云霞,肖坤.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学专业学生数据素养培育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3):95-103.

  [4]王静静.数字人文在图情档学科中的知识扩散探析[J].山西档案,2021(1):61-72.

  【作者简介】吴娟频(1982—),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河北金融学院团委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农村金融研究;李晓(1983—),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信息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通信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安全;计然(198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书记、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融合及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