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档案服务民生的模式创新——以房地产档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4-08-09 19:36:55被阅览数:61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袁媛

  摘 要:在数字环境下,创新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民生,已成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立足档案服务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在深度识别我国房地产档案服务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环境下房地产档案服务创新路径。提出要加快推进房地产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度规范、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合作等为抓手,持续深化创新,不断提升房地产档案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用更高质量的档案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服务创新;数字化;档案服务; 档案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支持运用互联网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传统服务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与实践也正面临数智化转型的重大机遇与全新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档案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使其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迈进,也为档案机构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开放的档案服务带来新的契机。在数字环境下,创新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民生,已成为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与关注焦点。

  档案公共服务是指档案部门运用国家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通过提供均等化档案信息服务和产品,满足社会公众档案需求的过程。一些学者已就数字环境下档案管理服务进行诸多有益探索与深刻讨论。陈艳[1]基于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从公民需求的角度提出,在数智技术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供给要从“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模式转为“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模式。谢鑫等[2]在分析档案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阻碍,从理念引领、机构建设、政策完善、技术赋能四方面提出档案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宋帆帆等[3]以“数字社会”为背景探索了数智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的三种模式:以数据为中心的定制模式、以众包为形式的共创模式、以元宇宙为载体的生态模式。黄霄羽等[4]立足新时代结合政策文本中档案服务的内容要求,构建兼顾档案领域特色、服务流程与宏观价值取向、供需双方视角、隐性与显性服务能力,以及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档案服务能力结构框架,为新时代我国档案服务能力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基点和思想指引。

  以上研究和实践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当前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档案服务的技术应用,缺乏基于档案业务特点的服务创新思路研究。另一方面,当前对档案服务模式的系统性、针对性研究不够,对房地产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档案服务创新缺乏专门探讨。

  1  我国房地产档案服务的现实困境

  房地产档案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档案资源类型,在不动产权属登记、交易和维权等环节可提供事实凭证与参考依据。当前,我国房地产档案在信息整合、数据共享、智慧检索、即时更新、服务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与时俱进的房地产档案需求,亟须顺应数字化趋势进行变革创新[5]。

  1.1 档案资源整合不足,系统衔接不通畅

  目前,我国房地产档案管理存在条块分割、标准不一、多头管理的问题。负责规划、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住建等部门的档案资源未实现有效整合与高效管理。此外,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一,接口不够通畅,房地产档案资源难以实现实时共享与关联利用,进而影响档案信息的检索、流转、应用效率[6]。群众在参与档案服务的过程中,“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难以实现,获得感与满意度不高。按照“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原则,加快房地产档案数据汇聚、共享与流通,构建一站式房地产档案资源管理体系成为当前档案的工作重心。

  1.2 数据开放程度不高,跨部门协同不足

  房地产档案的管理与实践过程涉及规划、土地、房屋、金融、税务等部门。这些部门的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信息共享不充分,数据更新不及时,利用流程繁琐复杂。房地产档案管理缺乏统筹协调,数据共享开放机制不健全,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有待加强,难以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房地产档案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一网通享”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事情。

  1.3 档案服务方式单一,未满足公众需求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房地产权属登记、转移交易、抵押贷款等方面的需求各不相同,房地产档案面临着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需求个性化的新形势。一方面,目前,房地产档案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较为单一,普遍存在趋同化问题,缺乏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档案服务的响应速度有待提高,被动式服务难以及时洞察、快速响应群众的新需求。创新服务理念,坚持需求导向,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用户画像,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成为当前房地产档案服务演进的新方向。

  1.4 档案服务广度不够,基层基础尚薄弱

  房地产档案的基层基础较为薄弱,农村、社区一线的房地产档案收集、管理不到位,历史欠账较多。很多基层档案机构的硬件设施简陋、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帮扶落实不明。加之,由于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小产权房等问题的存在,一些群众的房产证存在瑕疵,维权难度大[7]。房地产档案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还没有打通,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健全基层房地产档案室建设,延伸服务范围,畅通档案民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此外,需要创新服务供给机制,合理购置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房地产档案咨询、代办等服务。

