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4 13:48:18被阅览数:258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1.jpg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项目推进会现场

  文/杨钰然

  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研究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是隶属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行使档案管理职能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全厅各类档案的集中接收、统一管理、保障利用等工作。档案馆自2009年起开始档案数字化扫描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发等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于2019年以总评分全国并列第一通过由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数字档案室试点项目验收。2022年,基于档案馆已有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应用平台,数字档案“三网”现有框架体系,启动“智慧资源—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致力于实现三个整合、三个共享和两个重点特色功能: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一体化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之间的整合;个性化门户开放、可视化权限与虚拟库房之间的信息共享;最终实现GIS空间数据引擎与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互、门户开放与虚拟库房建设之间的衔接两大特色功能。以期提高地质资料档案数据处理和服务能力,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更优化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为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服务大局发挥地质资料作用最大化。

  存在问题

  1.地质资料档案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

  地质资料档案的馆藏丰富、门类众多,细分为地质资料原始档案、地质资料成果档案和地质实物档案等,包括纸质、电子、磁介质和实物样品等载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档案馆馆藏地质资料项目成果档案11626宗、地质资料原始数据库5873个,但是地质资料档案利用开发程度却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地质资料档案密级划定困难,涉密点隐藏于图层中,底图层包括1:5万地质现状图、1:5万矿产图和1:5万水文地质图;1:20万地质现状图、1:20万矿产图和1:20万水文地质图等,这些涉密点源于测绘地理信息图幅的原生定密以及比例尺衍生定密。生产单位在资料汇交时大多未对其进行分类定密,因此,在对外发布目录数据库和公开地质数据时,由于分类管理利用模式的限制,需要将档案根据密级细化管理到“件”。因此,数据分类定密、开放性鉴定工作难度大,在数据治理完成之前的密级限制,导致目录数据库发布范围受限。同时,涉密地质资料档案由于矿权保护期制度的限制,对外开放利用需经矿业权人同意,这就限制了地质资料档案的对外利用率。

  2.地质资料档案利用手段原始

  现行的地质资料档案开放利用大多采用人工与系统查询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单条目档案可采用网络查询、线上申请、公开权限和门户下载等方式之外,其他地质资料档案大部分仍然沿用目录查询和手工单件(卷)查询相结合的方式。如地质资料档案涉及地质、矿产、水文等诸多领域,根据功能又分为勘探、物化探、地勘基金和矿产储量等不同存储门类,不同地勘单位承接的项目根据研究侧重不同,可以申请到的地质资料档案权限各不相同,因此,在公开利用过程中,对资格的审查、对目录的细化检索和分库查找仍然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地质资料档案的利用效率。

  3.地质资料档案信息集成融合与共享受限

  由于现行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系,各地质业务部门独立归档、互不交叉,各主管部门建立不同业务专网系统,相互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档案信息孤岛、资源封闭以及资源重复建设等现象较为常见。例如地质资料档案的主管部门是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管理处(以下简称“矿管处”),矿管处在地质管理政务专网系统办理全省矿政业务,该平台与档案管理系统尚未衔接,数据融合不便。

  主要举措

  1.数据治理方面,项目重点关注数据库整合、功能模块融合和平台整合

  (1)地质资料档案数据库整合

  完成对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地质资料原始数据和地质实物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建库,对地质资料、矿产资料、水文地质、物化探成果报告等不同门类子库进行标的,通过tag嵌入数据文本,为下一步搜索识别做好数据标的准备。

  (2)细化功能模块之间的融合

  利用改造后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多渠道灵活化的地质资料成果汇交,基于全国地质资料馆对地质资料成果汇交的制度框架,通过网络申请初审、现场汇交审核、建立汇交目录、汇交平台发放汇交凭证等手段,将地质成果档案数据整合并导入档案管理系统。

  (3)档案管理系统与各应用平台之间的整合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已经初步构建了广东省地质资料数据集群与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管理体系,现已完成的资料数据档案的“三合一”核查、分类定级和目录数据库开放鉴定等工作,为空间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功能模块建设奠定了数据基础。针对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全国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和全省矿政管理系统等,定制开发一体化汇交接口,实现与各应用系统的端口衔接,增强应用系统中地质资料档案归档的即时性,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2.共享利用方面,项目着力打造可视权限、虚拟库房和门户化应用三项重点功能

  (1)库房管理的可视化建设

  进行库房可视化管理和虚拟库房建设,利用3D建模技术,将库房建模嵌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最终实现用户利用档案时即可进入视觉立体化空间浏览页面进行查阅与检索的功能。

  (2)实物档案的虚拟化展示

  基于实物档案建设虚拟展厅,用户可通过虚拟展厅浏览地质实物档案,并结合实物展的不同主题,在线编辑与维护展品。

  (3)档案系统的门户化应用

  通过搭建档案利用中心门户,实现地质资料档案的分类推送,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涉密程度分级发布、目录数据库一体化平台检索、利用功能的一站式应用,建立地质档案资源的实时共享利用门户。

  3.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平台数据处理和共享集成功能,实现档案管理便捷化和安全性两大特色功能

  (1)方便利用

  通过实现一体化检索和业务专题汇编,在方便利用者查阅档案的同时,又帮助业务部门、生产单位等实现了对地质业务数据的深度开发。

  (2)确保安全

  系统增加了多级借阅审批流程,实现了借阅全流程审批管理,按照借阅者的授权身份,结合不同类型的地质资料档案启动不同的审批流程,确保不同密级的地质资料档案分级发布,确保地质资料档案在公开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阶段成果

  1.地质资料成果汇交

  数据多渠道采集功能基本实现。通过数字化加工和实物岩心扫描,已完成存量地质资料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换,并通过手工著录方式完成了存量档案目录数据建库;对于增量地质成果档案,通过在线推送、预归档和归档功能,实现了业务系统、OA系统及其他平台数据的在线接收;对于少数需要特别处理的汇交单位数据,已单独安装档案数据特殊处理收集工具端口,进行特殊数据的收集。

  2.地质资料档案电子库房

  地质资料档案电子库房功能已基本实现。通过提供各种应用系统的归档接口,实现各应用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提供自定义工作流程引擎,实现档案借阅全流程管理;通过内容发布管理,实时控制档案利用门户的发布内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更多档案资源的专题编研功能;通过GIS空间数据检索等方式自主选择需要导出的档案内容,实现件(卷)级电子全文信息批量导出管理。全流程管理功能现已与电子库房完成集成,实现了虚拟库房管理功能。

  3.地质资料档案利用

  档案利用中心门户功能已基本实现。集成虚拟展陈、专题浏览和一体化检索等功能模块,实现地质资料成果个性化定制服务、“千人千面”推送、方便快捷又覆盖全面的信息开放利用。地质资料档案通过数字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可大大提升利用价值。

  发展趋势

  “智慧资源——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于:一是地质资料档案的利用与共享受限,虽然嵌入了系统间转换接口,实现了档案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集成,但是由于用户习惯等因素,使得项目成果见效有较长延时;二是信息共享与数据安全难以协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于数据建设,数据建设的难点在于密点标的和档案数据体量巨大,这将作为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寻求突破。但从长远来看,地质资料档案的集成与共享是档案管理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必要途径,也是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与地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

  责任编辑: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