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4-08-27 19:06:56被阅览数:142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常愉

  摘 要: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采用体验学习理论探索文化体验如何促进公众参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了以档案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体验理论模型,该模型围绕文化参与、文化信息、文化观念和文化关系四个环节展开,旨在深化公众对档案文化的理解和参与。对档案馆和文化机构在促进档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提供了新策略,并拓展了文化体验在档案文化建设中作用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体验学习;文化体验;档案文化建设;模型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鲜明宣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档案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且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公众对于档案文化的体验需求日趋多样化,如何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构建档案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档案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通过梳理近期相关学术文献,可以观察到学术界对档案文化建设领域的关注点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具体而言,近期相关学术研究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模型,还探讨了档案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实践路径和未来发展。

  档案文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演化。对档案文化的递进式理解过程实质上是对档案文化深层次特性的探索和认知过程。王宁等[2]从信息文化视角审视档案文化,构建了组织机构档案文化分析框架。谢诗艺等[3]基于档案文化三螺旋模型实现对档案文化现象、要素、结构、功能的全链条分析。

  档案文化建设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服务模式倾斜,这一趋势体现在对档案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深入探索中。龙家庆等[4]将档案文化与数字记忆紧密联系,以数字记忆建构过程为分类逻辑归纳出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五种模式。王向女等[5]应用CAPS理论框架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了档案文化节目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的理论模型,为档案文化情境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周林兴等[6]探讨了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

  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档案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但是在档案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档案机构服务意识不强、档案文化建设缺乏系统化规划、以及公众对档案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以档案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体验理论模型。

  2  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理论模型

  2.1   理论基础

  “体验”是一种既建立在认知之上又超越认知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其核心特征在于直接参与、情感共鸣、意义建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洗练地概括表达出“体验”所内含的以身践行与以心会心的意蕴。“文化体验”着重强调个体在触碰、亲身体验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对文化深层情感的感知以及对文化意义的主动构建,从而在个体与文化的互动中产生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体验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理论,由美国教育家大卫•科尔布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产生于对经验的处理和转换之中,强调通过具体体验、观察反思、抽象概念形成、主动实验的循环过程,人们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具体体验:学习者直接参与到新的或复杂的经验中,进行亲身体验;观察反思:学习者对体验进行反思,观察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见解或发现哪些问题;抽象概念形成:基于反思观察的结果,学习者构建理论概念,形成对问题的理解或解决方案;主动实验:学习者将新形成的理论或概念应用于实际,以解决问题或改善情况,这一过程可能会产生新的体验,从而再次启动学习循环。作为一种基于活动进行深度反思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是对传统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习观的一次强有力的挑战与消融。

  2.2   核心要素

  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理论模型的构建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以理解和预测个人或群体在档案文化环境中的体验方式和行为,探索一种能够综合捕捉档案文化多维性与动态性的理论视角。结合体验学习理论,理论模型由四个核心要素构成,分别是文化活动、文化实践、文化产品、文化主体。

  文化活动是依托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以“公众参与”为社会基础、以“参与式文化”为文化来源,融合线上线下多种途经的参与式活动,具有公众导向、共享交互、灵活自由、鼓励创造的特点。公众导向的文化活动的核心特征即将公众的参与度和体验质量作为衡量活动效果的核心指标。文化活动鼓励公众的物理参与,促进公众在情感和思想上的深度介入。共享交互,旨在促进公众与文化机构之间在资源、信息、知识等方面的有效交流,并为公众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灵活自由,提供灵活多样的参与形式,尽量给予公众广泛的自由选择空间,以适应不同公众需求。鼓励创造,在满足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支持公众参与文化产品创作,增强公众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文化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人们创造、传播和享受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的活动,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文化空间、文化资源和实践主体。文化空间也称文化场所,泛指文化存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文化体验中的文化空间兼具物理性、虚拟性双重属性,既包括文化场所、文化所在、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又包括文化资源数字化后构建的“虚拟场”。文化实践需要依托深厚而悠久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其效果取决于空间的文化资源,包括人类文化在变迁中得以传承下来的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精神资产。“人”是文化实践的主体,公众在文化空间中“共在”,以参与者的角色在文化空间中实现深度活动、意义交织和文化贡献。

