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6 19:49:34被阅览数:275 次信息来源:《山西档案》
文/郝丽洁
摘 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种解决方案。综述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字化的探索和技术应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效率方面的潜力;同时,指出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应用与现实需求的失准,趣味传播与文化尊重的失范、资源投入与实际回报的失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与传承路径的四点建议,包括建立跨学科的团队、强化教育与传播、实施可持续的资源投入策略、鼓励公众参与及加强国际合作,旨在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趋势,为新时代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非遗档案是记录、存储非遗资源的重要形式。通过将非遗档案资源从纸质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不仅可以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预防物理损害和时间侵蚀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这些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1]。
1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的现状分析
1.1 国内外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探索
自 21 世纪初起,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全球范围内的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探索持续展开。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构建的非遗档案在线数据库、塞浦路斯的民间舞蹈动作捕捉项目以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莫斯塔尔桥跳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项目等,均体现了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的创新尝试。特别是 2006 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不仅集政策宣传、资讯传播、成果展示、知识普及于一体,还通过网站全面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的丰富成果,为保护非遗工作提供了专业的信息和服务,同时也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2021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非遗资源的数据采集、记录和数据库建设工作设定了标准和规划。在此背景下,2023 年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文件为我国非遗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标准化支撑。
1.2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应用
在技术应用方面,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包括采集存储技术、形态转换技术和互动传播技术。准确地采集非遗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存储是非遗资源数字化的基础[2]。高清摄影与摄像是采集非遗视觉信息的基本手段,使用高分辨率的摄影和摄像设备可以捕捉到非遗民俗活动、礼仪及节庆的细节。三维扫描技术可用于创建非遗物品或场景的三维数字模型,对于易腐蚀或难以保存但拥有极高展出价值的非遗尤为重要。区块链技术、云存储技术能够增强非遗数据的安全性与透明度。形态转换技术在增强非遗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可互动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其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活动,甚至是非遗手工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互动传播技术不仅可以广泛共享非遗资源,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网站和移动应用已成为数字化非遗档案资源的主要传播平台,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用户呈现多种形式的非遗资源。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数字化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快速整理和分析海量非遗数据,还有助于开发博物馆在线展览的智能导览系统,让用户亲身体验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应用,增强与非遗文化的互动。
2 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的现实困境
2.1 技术应用与现实需求的失准
尽管数字化技术为非遗档案的数字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是在实践中,技术应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失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4]。一方面,许多非遗传承人未曾接触过数字化技术,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使得他们自身难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有效增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效果。此外,非遗项目往往需要个性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而非一刀切的技术应用,这就要求非遗数字化专业团队不仅要掌握数字化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对相应的非遗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各种非遗档案数字化项目的独特需求。另一方面,目前,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存在表现方式和视角上的局限性。尽管数字化技术从全新的视角为人们记录和展示了非遗文化,但是受限于技术本身或利用方式不当,文化底蕴和人类情感可能无法被完全捕捉并挖掘。从技术角度看,非遗的数字化表现和实际情况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表现形式或内容的偏差与缺失可能导致社会对非遗文化产生误解或理解得较为浅显。
2.2 趣味传播与文化尊重的失范
在非遗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推广活动中,融入趣味性和互动性元素已成为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注意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游戏化的体验、互动式的学习等方法,非遗文化以更为生动和吸引人的形式呈现,这无疑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路径。然而,这种方式也带来了文化本质与传播手段之间的尺度讨论。在追求趣味性和广泛参与度的过程中,存在着将深邃的文化遗产简化为浅显娱乐内容的风险,使得原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被削弱或误读。此外,趣味化的推广策略在激发公众兴趣的同时,有时可能不慎触及文化敏感性问题,尤其在涉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或民族传统时。这种不经意的文化误读或不够尊重可能会引发特定文化群体的反感,从而产生与原本促进文化理解和尊重这一目的相背离的效果。
2.3 资源投入与实际回报的失衡
