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规划“施工员”推动蓝图变实景

发布时间:2024-01-14 09:58:30被阅览数:306 次信息来源:《中国档案》

  文/宋湛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以来,北京市档案部门严格对标《规划》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首都发展统领档案重点工作,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蓝图变为实景。

  以首善标准抓落实

  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以“争创全国一流”为目标,全力抓好《规划》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宣传到位。市档案局及时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并就抓好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使全市档案工作者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任务,提升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对标对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深对《规划》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多项细化指标,如到“十四五”末,专业档案占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比例不低于30%、占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比例不低于40%,市、区档案馆馆藏以及市属移交单位室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均达到90%,16个区档案馆全部建成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区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等,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细。三是高标落实。对标《〈“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办法》,结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分工方案》,从严从实制定《“十四五”全国及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标准》,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全国及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

  以首善担当强基础

  北京作为首都,重大活动频繁、重大项目密集,做好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档案收集,对于丰富国家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市档案部门将档案资源建设作为立身之本,采取提前介入、专班推进等措施,加强重大活动、重大项目档案收集工作,“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位推动下,在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活动档案完整留存,环球主题公园景观水系等项目档案顺利验收。同时,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着力推进档案开放共享工作,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婚姻登记档案实现跨部门、跨馆共享利用,调动、招工等9个门类民生档案可异地出证。集中在网上公布120万余条开放档案目录,供市民一站式检索。有序推进档案向社会开放期限由30年缩短为25年的过渡工作。

  以首善之责解难题

  自觉补短板、强弱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强力推动区级档案馆新馆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充分发挥党管档案工作体制优势,建立起联合督查、约谈、通报和调度机制;市委办公厅(市档案局)严督实查,各区高位统筹,区属部门通力协作,按下区档案馆达标建设“快进键”。截至目前,海淀、房山区新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东城、朝阳区新馆完工,其他12个区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主动融入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对标一流水准,强力推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制发标准性文件和评价办法,构建起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的制度框架。采取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加强培训、跟踪检查等多种举措,全面启动区数字档案馆建设,梯次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截至目前,4个区已启动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3家市属单位列入全国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迫切要求,探索建立档案服务外包安全工作监管机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北京市进一步加强档案服务外包安全工作的意见》,压实安全主体责任,维护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蓝图绘就,未来可期。下一步,北京市档案部门将沿着《规划》指引的方向,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责任编辑:黄佳音