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战略驱动的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6 19:54:31被阅览数:64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赵晋

  摘 要:聚焦文化数字化战略,对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的体系和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数智时代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从文化遗产数智化对象、生态链、场景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体系;最后,从技术、资金、人才三个层面出发,围绕政府、科技企业、文化记忆机构和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与特点,提出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路径。

  关键词:文化数字化;数智化;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文化遗产数字化正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支撑。从政策维度来看,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视达到了历史新高度。2021 年“十四五”时期,文物领域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专项规划,2022 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发布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的助推器,2024 年第 8 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要求等进行阐述,指出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创新手段加以活化,为中国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从经济维度来看,文化遗产数字化现已迎来市场机遇,数字化转型成为解决供需矛盾、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融合的关键。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资源实现数据化到资产化的转变提供途经,可拓展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范围,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文化归属感的日益增强,年轻消费群体对于数字体验的沉浸性、互动性需求不断上升,这种变化推动了文化遗产供应向“体验式”发展。从文化维度来看,数字化技术如科技修复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不断加强,这不仅调和了传统保存手段与现代技术应用之间的矛盾,还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开辟了新途径。这种将文化遗产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法缩减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公众可达性和社会影响力。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数字化形式仍较为传统、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数字化资金投入有限、机构与区域数字化失衡等。

  1  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内涵界定

  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对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做出全局部署和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首次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写进党的报告[1]。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文化遗产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内涵界定是探索其开发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数字化是将信息从传统的物理格式转换成可度量的数字格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文本、图像、音频还是视频等形式的信息,都被转换成可以通过数字设备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数据。简单而言,数字化是将纸质形态内容转化为数字形态数据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包括数据的录入,还包括数据的组织和索引,以数据可以被电脑程序高效访问和处理为最终目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涉及上述数字化过程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包括将艺术品、文献、历史文物等转换为数字形式,从而便于保存、研究和分享。例如,通过扫描和摄影技术将博物馆中的文物转换为数字图片或 3D 模型,或者将古籍文献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文件。

  数智化是指“数字化 + 智能化”,是数字化的延伸与进阶,不仅关注数字格式的转化过程,而且更加注重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对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智能化处理。数智化的目标是挖掘数据的深层次价值,使数据不只被存储和查询,还能够为解决方案的获取提供支撑。文化遗产数智化按照其数字化水平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未进行数字化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第二个阶段是对已经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做更进一步的智能化处理。例如,使用AI技术对文物的年代、风格进行自动分类,或者使用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文化遗产的流行趋势和访问者的行为模式等。

  2  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体系

  本研究基于现有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数智化开发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围绕文化遗产数智化对象、数智化生态链、数智化场景三个维度,构建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体系(见图 1)。

1.jpg

图1 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体系

  2.1 文化遗产数智化对象

  文化遗产数智化对象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具有显著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实物,包括无法移动的古建筑、石刻和壁画等,以及可移动的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和文献资料等。此类遗产还包括那些在建筑风格、分布或与自然景观融合方面具有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指那些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并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以及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还涵盖了与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2.2 文化遗产数智化生态链

  广义上的生态链指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连撞相互依赖关系。文化遗产数智化生态链则指文化遗产信息从数字格式生产到活化利用的一系列环节,具体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价值提取、文化遗产智慧管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第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是文化遗产数智化生态链的首要环节。第二,文化遗产价值提取是利用数智技术和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内容挖掘,以此提取其历史、艺术、文化、工具、组织、社会以及经济等价值。第三,文化遗产智慧管理是基于海量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构建出可视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文化遗产相关数据的交互互联,提高文化记忆机构在文化遗产数据管理的水平。第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文化遗产数智化的目标,对于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3 文化遗产数智化场景

  文化遗产数智化场景是数智化生态链的具体实践场域。文化遗产价值提取的实践以知识图谱为主。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标注等技术,知识图谱可以构建“解构—归类—关联”链条,实现数据到文字、文字到视觉的转化,赋予文化遗产数据二次转化生命力,更好的发挥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2]。

  文化遗产智慧管理的场景主要是围绕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GIS空间信息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OCR识别技术等,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的应用场景是基于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丰富内涵的基础上,融合科学技术对文化遗产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在各个领域拓展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具体包括文化遗产体验、传播、版权管理与交易以及教育(见表 1)。

表1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应用领域

2.jpg  3  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路径

  本研究基于文化遗产相关主体的各自特征与优势,从技术、资金、人才三个层面出发,提出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路径,以期形成共建、共享、共益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格局。

  3.1  促进文化遗产与新兴技术融合

  文化遗产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是影响文化遗产数智化水平的关键因素[3]。一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联合文化记忆机构和科技企业,搭建三元一体的文化遗产供需对接平台,使文化记忆机构的需求与科技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匹配,为文化遗产领域引入更多技术创新应用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企业和文化机构在文化遗产领域率先进行市场化转化和数智化项目探索,整合多元场景的数智化开发实践,为其他机构的数智化路径提供指引和参考案例,缩小机构与区域间的数智化水平差距。

  3.2  维护文化遗产资金投入的持续与稳定

  资金流是任何大型项目的生命线,尤其是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领域。由于文化遗产数智化具有技术要求高、项目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因此确保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公共资金和政府拨款是文化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此,文化记忆机构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申请专门的拨款或项目,以支持文化遗产数智化开发。然而,仅仅依靠公共资金难以满足数智化开发的需求,为此,应建立文化记忆机构、科技企业和投资机构、宣推平台之间的对接机制,为文化遗产数智化创新应用的落地推广提供创投机会和项目机会[4],提升中长尾机构的市场影响力,为文化遗产数智化提供持续与稳定的资金链。

  3.3  加强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文化遗产数智化的理论基础是指导其开发与应用的关键因素,而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则直接影响文化遗产数智化的开发效率与成果质量。首先,发挥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构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对文化遗产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其次,建立文化记忆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产学研领域的合作机制,通过跨领域研讨、培训等方式,促成相关交叉领域的交流与共识,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数智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班晓悦 , 孙美娟 . 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1-18(1).

  [2] 赵雪芹 , 路鑫雯 , 李天娥 , 等 . 领域知识图谱在非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探索[J]. 档案学通讯 ,2021(3):55-62.

  [3] 王晓光 , 侯西龙 . 面向活化利用的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建设论纲[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3(5):4-14,43.

  [4] 张颖 . 数智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山西档案 ,2023(4):164-167,131.

  【作者简介】赵晋(1988—),女,汉族,山西襄垣人,郑州西亚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