  2 数字环境下房地产档案服务创新路径

  2.1 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构建互联互通体系

  房地产档案数据是房地产管理和服务的核心资源。一方面,档案机构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推进房地产规划、土地出让、建设、交易、权属登记、税费缴纳等环节的档案数据汇聚融合,构建房地产档案资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形成全面完整、共享共建、实时更新的房地产数字档案体系。另一方面,档案机构要完善房地产档案数据共享机制,依托大数据中心、信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通有关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网通享”,让数据在政府、金融、中介服务等部门与机构之间安全、顺畅流转。

  2.2 提高人才数字素养,树立创新服务意识

  人才是房地产档案服务创新的关键。加强房地产档案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养一支懂档案、善创新、有技术、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实现档案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研学等方式,提升档案人员的大数据思维和数字化应用能力。其次,要树立服务创新意识,开展服务案例评比、优秀事迹宣传等活动,激励档案工作者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担当作为。最后,要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引导档案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用更高质量、更人性化的房地产档案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2.3 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提供多元智慧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档案服务创新的重要动力。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不断丰富房地产档案服务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创新服务供给,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智慧精准的服务产品。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群众办理房地产登记、交易等业务时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办事引导、服务提示、风险提醒等服务事项;建立房地产档案知识图谱,运用人工智能实现房地产登记、交易、缴税等政策和业务的智能化解答;探索房地产电子证照的区块链应用,实现房地产权属凭证的可信流转[8]。

  2.4 推进管理职能整合,创新档案服务机制

  创新房地产档案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房地产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要推进房地产管理职能整合,理顺规划、自然资源、住建、不动产登记、税务等部门的职责边界,形成多规合一。其次,要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各方权责边界,强化工作协同,提高房地产档案业务协同水平。再次,要创新房地产档案服务供给机制。鼓励培育房地产档案服务市场,引导律师事务所、房地产经纪公司、金融机构等参与房地产档案服务供给。最后,要加强房地产档案业务监管。建立健全的房地产档案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房地产档案公共服务的真实性、安全性。

  2.5 线上线下协同并进、开通多元服务渠道

  应顺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网上网下互动的房地产档案服务模式。首先,要加快房地产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整合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税费缴纳等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让群众只进一张网、只跑一趟路。其次,要完善线下服务渠道。完善房地产档案服务大厅功能,提供业务咨询、材料预审、现场办理、寄递等服务。针对空巢老人、进城务工人员等,提供上门服务,让档案服务实现零距离。再次,要拓展移动端服务。开发房地产档案服务APP,推送个性化服务清单、业务进度提醒,畅通用户留言、投诉举报、满意度评价等反馈渠道。最后,要创新基层服务机制。推动档案进社区、进乡村、进园区。委托专业社工、物业管理机构等作为房地产档案服务站点,延伸服务范围。

  3  结语

  数字环境下房地产档案服务创新,要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坚持数据赋能、价值引领、创新驱动、应用牵引,推动理念、制度、流程、技术、机制等各方面系统集成、协同发力,不断完善房地产档案治理,持续增强房地产档案服务效能,用更高水平的档案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全民档案服务的窗口期。房地产档案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房地产档案服务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艳.公民需求视域下的档案政务服务转型路径探究:以政务网留言数据为例[J].档案学研究 ,2024(2):72-81.

  [2] 谢鑫 , 杨千 . 档案公共服务的城乡融合发展 : 逻辑、目标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3(3):9-16.

  [3] 宋帆帆 , 苏君华 . 数智驱动下档案公共服务价值共创 : 价值、模式与路径[J]. 档案学研究 ,2024(2):30-37.

  [4] 黄霄羽 , 靳文君 . 档案服务能力结构的基本概念、分析原则与框架建构[J]. 档案学通讯 ,2023(6):61-69.

  [5] 陈辉 . 面向档案资政服务的改革开放档案资源深入挖掘探究[J]. 山西档案 ,2023(5):51-58.

  [6] 刘怡瑶 , 李姗姗 . 档案事业现代化视域下档案馆服务价值共创机制与路径[J]. 山西档案 ,2023(6):70-77.

  [7] 陈苏东 . 乡村档案管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J]. 山西档案 ,2022(5):108-111.

  [8] 何振 , 蒋纯纯 . 数字时代档案公共服务的理念革新与实现路径[J]. 山西档案 ,2022(2):5-12.

  【 作者简介】袁媛(1981—),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房地产估价、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