数字化非遗档案工作不仅包括实物或表演的直接记录,还涉及大量后期处理和归档工作,需要稳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团队。随着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维持团队稳定和设备更新带来持续的经济压力。为了让这些数字化成果能够被广泛访问和利用,需要建立和维护在线数据库或平台,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长期运营成本。非遗档案数字化工作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能够提供直接经济回报,更多的在于对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长远贡献。这些数字化的档案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为公众提供了易于接触和理解的文化学习资源。
3 非遗档案数字化的路径建议
3.1 建立跨学科团队,促进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依赖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构建一个汇集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技术专家和设计师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士的跨学科团队,能够把握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同时又深刻地反映和尊重每一项非遗的独特文化价值。文化学者对非遗的深厚理解能够指导项目,捕捉非遗的核心精神和文化内涵;非遗传承人的参与则确保了数字化过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他们的直接经验和知识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技术专家负责探索和应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以最佳的方式保存和传播非遗内容;而设计师则能够将这些内容以视觉吸引且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公众。通过这种跨学科合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专业知识出发,共同设计出既具有高科技感又贴近非遗文化实质的个性化、数字化解决方案。
3.2 强化教育与传播,平衡趣味性与文化尊重
非遗档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找到趣味性与文化尊重之间的平衡点。为此,建议开发集教育性、信息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数字化非遗档案平台,平台功能可包含在线课程、互动式学习和文化游戏。利用视觉和互动元素,如高清视频、360°全景图像、互动访谈和模拟体验,使非遗档案中蕴含的丰富非遗文化以更加生动和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此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非遗内容相结合,如使用故事讲述法和情景模拟法,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互动性学习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文化的简化或误解,还能够加深公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非遗档案数字化开发和传播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将丰富多维的非遗文化简化为单一的、浅显的形式。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紧密合作,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同时尊重和保护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独特性,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传播非遗知识,还能促进文化的互相理解和尊重,为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3.3 提高可持续能力,平衡资源投入与产出
为了保障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项目的持续性和更新能力,提供初始投资和运营资金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数字化设备和软件的购置费用,还涵盖了人力资源成本、数据存储和维护费用等。与此同时,技术培训对于提升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数字技术领域,定期的技术更新和培训能够帮助团队掌握最新的技术,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此外,非遗档案资源数字化项目还可以使用成本效益高的开源技术或平台,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降低项目长期运营的成本,还可以满足共享和创新的技术需求。开源技术或平台可以凭其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满足不同非遗数字化项目自身的特定需求。此外,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上,还需要一个透明和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用于检查资源的正确分配和使用,并通过定期项目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项目策略,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3.4 加强公众参与度,积极发展国际合作项目
提升公众参与度和加强国际合作不仅是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策略,而且是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活动、社交媒体、文化节等多样化的平台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教育活动能够直接向公众传授非遗知识和价值,提高非遗保护意识。社交媒体作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工具,可以通过故事、视频和互动讨论等形式,让非遗文化在年轻群体中传播,扩大非遗文化在新生代中的影响。文化节和展览则提供了直观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让公众能够直接感受非遗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参与保护工作的动力,如通过志愿服务参与非遗知识的传播、通过捐赠支持非遗项目的推进等。国际合作对于非遗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路径探索至关重要。设立国际合作平台不仅可以学习其他地区和国家的非遗档案数字化经验、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法,还可以加强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例如,国际研讨会和交流项目可以为非遗保护工作者、学者和传承人提供一个学习、分享经验和案例实践的开放空间,为提高非遗项目工作的效率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加小双 , 李宜芳 , 谭悦 . 数字记忆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 山西档案 ,2019(5):66-71.
[2] 王巧玲 , 朱建邦 , 谢永宪 .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的生产特性及其治理需求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22(2):56-61.
[3] 向前 , 向瑞琪 , 陈海玉 . 基于区块链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系统模型及其建设[J]. 山西档案 ,2021(2):53-61,52.
[4] 边媛 . 参与式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的理论基础、模式与路径探析[J]. 档案学研究 ,2021(3):90-96.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双减’视域下教育生态重构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KL-2022-508)。
【作者简介】郝丽洁(198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