  文化产品作为档案文化的载体形式,不仅承载着人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而且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审美标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产品既可以是具体的形态,如书籍、艺术品、工艺品、建筑、服饰等,又可以是抽象的形态,如音乐、文学、电影、戏剧等;双重形态的文化产品不仅是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展现,而且是文化自我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文化主体是指在文化活动中具有主动性、创造性、选择性的个体或集体。它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思想、创作影响、塑造和发展文化。文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群、组织、机构乃至整个民族或国家。

  2.3   模型构建

  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模型是由四个环节构成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强调这是一个循环上升的持续过程,具体环节包括文化参与、文化信息、文化观念、文化关系,每个环节均由文化体验动作和档案文化体验要素组合而成,如图1所示。文化参与,指参与档案文化的互动过程。通过观看历史文献、聆听档案记录、查阅传统故事、体验古老艺术等方式,亲身体验档案文化,获得多样的感官刺激,从而生成初步文化感知。

1.jpg

图 1 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的理论模型

  文化信息,重点在于描述和解读与档案文化互动中发现的信息,包括对档案中记录的文化实践、历史事件的探索,以及对文化产品背后故事的了解,进而深化对档案文化的感知,理解文化传承和变迁的脉络。文化观念,注重对档案文化产品的阐释和意义赋予。在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尝试从中抽取文化的本质特性和独特属性,以理解档案文化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观和信念,促使从档案文化角度重新审视文化观念,强化对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文化关系,指通过前三个环节的文化体验,对个体与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反思。将档案文化作为参照,个体可以探索和省察自己的文化身份,反思在文化传承和变迁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对“我”与档案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对自身在广阔文化背景下定位和价值的重构。

  3  基于文化体验视阈下的档案文化建设模型的策略建议

  3.1   文化参与:提升档案文化互动体验,促进公众探索主动性

  档案机构应加快档案资料的数字化、档案文化展示空间的虚拟化过程。通过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沉浸式档案文化体验空间,使观众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参与到历史文献的观看、档案记录的聆听中。同时,组织档案文化主题的体验活动,让参与者通过实践活动直接体验档案文化,从而深化对档案文化的感知和认知。

  3.2   文化信息:深化档案文化信息解读,构建多维交流平台

  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集档案展示、信息检索、在线学习、专家解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档案文化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公众不仅可以轻松获取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还可以参与论坛讨论、专题讲座等交流互动活动中,促进档案文化的深度分享与传播。

  3.3   文化观念: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强化文化认同

  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的档案文化教育项目,强化公众对档案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支持并鼓励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对档案资料的深入挖掘和应用,开发数字文创产品等[7],以提高公众对档案文化的深层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3.4   文化关系:促进档案文化与个人及社群身份的连接

  档案机构应积极举办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档案展览等活动,鼓励个人和社群参与档案文化的收集、整理、解读活动,反思档案文化与个人、社群历史的联系。这不仅能够促进档案机构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增强个体和社群对档案文化价值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王宁.信息文化视角下的组织机构档案文化分析框架构建探索[J].档案学通讯,2023(6):70-77.

  [3]谢诗艺,郭朗睿.档案文化的结构形态与功能机理: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审思[J].档案学研究,2022(4):38-44.

  [4]龙家庆,聂云霞.数字记忆建构视域下档案文化创意服务模式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5):68-76.

  [5]王向女,葛帅敏.基于CAPS理论的档案文化传播中受众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以哔哩哔哩网站《档案》节目为例[J].档案学研究,2024(1):93-101.

  [6]周林兴,崔云萍.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的建设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3(2):10-17.

  [7]高大伟,严睿倩,周志尊.档案数字文创供给研究:转向、机制与策略[J].山西档案,2023(4):53-6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档案研究会项目“高校档案资源共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sgdf2023-40)。

  【作者简介】常愉(1981—),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常州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